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共建共享天面整合方案探究
2020-09-22胡丹
[胡丹]
1 引言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合作,全面落实共建一张5G网络的目标,2020年将进行大规模部署。截至5月20日,双方累计开通共建共享基站近10.7万个。目前大多数存量站址天面资源紧张,存在平台不足或无法新增抱杆的情况。为加快5G建设,同时积极推进4G共建共享工作,有必要对双方天面进行整合。在不影响现有网络质量为前提下,综合改造成本、租金等多方面因素,以5G最优、TCO其次为原则,双方优势互补,提升投资效能和资产运营效率,降低OPEX。综合以上目标,特对天面整合方案及经济性进行探究。
2 天面现状
经过2G、3G和4G网络的发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网络结构复杂,每小区有一到四个系统。随着2/3G减频退网及多端口天线替换及SDR设备的逐步实施,现网天面形成单天线/双天线+一系统/两系统/三系统/四系统的分布格局,如图1所示。
图1 存量站址天面现状
如表1所示,根据某省电信、联通现网天馈情况调研,整理出占比较高的天面典型逻辑网组合。
3 天面整合思路
3.1 共建共享原则
表1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现网典型站点
(1)基于保证现有网络质量,5G天面最优为原则,结合公平对等、互惠互利、积极合作的思路,以节省投资、降低网络成本、提升网络竞争力、合作共赢为目标全面推进共建共享。
(2)电信联通双方全量开放存量站址资源、规划站址资源,资源排查一次完成。突破场景限制、频段等限制,积极主动沟通,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从配套资源到设备再到网络方案逐步推进整合工作。充分评估整合后效益及已有网络的质量,通过试点进行验证后分批推进实施、逐步完善。
(3)天面整合方案遵循保证现网覆盖和质量、5G天面优先,兼顾建设成本的原则。采用新型多端口天线、SDR等多手段方式对现网2G、3G、4G频段进行整合,可支持各频段共用一套天馈系统。
(4)天面整合工作,应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网络演进,进一步提升网络竞争力。根据站点具体需求,实现NR 3 500 MHz(64T64R/32T32R)+NR 2100 MHz(4T4R)+LTE 1 800 MHz(2T2R/2T4R)+LTE 900 MHz(2T2R)+LTE 800 MHz(2T2R/2T4R)目标站型,避免重复改造。
3.2 天面整合思路
3.2.1 自有站点
自有站点为电信或联通自有、未移交铁塔的站点,自有站点主要是楼面站,根据物业协调情况,采用新增天线或现网天线整合方式。
3.2.2 铁塔站点
对于租用铁塔公司的站点,普遍接入运营商、系统较多。新增5G AAU天线部署困难,应优先考虑天面整合,腾退最优平台用于5G设备的安装,同时降低铁塔租金。具体整合思路如下:
(1)2G退网:拆除退网设备,腾退天线安装空间,如图2站点整合方案为拆除联通GSM 900,腾退最佳平台给5G。
图2 2G退网整合方案示例
(2)主设备升级整合:单家主设备通过SDR升级整合,一套设备实现多模网络;
(3)天馈升级整合
A.基于对现网影响最小的原则,优先考虑单家运营商整合;谁平台最优整合谁,其次谁TCO最优整合谁;
B.两家运营商均为单天馈的情况下,无法实现一家整合,建议两家整合,利用多端口天线进行共建共享;两家整合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① 直接利旧原有多余端口;
② 更换多端口天线接入两家原有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多端口整合方案示例
③更换多端口天线接入两家系统,同时使用SDR设备;
C.主设备共建共享(共享载波和独立载波);基站共享,单个共享基站同时虚拟为电信和联通两个基站,通过基站回传网络分别接入各自的核心网。承载网共享互通。基站共享可以采用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两种共享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主设备共建共享整合方案示例
3.3 天面整合方案
按照站址归属分类,天面整改可以分为电信站点、联通站点,电信联通共站站点三大类场景。根据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原则及天面整合思路,制订分场景天面整合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天面整合方案
3.4 天面整合要求
