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识字,渗透文化
2020-09-22刘绪争
刘绪争
摘要:识字教学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采用多元化的识字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识字 文化 多元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育人的重要基础。统编教材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将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汉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肩负着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任务,而且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因而,统编教材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更加注重识字和写字教学。
一、调整编排顺序,强调汉字的重要性
(一)回归传统
统编教材一改以往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的编排模式,让学生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传统的回归。中国传统的蒙学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并没有借助于拼音,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学会认字。
(二)把汉字摆回第一位
统编教材的第一课就是认识汉字“天、地、人、你、我、他”,如此一来留给学生的原初印象不再是拼音字母“a、o、e”,而是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方块字。
(三)先认汉字后学拼音
先认识汉字后学拼音,不但幼小衔接,而且起到了放缓坡度的作用。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汉字不是陌生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当学生看到课本中的生字时会产生“我见过我认识”或者“我会读我会写”的兴奋感和成就感,学生的识字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先学汉字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拼读困难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后续拼音的学习。
二、识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教材充分把识字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第一单元共五篇课文,虽为集中识字单元,却充分地把汉字放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一)以国画为背景
《天地人》作为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国画的背景下展现出“天、地、人、你、我、他”这六個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天地之间,以人为贵,反映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思想。
(二)藏于儿歌中
儿歌《金木水火土》,向学生展示了“五行”,揭示了古人对世界万物形成的认识。
(三)利用京剧人物形象
《口耳目》一课以看图识字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通过与身体有关的两句俗语,认识生字“站、坐”。两个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坐”和“立”的标准规范。
(四)利用造字方法
《日月水火》一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思想内涵,初步了解“象形”这一古老的造字法,进一步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激起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
(五)融入启蒙读物里
《对韵歌》是根据古代启蒙读物《声律启蒙》编写而成的韵文,简单押韵、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更有利于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
(六)与谜语相结合
语文园地将一首谜语诗作为“识字加油站”的内容,把一到十这十个数字镶嵌在诗中,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三、多元识字中融入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应根据不同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进行多元识字教学,并且不失时机地渗透传统文化。
(一)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是一篇典型的象形字识字课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安排内容,一幅学生熟悉的图画搭配象形文字,产生一种直观的视觉效果。学生根据图画一眼就能认出古汉字,然后把古汉字与现在的汉字做比较,可以轻松发现象形字演变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八个汉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有好多的字学生之前已经认识,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结合学生以往的经验,让学生说说在哪里看到过这些字,然后进行字理识字。从学生最熟悉的汉字“日”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再借助于字源,发现太阳和古汉字“日”的联系,教师适当提示古汉字“日”外面的轮廓是太阳的外形,中间一横是它的光芒,再让学生伸出手指写一写古汉字“日”,然后展示“日”字的演变。出示汉字,建立太阳、古汉字“日”与现代的“日”字三者之间的联系。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带“日”字的词语,教师及时归纳字义,如“日出、红日”的“日”表示太阳,“日子、星期日”的“日”表示时间,使学生丰富对“日”字的认知。
(二)利用有趣的故事识字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抓住这一特点,把识字与讲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在识字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小故事,既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我”字时,出示古代将士身披铠甲,手拿兵器站立的图片。老师边引导学生看图片,边讲故事:古时候打仗没有坦克、机枪,更没有航母、导弹。将士们身穿厚厚的铠甲,手拿沉重的兵器和敌人直接交战。为了给自己壮威,他们把手中的兵器使劲地、不停地戳向地面,伴随着手的节奏,嘴里发出“哦哦哦”的声音。这样的情境我们在古装版的战争影片中能够看到。古人就把战士手拿兵器戳地的样子造成了“我”字,又把战士们发出的声音作为“我”字的读音,来表示自己很威猛。这样学生在故事中了解了“我”字的由来,进一步体会到汉字造字法的神奇。
(三)利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
汉字中的不少合体字是由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多数的偏旁部首是独体字的变形。这样一来,很多独体字就与合体字产生了联系。比如第一课中的“人”与“他、你”。教学“人”字时可以运用组词的方式。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采用师生对答的方式教学。师:我说好人。生:我说坏人。师:我说男人。生:我说女人……理解了“人”的字义后再学习“他、你”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个字左边的单人旁是变了形的人。师边板演边讲解:把“人”字的撇变短,捺变直,就成了单人旁。单人旁与“也”牵手,组成了汉字“他”。什么是“他”?他人,他们。单人旁与“尔”手拉手就是“你”。什么是“你”?你们,你好。学生通过“人”字与“他、你”之间的联系,既记住了“他、你”这两个字的字形,又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体现了教材开篇第一课“天、地、人构成世界,你、我、他构成人”的编写意图,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形声字”造字法的奇妙。在学生识记并理解了“他、你”这两个字之后,再次引导学生比较观察独体字“人”和单人旁,说说“人”为什么要发生变形——单人旁要和右边的“也”组成新字。如果“捺”不变形,和“也”放在一起会让人感觉是两个字。“你”字亦是如此。当一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时,彼此之间要互相照应。人字发生变形,体现的是一种避让精神、合作精神。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讨论如何与他人相处,使学生在识字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
(四)在写字中识字
写字是识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统编教材以“多认少写”为原则,对写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基本笔画在书写时的起笔、行笔、收笔以及汉字所占的格子位置,注重写字规律等方面的规范性。统编教材在起始单元就安排了写字任务,这是小学生学习写字的开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写字,一遍写对,二遍写会,三遍写好。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时的坐姿。规范汉字书写的训练,不仅仅能巩固识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做事专注的精神。当然,写一手好字也是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承。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于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元识字”的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