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历史时空观念的培育

2020-09-22罗红伟

关键词:时间轴郑和绘制

罗红伟

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教学,按照绘制时间轴、借助历史地图和构建时空网的顺序,引导学生在时空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有效地培育了时空观念。

关键词:时间轴历史地图时空网络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以《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笔者按照绘制时间轴、借助历史地图和构建时空网络的顺序,引导学生在时空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有效地培育了时空观念。

一、绘制时间轴,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

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观察和认識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其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阶段转变为后一阶段的原因。绘制时间轴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初步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本课教学中,笔者在课堂小结时绘制如图1所示的时间轴,带领学生巩固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个知识点。

教学片段如下:

师明朝初期,明太祖制定了基本的对外政策,主要是对海外国家推行睦邻友好、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来彰显明朝的威望。明成祖时期,对外政策更加开放。从1405年到1433年,哪一事件开创了明朝对外交往的盛世局面?

生郑和七下西洋。

师(将“郑和下西洋”填写在图1中的①处)明朝中期以后,在对外交往上又发生了哪两大重要事件?

生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战九捷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师图1中的②、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此时,学生的回答产生了分歧。有学生根据教材表述顺序,认为②处应该填写戚继光抗倭,③处应填写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笔者提示学生找到两大事件对应的时间。学生很快发现,教材中的第二个知识点戚继光抗倭中,台州九战九捷发生在1561年,而第三个知识点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则发生在1553年。为什么教材没有按时间顺序介绍二者呢?此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早在元末明初已经出现“倭寇”,当明朝中期(1436年)形成“倭患”时,抗倭斗争就拉开了大幕。教材的时序呈现是按照明代对外抗倭这一整体事件来编排的,而1561年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战九捷,只是抗倭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胜利,此后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清除。笔者顺势引导学生:确定时序时需要注意单个历史事件和整体性历史事件的区别。

时间轴的绘制无疑是培养学生时序观念的重要手段。本课通过构建明朝对外交往时间轴,一方面,梳理、夯实本课所学基本知识点;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序理解,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特征,从而深刻认识到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是明朝国力变化的体现。

二、借助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可以观察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点。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是增强学生历史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初中历史教材中援引了大量历史地图。本节课,笔者这样实施教学:

师《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简称《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海成就之一。这也是我们通过教材接触到的第一幅古代地图。(课件呈现《郑和航海图》的局部,见图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图,和我们之前所见过的历史地图相比较,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生图中对山岳、岛屿、城市等物标,采用中国山水画立体写景形式绘制,形象直观,易于航行中辨认。

生图中有大量的定位数据,说明当时船队远航经验比较丰富,航海技术水平高超。

生地图以船队的航行路线来描绘,虽比较详细,但缺少整体方位感。

……

师大家说得很好,发现了《郑和航海图》的优点和不足。对于地图尤其是古代地图的绘制,东西方人的方法不尽相同,需要站在当时的立场,按照古人的方法去寻找空间定位,感受空间观念。下面,我们走进这一情境:面对茫茫大海,郑和船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航行,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才能保证远航成功?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模拟远航。

笔者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第1组主要探究远航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并说明原因;第2组探究远航中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措施;第3组探究远航到达目的地后有哪些活动,是何用意。各组充分讨论,选出发言人、记录人等,并需要在聆听完其他小组的结论后进行补充和纠正。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到古代地图和现代地图的不同;结合航海图,明确了西洋的地理位置以及郑和航行的路线、途经的地区,加深对空间观念的认知。通过定位具体的空间位置(非洲东海岸),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了郑和远洋航行的伟大。

三、构建时空网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的培育需要把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交织在一起,构建时空网络,在时空网络中,寻找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或创设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本节课,笔者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不同时段看中国

课件呈现《元朝疆域图》与《明朝疆域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朝代的疆域范围。学生比较后得出以下认识:“元朝疆域广阔。明朝建立后,北方的鞑靼、瓦剌和亦力把里等少数民族政权仍然对明朝构成威胁,彼此互不交往。”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理解:明朝初期对外交往的方向转向了南方和海外;明朝通过对海外国家推行睦邻友好、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来彰显国威。

(二)同一时段看世界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时段的世界局势,笔者课件呈现《新航路开辟路线图》。新航路开辟始于郑和首次下西洋约100年后。学生通过地图发现世界的变化——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出于追求财富和传播宗教的目的,在地理大发现的推动下来到了东亚,寻找殖民点。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件之一。此时,学生对明朝对外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需要强调的是,在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关注时间、空间本身的意义,更要注重时空的交织,在大时空观下去认识和分析历史,形成历史思维。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基于时空观设计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时空观念素养为基石,着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在我们的课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2018(3).

[2] 李莉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与实践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9(6).

猜你喜欢

时间轴郑和绘制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绘制世界地图
郑和下西洋
轻松实现PPT图片局部放大
基于时间轴的媒体数据编辑专利技术综述
神秘的不速之客
时间轴说明16种英语时态(下)
时间轴说明16种英语时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