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潜流湿地低碳脱氮过程中的分层效应
2020-09-22张曦冉高桂兰郭耀广
张曦冉,高桂兰,2,陈 帅,2,郭耀广,2,梁 波,2,关 杰,2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上海201209;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中心,上海201209)
氮素的流失和污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因此氮素的相互转化是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研究方向〔1〕。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所造成的低碳源城镇生活污水等问题〔2〕尤为严重,如何在低碳情况下提高污染水体TN 的去除效率一直是水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 人为引入碳源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然而此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引入新的有机污染物、增加处理成本和管理难度〔3〕。 人工湿地是一种管理简便、 脱氮效果良好的生态处理技术。 其中,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具有占地面积小、氧转移效率高、硝化作用显著、对的去除效果较好等优点〔4〕,已被证明是一种提高污水处理中有机物和氮去除效率的有效技术〔5〕。 在人工湿地污染物处理过程中,植物通过根系释放、死亡分解来调控氮素转化途径和反硝化进程〔6〕,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为人工湿地提供了碳源,从而缓解了贫碳状况。
近年来, 对于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的分层效应研究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7〕,在植物的新陈代谢影响下, 人工湿地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产生了明显的层间差异〔8〕。 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反硝化效果差是处理低碳源废水的一个难题,目前,对于低碳进水条件下垂直潜流湿地脱氮过程分层效应的研究还较少。
本研究探究了低碳进水条件下,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氮素形态在垂直分层的响应机制。 考察人工湿地垂直深度对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以及人工湿地中植物在氮素形态转变中起到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人工湿地的构建及运行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装置见图1。
图1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装置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装置为直径×高度=160 mm×1 200 mm 的PVC 圆柱体。其中有效高度为1 100 mm,超高100 mm。在1 100 mm 的有效高度内,从上到下分别是700 mm 的基质层和400 mm 的承托层,基质层由直径5~15 mm 的砾石组成, 承托层由直径20~30 mm 的卵石组成。
实验选取4 组人工湿地分别种植适应本地生长环境的4 种水生植物,分别为芦苇组、菖蒲组、伞草组、美人蕉组。 每组人工湿地设3 组平行实验。 每个人工湿地装置中共栽种植物3 株, 植物的根系均位于自人工湿地基质表层300 mm 的范围内。
用经过6 h 阳光照射的自来水作为植物培养和湿地微生物驯化的水源, 本研究所提及的自来水均经过该方法处理。经过近两个月的培养驯化后,植物生长成熟,湿地运行过程完成。
1.2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中,人工湿地进水为间歇进水。每种人工湿地都种植相同数量、相同株龄、相同植貌特征的植物。 此外,每组实验额外设置2 组平行实验。是有机氮矿化的第一种无机氮形态,因此实验以不同浓度的进行调控, 配制药剂采用NH4Cl(分析纯),溶剂为自来水,以满足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要求。 配制的进水质量浓度为40 mg/L, 考虑实际情况, 以实验开始后第1 d内测得的人工湿地实际氨氮浓度为准。 当的去除率达到90%时,为一期实验结束的时间。 每期实验开始前,放空人工湿地内的存水,并沥干24 h,以尽可能消除上期实验的影响。
1.3 水样采集及测试
实验进行期间, 保持人工湿地水位位于基质表层以下100 mm 左右。 由于取样、植物吸收、蒸腾、蒸发等作用造成水分减少,水位下降采用自来水补充,即间歇进水。如图1 所示,定义自人工湿地水面开始至其下方300 mm 结束的范围内(即基质表层以下400 mm 以内)为人工湿地上层,自上层下底面开始至其下方300 mm 结束的范围内(即基质表层以下400 mm 至700 mm 以内)为人工湿地的下层。 水样采集时间为上午9:00~11:00,采集植物根部(下层)和茎部(上层)位置的水样,且每个人工湿地的上下层都各取3 次样, 实验数据均为3 次平行实验组的平均值。 水样的采集分别采用2 根穿孔管以虹吸法进行采集。 穿孔管的开孔部位长度为100 mm,位于上下两层的中心。
