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22殷从建

体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中评价

殷从建

摘  要:本研究主要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课堂评价的主体价值、指标功能、实效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长期行动研究、监测跟踪、经验积累等方式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能、会、懂、爱”的体育课堂评价模式。

关键词:高中;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8-00-03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课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然而,践行一个体育课堂评价体系并非易事,不同的教学思想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思路、标准、方法、效果。本研究主要依据《标准(2017年版)》从课堂评价的主体价值、指标功能、实效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长期行动研究、监测跟踪、经验积累等方式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能、会、懂、爱”的体育课堂评价模式,以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一、基于运动核心价值下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基于“学生主体”的运动价值

从中外的体育、教育专家对体育本质的论述中,都可以发现:“运动”是人类从动物进化到人的前提之一,运动是体育的核心和基本手段,离开了运动,体育便无从谈起。从体育课程价值来看,运动这一本质的属性一直存在,人类运动演进提供个体的生物性、社会性、心理性,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整体价值取向,同时又赋予了与《标准(2017年版)》相一致的价值判断。相同的是体育课程的整体价值实现,不同的是各价值实现之间是存在条件关系的,在实践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且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这也为课堂评价提供了设计依據(图1)。

(二)指向基于“运动价值”的指标体系

《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每个素养又各自包含若干运动表现形式。从功能要素角度来讲,“能动”指学生从不能到能,从能到坚持,都不同程度在发生身体素质变化,从而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会动”指学生从不会到会,到掌握了什么,如掌握了技术、战术,从而提高项目运动能力;“懂动”指学生从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到不断丰富,从而提高解决学习中运动问题的认识;“爱动”指从对运动的无兴趣到有兴趣,从被动到主动,从很少锻炼到养成了经常锻炼的习惯等。因此,提炼“能、会、懂、爱”作为体育课堂评价的各维度,不但依据清晰,且便于分层设定内容功能和指标体系(表1)。

(三)构建基于“功能属性”的操作模型

《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运动负荷由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来衡量,是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也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与健康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且规定了每节课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每节课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运动强度应达到140~160次/分,要求每节课最好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由于课堂中教和学相关的各种因素的侧重点不一样,促使课堂评价注重重点相关因素,不但要看学生体能发展情况、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看教师的设计与执行是否科学、有趣、有效等。这需要统筹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可操作性,在主体与客体、口试与笔试、测试与观察、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等评价方式上灵活把握。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客观性、可观测等原则,重点将“能”“会”在每节课上检验,将“懂”“爱”在其他方式上呈现,具体示意如表2。

二、课堂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15年开始对“能、会、懂、爱”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系统探索,由于《标准(2017年版)》对于运动负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了我们原有的认识与实践,担心课堂教学事故的发生,于是建立的评价模型选择了在俱乐部课程(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开设的活动课程)中实践运用,因为对象具有一定身体素质和技能基础,具体课堂评价实例如表3所示。

依据《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和要求,通过课堂观测实践,“能、会、懂、爱”四要素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初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了“运动”的核心功能,实现了操作的简易性。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随着学生的身心变化需要调整、确定各要素权重,还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情况;同时要形成客观、科学、长效、实用的标准,仍有许多问题要进一步探索。比如阶段学生体质、技能、课外运动参与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实证对比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改进、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相关实证对比分析,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教师晋升与学生评优评先、学生学业评价与学科评价等关联机制的探索等。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高中评价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