APP下载

数学教学有效运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20-09-22苏杰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學策略数学课堂评价

苏杰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出现全面改革,精准掌握新课标下教学评价理念,科学分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对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当前数学的教学情况,着重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策略,希望在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知识,便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评价;教學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定教,激励学生自主运用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因此,我们教师要打破传统讲授模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面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教具动手演示、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或者运用多媒体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这些形象化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同时,我还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表扬,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以此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2.学会“倾听”、使学生敢于发言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他们在小组内、在班里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所期待的标准答案,这时候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标准答案来做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可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因此,我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做到少“讲”多“听”。不断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3.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我注意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二、提供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情境、条件。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和沟通学会表达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把数学知识与技能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意识,通过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异质性小组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常由2~6人组成,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这种组合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学习。

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活动进行前,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结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4.运用多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小组合作评价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中对学习单一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且要反映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要反映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反映学习过程.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三、结语

数学教育评价对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推进式的导向作用.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数学教育评价策略,不仅有利于新课标下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间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参考文献:

[1]李发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31):75-76.

[2]姚红雁.建构多元评价方式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8):5.

[3]姜茂任.多元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2):101-102.

猜你喜欢

教學策略数学课堂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的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