2 结果与讨论
图2 人工湿地上下层中 浓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
人工湿地上下层中TN 浓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见图3。
图3 人工湿地上下层中TN 浓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
由图3 可知,在4 种人工湿地中,上下层中TN浓度均随实验时间的持续而下降,且上下层TN 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初始6 d 内的TN 去除负荷最高。在经过25 d 后,不同植物上层和下层TN 的去除率:芦苇组为79.87%和75.54%,菖蒲组为76.16%和75.76%,伞草组为84.99%和85.95%,美人蕉组为87.41%和93.00%。 美人蕉组表现出了较强的TN 去除能力。
对比图3 与图2 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4 种人工湿地中起始的TN 浓度均较更高。而在整个实验完成后,芦苇、菖蒲、伞草的上下层以及美人蕉上层TN 的去除率均比的去除率低,仅美人蕉下层例外。 在本实验中,进水由自来水配制,所以由进水引入有机氮的量非常小, 因此植物是人工湿地中有机氮的主要来源〔10〕。TN 的去除过程不仅包括的硝化作用, 还有的反硝化作用,但由于反硝化作用不可能进行得非常彻底,因此实验后期可能导致在人工湿地中的残留,从而降低人工湿地的TN 去除效率。 而美人蕉湿地下层TN 的去除效率高于,一方面可能是反硝化作用进行得更为彻底,的残留量较低;另一方面是一部分有机氮可能被有效降解转化,而反硝化作用在其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图4 人工湿地上下层中浓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
由图4 可知,除美人蕉湿地外,芦苇、菖蒲和伞草湿地均发生了的积累, 且积累的时间范围均集中在实验开始的第1 d 至第12 d, 积累程度为芦苇>菖蒲>伞草,在第12 d 后,上下层维持浓度在低位运行。 在芦苇湿地中,上下层的浓度在第8 d 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0 mg/L 和1.81 mg/L,上下层在积累期间浓度差异极显著。在菖蒲湿地中,上下层的浓度在第4 d 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9 mg/L 和0.90 mg/L,上下层在积累期间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在伞草湿地中, 上层的浓度在第6 d 达到最大值1.10 mg/L,下层的浓度在第4 d 达到最大值0.77 mg/L,上下层在积累期间浓度差异极显著。而美人蕉湿地中,浓度始终维持在低位,最大值不超过0.69 mg/L,无明显积累过程,在整个实验期间,上下层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前期,由于湿地沥干和进水带入的溶解氧含量较高, 湿地内部硝化作用较强,和N转化,随着硝化作用的进行,浓度逐渐升高,但此时溶解氧含量也在降低,湿地内部向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环境转化,最后,反硝化作用增强, 反硝化作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浓度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同样图4 中的延期积累现象进一步佐证了此种观点。
图5 人工湿地上下层中 浓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
2.4 各种植物对于人工湿地氮素净化效能的比较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 在芦苇湿地中上层TN 去除负荷大于下层去除负荷, 其他人工湿地则相反, 上层TN 去除负荷均小于下层;同时,在芦苇湿地中,其上层TN 的初始浓度大于下层,其他人工湿地中,上层TN 初始浓度均小于下层。 经统计分析,人工湿地上下层的去除负荷与其初始浓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净化效能的比较分析中,美人蕉湿地的净化效能最好(P<0.01),其他3 种湿地无明显差异(P>0.05)。
对于低碳进水的人工湿地,TN 初始浓度上下层的差异主要决定于其有机物氧化能力的层间差异。在菖蒲、伞草、美人蕉湿地中,上层TN 初始浓度小于下层,如2.2 分析,其复氧能力上层强于下层,致使上层的氧化能力强于下层, 所以作为TN 的一部分——有机氮在上层被氧化的部分要多于下层。 而对于芦苇人工湿地,由于其根系发达,可能已经深入到湿地下层,根系是湿地植物运移水分的重要通道,因此在芦苇湿地中,与其他湿地相反,有机氮在下层被氧化部分要多于上层, 这种结果同样适用于湿地中的碳源,即表明除芦苇湿地上层碳源大于下层外,其他湿地上层的碳源均小于下层。而在本实验中,由于进水中无碳源, 因而湿地内部的碳源成为湿地反硝化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而在碳源较多的基质层中, 反硝化作用得以较为高效的进行,TN 的去除负荷较大。
3 结论
(1)在芦苇湿地中,上层TN 的初始浓度和TN去除负荷均大于下层,其他3 种人工湿地上层TN 的初始浓度和TN 去除负荷均小于下层。 人工湿地上下层TN 的去除负荷与其初始浓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反硝化作用成为贫碳源进水的限制性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