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词虽小,个中乾坤大
2020-09-22向辉
向辉
摘要:数量词虽小,但往往言简意丰,暗藏乾坤。教师要善于寻找、辨识、选择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处的数量词,带着学生反复品味其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及结构作用,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言语思维。
关键词:数量词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结构作用
数量词可以传达数量的多少、面积的大小、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等信息,进而表示程度的深浅、感情的浓淡……数量词看似微不足道,但仔细品析,可以感受到丰富的语用含义,领略到独特的艺术魅力。对文学作品中数量词的品析,可從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结构作用三个方面入手。
一、品析数量词的修辞手法
(一)反复
鲁迅的《孔乙己》中写道:“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也伸出头去……到了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十九个钱”到底价值多少?结合小说开端提及的物价标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学生惊诧地发现,这点钱只够买一样荤菜,从而深刻地理解:原来,在掌柜心中,孔乙己竟然连一样荤菜都不如,这是多可悲的事!这既揭露了冷酷的现实,表现了掌柜唯利是图的性格,也蕴含了对孔乙己的深切同情。
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写道:“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学生先慢节奏重读两个“一天一天”,读出漫长的时间感;再用同样的方法读“一步一步”,读出与日俱增的孤独感。这样就能充分体会到:浩浩荡荡的芦苇和日复一日放鸭的单调生活,令杜小康父子经受着孤独的煎熬。
(二)互文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起笔的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北方雪景图。“千里”“万里”互文见义。学生想象诗人登高望远,天地茫茫,冰天雪地的银色世界在无限延伸、扩展,从而充分领略到雄浑开阔的壮美意境和词人胸怀祖国的宏大襟怀。
《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战”“十年”表现了战争激烈残酷、旷日持久。由此,学生体会到木兰作为女子,不仅活着回来,还立下赫赫战功,实属难得,从而把握其英勇善战的形象。
(三)排比
贺敬之的《回延安》中的“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四组数量词构成排比句,描写延安城的新面貌。学生在反复练习快节奏的朗读中,读出排比气势,读出延安巨变,读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四)夸张
品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一夜”,学生感受到“胡天”变幻之速、寒威之烈、大雪之骤;再结合“千树万树”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漫山遍野一树一树花开的壮美画面。依托数量词构成的夸张句,让学生充分领略到颇具浪漫色彩的辽远意境和诗人惊喜、好奇的心情。
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品析“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一句,先问学生:“每一天”“每一点钟”换“一套”衣服,是否合乎常理?学生意识到此处是用夸张手法,突出皇帝对新衣服近乎病态的痴迷。品味这些数量词,学生既能读出皇帝的奢侈和昏庸,又能体会其中浓浓的讽刺意味。
(五)对偶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数量词“八百”“五十”,构成了整齐美观的对偶。由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称呼其为“牛”或“乐器”,而要用数量词来借代?原来,“八百里”借代牛,源于晋王恺的牛能日行八百里,取此名,能令人联想到牛的高大、雄健;“五十弦”借代乐器,原指瑟弦数多,令人联想到声音的响亮、粗犷。由此,学生可深入品味那铿锵昂扬的节奏、热火朝天的场面、粗犷壮美的意境,感悟作者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
二、品析数量词的表达技巧
(一)对比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有以下两段描述:
(1)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
(2)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
学生通过前后对比发现,由“七八斤”“四五千”可知胡屠户是阔绰的,并不像之前他说的“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那样拮据。再点拨学生思考:他之前为什么只肯带“一副”大肠和“一瓶”酒给范进,而且差不多都被他一人吃喝了?原来,关键在于范进是否中举。不中举,则弃之如敝屣;中举,则奉之若神明。学生由此感悟到胡屠户前倨后恭、嫌贫爱富、市侩势利的形象。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有云:“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的价值差距:前者物质价值虽小,却关乎生死,但乞人不屑,为的是不失本心;后者物质价值巨大,但收之于囊,就丧失了本心。
(二)衬托
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写道:“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三转”“三圈”“一头”“一口”“一声”这些数量词,让学生直观地读出:一丈青仅仅抡了“一个”耳刮子,年轻的纤夫就被打得如此惨不忍睹,奄奄一息。由此不难发现,此处通过年轻纤夫的弱和恶,侧面衬托一丈青血肉丰满的立体形象:体型上,她力大无穷,比年轻小伙子还强壮;性格上,她疾恶如仇、泼辣豪气,该出手时就出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中的这一句,“七百里”“万仞”交代二山的占地面积和高度,联系下文愚公“年且九十”的年龄之大,“荷担者三夫”的人力之微,学生就能体会到:山越高大,就越能衬托愚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越能衬托他“何苦而不平”的宏大理想。
(三)白描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巧用数量词,将白描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中数量词包含的丰富信息:长与短、线与点、多与少、大与小、静与动。通过反复朗读和静心想象,学生可以品味这寥寥数笔勾勒出的苍茫景象,及其传递出的悠远意境;体会到在这无边的辽阔中,人越发显得渺小的凄冷、孤寂。
