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中的应用

2020-09-22吴一含

物理教学探讨 2020年8期
关键词:质点物体高中物理

吴一含

摘   要:利用网络APP进行学习已成为当今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本研究尝试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物理衔接课程开发。通过发布课程视频、关键词回复、建立学习互助群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初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

关键词:物理;衔接;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8-0069-4

初高中物理衔接指的是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需要以初中物理作为基础,但是有些环节却存在脱节,或者较大的台阶,从而让学生普遍感到物理学习的困难。有研究表明,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发生变化,并且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自信心降低[1]。通过调查,初高中衔接学生适应性问题主要有:学科知识衔接问题,学习方式方法问题,学科思维、素养问题,学习态度、兴趣问题,心理准备问题[2]。在初中毕业后的暑假,很多学生选择提前预习高中物理,或者找辅导机构报衔接课程。但是限于经济条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承担,另外现行的衔接课程大多是提前学习高一内容,而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多意义上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为此,笔者尝试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发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旨在帮助初中毕业生完成初高中物理的过渡衔接。

1    基于微信公众号课程的优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学习方式,网课直播教学成为最佳选择,所有的老师根本来不及准备就被迫上岗。从最初的措手不及,到后面的渐入佳境,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的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可以预见,在未来这样的方式将成为学校授课不可或缺的补充。

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极大提升,通过网络开展学习的习惯也逐渐养成,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将成为初中生逐渐掌握的技能。《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网上学习(89.6%)、听音乐(65.9%)、玩游戏(61.0%)[3]。微信公众号自 2012 年上线以来,数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公众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自媒体平台,关于学习的微信公众号也慢慢多了起来。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课程学习形式便捷。只要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就可以收到推送的课程内容,不需要额外安装软件。学习时间比较自主,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地点可以自选,学习进度也可以自己控制,非常便捷。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课程学习有助于教育公平。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课程进行学习,成本低,没有经济压力。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和良好的网络。网上有海量的免费学习资源,更有成千上万的共同学习者,通过社群互动,更能找到学习的动力。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毕业生年龄大概在14、15岁,他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网络。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他们也开始广泛接触手机游戏、短视频应用、日美动漫。但是,让人担心的是初中生的自制力往往不够,信息意识还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自我。通过微信公众号,我们向用户推送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引导用户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社群共享信息,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2    课程的开发

2.1    需求分析

初高中衔接课程不是提前预习,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介绍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比较初高中物理的不同,让学生在知识上、心理上、方法上有所准备。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初三毕业生,已经进行了两年的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能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解释,能对物理过程进行简单的推理分析。课程学习一般在初中毕业后的假期完成,学习总时长不宜过长,内容应尽量生动活泼,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注册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分为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订阅号比较适合个人申请使用,每天可以群发一条消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名为“nihaowuli”的公众号,中文名称为“你好物理”。账号目的:开设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为初中毕业生学习高中物理提供帮助。“你好物理”公众号的内容及功能介绍见表1。

2.3    视频课程录制

高中物理内容相对初中比较复杂,如果课程采用图文信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所以,课程内容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辅助练习以图文形式呈现。在视频中可以呈现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微信直接上传视频的大小不能超过25M,所以课程录制完成后上传到腾讯视频,再通过插入视频的方式实现。

课程视频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初高中物理衔接引言。视频从初高中物理知识对比、思维方式对比、课堂对比、学习方法对比、心态对比五个方面对初高中物理的不同进行介绍,最后针对初中已毕业的学生给出一些学习的建议。

(2)高中物理的内容与结构。视频从索尔维会议合影照片说起,从力、热、电、光、原五个方面分别梳理物理学发展史,引出各个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3)高中物理数学准备。数学是重要的分析研究工具。在高中物理中的运动学、力学就已经用到很多数学方法,比如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像、三角函数等。所以,本视频为初中生介绍在高一物理学习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为学习做好准备。

(4)专题1物体的运动。本视频以高一物理运动学部分为背景,向学生介绍物体运动的相关概念:时间与时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