(1)根据5G AAU及多端口天线重量和尺寸、当地风压、地面粗糙度、屋面高度、天线抱杆使用情况对现网天线抱杆进行结构核算和安全性评估。
(2)多频多端口天线应采用电调天线,必要时可以考虑加装天线工参自动感知模块,从而减小上站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将站点打造成设备极简、维护方便的智能化自动化站址,实现站点维护工作免上站,减少TCO。
(3)为保障4G网络覆盖和质量稳定,优先确定4G天线挂高或平台的需要,在保证系统间天线隔离要求基础上,尽量选择上层平台安装5G AAU。
(4)根据理论计算,5G与现网各系统之间隔离要求具体如表3:
表3 联通5G与电信设备的隔离度要求
异系统天线尽量保证方向一致,避免对打或前后排列,尤其是5G系统天线应避免安装在其他系统天线正后方。
4 天面整合效益分析
共建共享天面整合效益主要与天面整合施工费用、铁塔公司产品租金有关,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如式1:
4.1 成本计算方法
以定额进行天线、天馈线及RRU设备拆除安装成本计算。
(1)天线价格:参考联通、电信集采的天线价格;
(2)其他类型价格:天线拆除费用、天线安装费用、RRU安装和拆除费用根据塔型的不同,按照最新的451定额进行测算。
4.2 租金计算依据
租金分为共享铁塔站点和自有站点两大类型,共享铁塔的租金可以通过系统及天线数量进行计算,而自有站点则具体看单站的物业情况。
5G铁塔站点的商务定价协议暂未确定,暂参考3G/4G铁塔站点的定价标准和商务模式。
目前3G/4G铁塔站点的费用标准如下。
(1)铁塔天面租赁费用一般为1个产品单元,其配置如表4所示。
表4 产品单元标准配置
(2)多于一个基本产品单元时,对于普通地面塔,天线数为6副(2套系统)及以下时仍按1个产品单元核算;超过6幅(2套系统)时,每超出3副天线(1套系统),租金增加0.3个产品单元;但通过合并原有系统,使增加系统后天线数不超的情况仍要多计0.1个产品单元;
(3)多于一个基本产品单元时,对于其他塔类产品,每超出3副天线(1套系统),租金增加0.3个产品单元;
(4)针对所有塔型,在原有产品单元基础上新增1套系统(不新增天线情况下)租金增加0.1个产品单元。
4.3 投资回收期
由于5G铁塔站点的商务定价协议暂未确定,现阶段无法准确计算投资回收期,按照3G/4G铁塔站点的费用标准,对投资回收期进行估算。仅供技术性参考,不作为商务谈判、合同、付款等方面的依据。
投资回收期计算见式2:
其中,天面整合费用=原有天面天线拆除费用+原有天面RRU调整费用+新增天线及安装费用
通过天面整合的投资效益评估方法,根据前面整理的广深东佛4个地市电信11类、联通10类天面组合。按照整合思路和方案,计算整合费用和租金变化,算出投资回收期。如表5所示。
表5 分场景天面整合投资回收期(年)
单家整合投资回收期在10年以上。两家整合,按照一家运营商退租,另一家承租来计算,投资回收期在2年之内。目前铁塔5G定价标准和商业模式还未明确,后续按集团公司下发文件进行计算。
5 天面整合方案举例
5.1 站点情况
如图5,该站点一三平台为移动天线,电信联通占用二平台。电信系统为CDMA800 & L 1 800 & L 800 M,联通系统为W2 100 & L 1 800。
图5 天面整合案例
5.2 天面整合方案
拆除第二平台天线预留给NR,替换第二平台为10端口天线,整合联通电信现网频段,端口分配:电信4低频+2高频,联通4高频。
5.3 天面整合效益分析
由于2018年铁塔签了补充协议,与运营商5年合同期从2018年1月1日重新开始计算。基于铁塔合同条款,一家承租要等2023年1月1日才能兑现;两家承租按照优惠30%计。根据整合方案,得到投资回收期大于10年。如表6所示。
5.4 天面整合测试验证
通过对整改前后现场路测打点情况分析对比,结合整改前四天与整改后四天后台平均日级指标的对比,可得出以下测试结果:
该站联通3G的覆盖、质量、速率及网络关键指标整改前为良好水平,整改后基本没有指标差异,天线整合没有影响到联通3G网络的性能;4G整合后从路测打点图可以看出周围覆盖道路的质差点比例减少,速率总体基本不变,其他关键指标均正常,整体吸收的流量有所增加。
电信3G各关键指标基本不变;4G路测覆盖、质量及上下行速率指标均有提升,RSRP路测均值由-90 dBm提升至-83 dBm,上行平均速率提升8 Mbit/s,下行提升3 Mbit/s,用户感知良好;从后台指标看,L1 800频段小区流量吸收更均衡;L800 M整合后网络性能基本没有改变。
表6 站点天面整合投资回收期(年)
6 小结
基于投资效益分析的结果,天面整合的投资效益并不理想。对于天面资源满足、有安装抱杆空间的情况,建议新建抱杆;对于天面不足,没有足够位置安装抱杆的情况,依次考虑退网2G、采用SDR设备、更换多端口天线的思路进行整合。具体方案选择应结合建设场景需求,考虑快速建网、体验优先、成本优先、网络演进等综合因素,同步考虑2/3/4G网络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