鲁迅先生在人物白描上功底深厚。《故乡》中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一句,仅凭简单几组数量词,令人物跃然纸上。学生讨论、探究:那时是深冬,闰土为何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来见分别二十余年的儿时好友,为何只带“一个”纸包的干青豆,而不是“一篮”?为何还要随身携带“一支”长烟管?结合相关情节,学生很快就能洞悉闰土经济的贫困、性格的淳朴、内心的苦闷等信息。
(四)细节描写
李森祥的《台阶》中,“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一句,透过父亲从台阶上“一级”“一级”越挪越低的细节,学生窥见父亲复杂的内心:他渴望获得地位和尊重,但九级台阶建成后,不但没有体会到想象中的扬眉吐气,反而感到无所适从、茫然失落。这是为何呢?学生深入理解“台阶”是父亲精神桎梏的象征。
三、品析数量词的结构作用
(一)标题:高度概括,立意深刻
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杨利伟的《太空一日》、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等标题都通过数量词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学生读了标题,就能对文章内容了然于胸。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标题中的“一步”别具匠心,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全文探究题目的含义:原来,这“一步”的反复使用,既实指年幼的“我”从悬崖上一步一步艰难爬下悬崖,又暗指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学会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就能让困难迎刃而解。学生透过数量词,可以体会标题形象醒目、寓意深刻的妙处。
(二)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清晰
教学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引导学生留意:本文是以“一滴水”的游踪为线索,从古至今、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描绘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风情等。学生从中感知文章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脉络清晰的特点。
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一文,以“一棵小桃树”的经历为明线,以作者的经历为暗线,两条线索紧密交织、浑然一体。把课题改为“小桃树”,比较、玩味,学生便感到其孤独、无助;再从文中寻求“我”和小桃树的相似点,学生很容易发现“我”在生活中的孤独无助,进而理解文章“双线”并行、托物言志的艺术匠心。
(三)铺垫:前后勾连,浑然一体
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有这样一段:“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時,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教学中,先激疑:现代城市修建一条地铁这样复杂浩大的工程,也不过三五年时间,牧羊人植树何至于要用36年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计算:“我”走了“三天”“五个小时”,大约走多远?以此为直径画一个圆,大约多大面积?这样学生就能具体感受到荒原面积的广袤。最后思考:这里交代“我”的行走时间有何作用呢?学生就能领悟其铺垫作用,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牧羊人执着的精神。
(四)过渡:承上启下,衔接自然
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写道: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学生通过“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中的两个数量词,就能明白:一个总结上文,一个统领下文,它们极其简明地把闻一多先生学者和革命家两个身份并列呈现,使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五)开篇:交代背景,引出下文
契诃夫的《变色龙》,有这样一段:“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都没有。”警官奥楚蔑洛夫身后跟着端着盛满醋栗筛子的“一个”巡警,学生既可想见警官的装腔作势,又可了解当时军警宪兵横行,随意没收百姓财产的专制统治。而“一片”沉静形容人所能感觉到的一切,全都死气沉沉。“一个”人和“一个”乞丐都没有,说明本应熙熙攘攘的市场此刻了无人影。学生细品这些数量词,就能对当时社会沙皇专制、经济凋敝萧条的时代背景有更直观的认识。
品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中的一段:“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这一天”为什么值得“我”称之为“一生”最重要的“一天”?联系全文内容,学生就能明白:原来,这一天是“我”生命的分界线、里程碑,它让“我”的生活由黑暗走入光明。这就自然引出下文介绍当天发生的事,以及“这一天”对“我”未来成长的深远影响。
(六)结尾:卒章显志,收束全文
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这样作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把这段文字中的6个“一个”删去,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呢?学生结合言语经验,反复品味:“一个”对限制对象有突出作用,强调学习白求恩的伟大意义;同时,后面的5个“一个……的人”构成了排比句式,气势如虹,进一步突出了主旨。
魏学洢的《核舟记》,最后一段是:“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作者罗列这么多数据是否过于烦琐?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这些数据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强调雕刻事物之繁、刻字数量之多、核舟长度之小。反复渲染、对比衬托,突出了王叔远“技亦灵怪”,还饱含作者的赞叹之情。
综上,数量词虽小,但往往言简意丰,暗藏乾坤。教师要善于寻找、辨识、选择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处的数量词,带着学生反复品味,感悟它们的表达作用,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言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