(5)專题2常见的力。视频首先介绍重力、弹力、摩擦力,并对这三个力的定义、大小、方向进行详细讲解,并辅以习题巩固。同时,还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如何进行受力分析。

(6)专题3力与运动。视频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说起,分别介绍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分析超重、失重现象。

(7)专题4功和能。视频从初中学习过的功开始说起,介绍机械功、功率、动能、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等知识。

在视频录制时应注意:①风格尽量统一,采用同一个PPT模板,必要的页眉、页脚。②注重情境创设,一般以问题引入,或者以图片、视频引入。③课程中多提出问题,设计一些问题串,引导学习者思考。④课程中注意多小结,提供必要的例题,解题过程应当起到示范作用。⑤视频时长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40分钟。

2.4    概念关键词回复

在高中阶段,会学习到很多物理概念,并且有的概念还需要辨析,比如时刻和时间、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初中毕业生在进行衔接课学习时,常常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感到困惑。而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关键词回复的功能,为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时提供帮助。回复的内容最多300字,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

比如,在学习“质点”这个概念的时候,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质点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此时,如果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关键词“质点”即可得到一则回复: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具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物理学中,把这种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不是真实的物体,它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什么时候能够把物体看成质点取决于研究的问题与物体的大小,比如火车从厦门开到北京要多长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但如果研究火車过杏林大桥需要多长时间,显然要考虑火车长度,这时候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

回复的前半部分引用了教材中关于质点的定义,后半部分则是对初学者比较不好理解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够把物体看作质点”进行举例说明。公众号准备了30多个类似的关键词回复,涵盖了课程内容的所有物理概念,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概念的比较,比如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等初学者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解决了概念的问题,物理的入门就更容易了,同时也让公众号成为学生学习时身边的小词典,随时随地进行查询。

2.5    同伴学习模式的尝试

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遇到一些困惑,希望得到解答;可能在学习物理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无法深入学习;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半途而废。有研究表明,同伴互助式学习法(Peer Assistant Learning, PAL)能较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4]。为此,课程拟借鉴同伴互助式学习法进行尝试。

开设“学长学姐带你学物理”栏目。邀请已经毕业、正在大学就读的学长学姐录制视频,视频内容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经验的分享。学长学姐从自身学习经历出发,从过来人的角度,介绍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分享学习体会。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课程往往更有亲和力,更容易接受。其内容也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榜样。

建立物理学习互助微信群。在微信群中,有老师、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在学生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把问题拍照发到群里,鼓励初中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我们常常说,输出是最好的学习。对于刚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初中毕业生,对物理的一些概念理解不一定非常深刻,在和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老师、学长的引导,从而建立正确的概念理解。另外,在微信群中讨论的热度也会对其他学生起到一个促进、激励的作用。利用假期或者碎片化时间学习,往往伴随着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干扰,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半途而废,而同伴互助式的学习方式会给他们多一些坚持学习的信心。

3    课程后续发展展望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不仅仅是线上课程的网络化,未来它还可以进行更多尝试。比如在内容上,可以在每日推送中,每天推送一个基于生活情境的物理问题,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用户的粘性。课程视频在后续使用中,可以根据用户反馈的情况进行修改。在用户方面,鼓励用户在同类学生群体中进行分享,扩大粉丝数,增加影响力。还可以根据用户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尝试个性化课程推送。不同于纸质的课程,本课程应该是可持续的,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用户的留言、微信群的讨论都将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这也为后续课程的修缮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常若松,郭双,高远.初高中衔接期学生考试焦虑状况及其应对建议[J].教育科学,2014(10):76.

[2]龚林泉.初高中衔接实践探索和初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5(4):65.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EB/OL].(2020-05-13)[2020-06-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2005/t202005

13_71011.htm

[4]胡乐乐.基于“翻转课堂”和“同伴教学”的“混合式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54.

(栏目编辑    张正严)

猜你喜欢

质点物体高中物理
巧用“搬运法”解决连续质点模型的做功问题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Serret—Frenet公式与质点的空间曲线运动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