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分类与运用研究

2020-09-22孙德明

体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

孙德明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手段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体育教学目标、方法和手段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教学手段根据教法和学法的区别分为两种,一种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一种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继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手段;体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8-000-02

一、体育教学手段

毛振明[1]认为教学手段,又称教学工具,是教师运用某一种主要的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是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李启迪[2]认为体育教学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使用的实体工具,可划分为人体内部感官视角的手段与人体外部视角的手段。胡永南[3]也提出体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进行教和学,以及相互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或设备等。李笋南[4]指出体育教学手段通常包括模型、挂图、幻灯、电影、音乐播放器等设施。通过对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分析,可以说明体育教学手段是体育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的教学工具,是促进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具有传递教学信息功能的客观存在物。

二、体育教学目标、方法与手段

体育教学目标、方法与手段,这三者是体育课堂中绕不开的内容。体育教学手段(教学工具)作为体育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贯穿于课堂始终。体育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教学实际情境中产生的结果[5]。厘清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手段三者的关系,有利于一线教师能更好地将这三者运用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举个简单例子,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谚语中刀是手段(工具),砍柴是目标,如何砍柴、砍柴的什么部位、角度是多少则是方法的范畴了,这便是目标;方法和手段三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目标引领了方法与手段,方法与手段相互配合,为达成目标而服务,这句谚语也说明了手段(工具)对目标达成的重要性。而没有了目标,那么刀就只是刀,也就是工具只是工具,而不具有任何手段的属性。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好比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共同为达成课堂目标而携手努力。

比如,在前滚翻课堂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加强讲解效果,结合了挂图进行要领讲解。那么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前滚翻动作要领是目标,运用的方法是讲解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是挂图。因教师赋予了挂图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属性,所以挂图起到一个“中介”或者“桥梁”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桥”而达到知识的彼岸。接下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下颚和腹部夹沙包的做法,让学生体会低头和团身的动作要领,在这个过程中沙包也扮演了教学手段的角色,是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向学生所传递的教学信息便是低头和团身。

三、体育教学手段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的概念,包含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方面。体育课堂作为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图1),其课堂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都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而展开。因此,相比较来说,发展核心素养是上位目标,课堂目标是下位目标,教学手段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继而达成课堂目标。但课堂目标是围绕核心素养而设计的,所以,教学手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微观组成部分,通过目标的达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只不过教学手段的效果直接体现于课堂中,对课堂目标和内容负责。

四、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与运用

体育教学手段可以根据教法和学法的区别分为两种,一种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一种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其中,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主要体现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时,在一些教法运用中需要用到教学手段。

对教师来说,一些无法慢动作展示或无法分解的动作示范与讲解,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跳远、跨越式跳高等克服重力进行运动的体育项目,或单双杠上的一些滚动技巧,一般是无法进行慢动作分解示范讲解的,这就需要教学手段的帮忙。可以用挂图、视频播放器等教具,让这些技术动作变得“慢”起来,让其在学生头脑里变得“亮”起来。另外,在需要对一些技术动作进行趣味化的比喻时,也需要用到相应的教学手段,让比喻变得生动、具体。比如,在小学前滚翻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展现“团身紧,滚动圆滑”的动作要领,运用篮球和其他不规则物体进行滚动示范,让学生说出哪种形状物体滚动最流畅,由此引导出前滚翻时身体要像篮球那样圆,也就是团身要紧。在肩肘倒立教学中,肩肘倒立时大臂要紧贴地面,与躯干保持90度,手臂像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样稳稳地抵在肩部和腰部。教师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一动作要领,运用了其他学科用的直角三角尺,并请一名学生示范,教师结合三角尺对动作进行讲解。这些案例中用到的挂图、视频播放器、篮球、三角尺等都是作为教学手段,都是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教。

以上都是面对教师如何教的层面的,那么面对学生如何学的层面,则是通过一定教学手段的辅助,让学生在课堂的学练过程中更有效率。比如在小学立定跳远教学中,运用小体操垫设置不同高度和远度的目标,让学生的练习变得更加具有目标感,那小体操垫就是教学手段。在跨越式跳高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悬挂气球,让学生起跳时头触碰到气球,提高学生起跳的高度,气球也是充当了教学手段的角色,让学生起跳更有目标。在篮球投篮学习中,为了提高学生投篮的出手角度,在学生和篮筐之间放置一个高于篮筐的标志杆,让学生投篮时有一个参照物,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出手角度,标志杆则是教学手段。在投掷课堂中也一样,为了提高学生的出手角度,在投掷区设置一定高度的横杆,学生练习投掷时,投掷物需高于横杆。在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堂中,通过在学生脚内侧部位张贴小贴画,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更加明确传接球的部位。在跳绳或耐久跑课堂中,通过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或者通过现场敲击乐器(鼓、锣等),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跳绳或耐久跑练习,既提高了学练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这个过程中音乐播放器和乐器就是教学手段。这些案例都体现了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

总之,教学手段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所丰富,但其运用的理念是不变的,就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从而达成课堂目标,为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赋值加能。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2]李启迪,周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甄异[J].体育与科学,2012,33(6):113-117.

[3]胡永南,刘海元,袁海龙.试论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分类及其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62-1663.

[4]李笋南,彭小伟,杨国庆.对体育教学手段的本质、内涵及特征的再认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0):77-80.

猜你喜欢

体育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途径研究
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现状分析及培育途径探索
新时期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剖解体育核心素养形成中小学学期学习目标体系的研究
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及培养探究
试论课堂教学中提升体育核心素养的五大策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渗透体育核心素养理念路径的研究
课堂训练巧妙分组 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如何在体育微课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