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如何抓住产业链重构的新机遇
2020-09-22陈晓强
□ 陈晓强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蔓延的影响,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受打击,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世界贸易组织(WTO)4 月8 日预测,今年的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13%至32%,严重程度超过2008 年金融危机时的12.5%;对全球价值链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如汽车和电子产业,受到的打击也比较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遭受打击,给外向型经济占较大比重的中国带来一定风险。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每次危机的发生几乎都意味着新的契机。新冠肺炎疫情在破坏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同时,也为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好”的危机。对于山东的制造业转型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或许正是这样的一场危机。因此,当前我省应切实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新机遇,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布局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发展,抢占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升级的先机,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中国为世界各国共同抗疫作出了表率,也作出了贡献。这种表率和贡献,不只是为中国赢得了成功抗疫的口碑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国赢得了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先机。我国在疫情防控上所取得的成就,短期内会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的避风港,这种避风港效应会让部分全球产业链的中心向我国市场转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未来2 ~3 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窗口期,我省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首先,着力打造对外开放的“山东样板”。用好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两大战略平台,加快落实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复制推广国家推出的改革试点经验,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产业链重构。做好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排头兵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者,提升我省在国家东西双向开放中承担的战略能级。
其次,加大对外“双招双引”的力度。立足我省产业优势,瞄准当前国际产业链中的“痛点”和“断点”,抓紧引进国际关键项目和高端人才,做好“引资补链”“引才扩链”的文章,让更多的“山东制造”成为全球高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再次,构建与制造业大省相适应的国际物流体系。强大的制造业需要与之匹配的物流体系。这次疫情暴露出了山东国际物流体系的短板,我省连接全球的能力远不如粤浙苏等省份。作为沿海大省,山东应积极参与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更好发挥中欧班列经贸纽带作用,加快构建专业性航空货运网络,保证重要物资尤其是国际贸易物流关键节点货运畅通。同时,针对全球产业链因疫情影响发生梗阻的情况,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保证我省关键零部件和重要物资供应安全。
做好与长三角、京津冀的产业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再加上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两者叠加会使全球化进程出现“开倒车”现象,短期内“逆全球化”倾向在所难免。面对这种形势,已经有多位国内学者建言,我国应发挥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为依托,结合国家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植,加快国内产业链的重构与完善,争取形成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和自我循环、相对独立的产业集群。应该说,这是我国扩大内需和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必由之路。
对中国而言,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内需市场。对山东而言,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开拓国内市场,其中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加强与长三角和京津冀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我省需要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维定势,破解山东区域发展的“孤岛”困局,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推动我省与长三角、京津冀的产业融合,搞好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协作关系紧密的区域性生产体系,共同打造在我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一旦形成了这种既有水平分工、又有垂直整合的开放式产业集群,就会既有助于营造以国内需求为拉动的产业小循环,又有助于防范应对类似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天灾人祸所导致的全球产业链断裂风险,并有效避免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风险。南北借力应着眼于优势再造,善用市场化手段把分散的转型需求、缺失的链条环节整合打包,做好“用市场引项目、建平台招人才”文章,争取更多的高端项目、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落地我省。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制造业的升级,无论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遇,还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我们都不可能抓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我省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出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工作遵循。
一方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既包括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也包括提供产业底层结构的产业要素。对山东而言,产业基础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融资服务不给力。目前,我省各类创业投资非常稀缺,私募基金规模仅占全国的1.4%,相当于浙江的1/5、江苏的1/3。把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重点放在打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上,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构建高效协同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链,解决好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难题。探索以政府股权投资、科技创新基金投资等多种金融手段,为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天使投资。
另一方面,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内涵的延伸、细化,其实质是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武装、改造传统的产业链,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后疫情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快速转型。当前我们应切实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强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同时搞好区块链在产业链构建中的应用,打造全程“可视化”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