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美学视角下的中日现代设计研究

2020-09-21曹粲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计风格现代设计

曹粲

摘 要:由于中日文化底蕴的差异性,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在两国的发展现状有所不同,衍生出的设计文化理念也因此不同。文章从设计品牌和设计风格两方面对比禅宗文化渗透下的中日现代设计,总结中国现代设计可以从禅宗文化渗透中获得的启示与思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

关键词:禅宗文化;现代设计;设计风格

一些中国设计师由于在积极寻求自身设计之路的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文化积淀,很难实现现代设计与民族文化精神的融合。因此,就创新设计而言,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相对而言,日本设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世界设计中崭露头角,并在数十年内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设计中的顶尖力量。这与其对本土文化的探索发展,并形成具有极高辨识度的本国设计文化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禅宗文化在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禅意的美学体系。禅宗美学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日对设计的思考。因此,本文提取“不立文字”和“无念为宗”两个禅宗文化理念,对比分析其在中日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禅宗及禅宗美学的意义

禅意旨在返璞归真,因此,禅意的设计一定是质朴而诚实的,意在不要追逐表象而要溯其本源。概括地说,禅宗美学是对生命存在、价值、意义的诗性之思,是对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

禅意的另一重意义在于破格与立格。正如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一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二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三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三次对山水的认知看似不合逻辑,其实蕴含着禅宗美学与艺术创作和谐统一的感性法则。禅宗美学注重一切事物的本身,主张内在的、本质的美的特征,对当今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体系的形成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二、禅宗美学影响下的中日设计品牌

(一)禅宗文化在日本设计品牌中的渗透

围绕禅宗文化的强调内心、回归本质的基本特质,日本设计逐渐发展创立了多个极具禅意的设计品牌。其中,无印良品(MUJI)最能代表禅宗文化在日本设计中的渗透与应用。它由田中一光、小池一子、杉本贵志等日本设计师共同创立。其中,无印良品的概念,就是田中一光以“最适合的形态,显出产品本质”为指导思想提出的。“MUJI”即“No  Brand”,意为没有品牌,强调通过“无”反衬“有”。无印良品希望通过淡化人们的品牌意识,进而实现对产品本身的关注,形成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简单、素雅、环保的设计风格满足了当时日本市场的需求。原研哉提出“面向一切人的无印良品”,促进走向国际市场的无印良品融合了更加多元的文化,但却仍然保持着禅宗美学返璞归真的特点,也因此受到了世界的认可。

(二)禅宗文化在中国设计品牌中的渗透

禅宗文化虽然在中国发展较早,但与日本成熟的设计品牌相比,中国并没有创建能得到国民普遍认可并面向国际市场的品牌,而是多以小型工作室或工作坊的形式,一步步尝试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回归。

以北京洛可可为例,中国现代设计也在逐渐尝试回答什么是中国设计。洛可可最先从海外入手,吸收了很多国外好的经验之后开始导入国内市场。在多次的尝试后,洛可可用西方的先进工业设计理念结合东方的文化内涵为客户从市场研究、品牌研究、设计研究等多方面打磨出独一无二的品牌、产品,用设计推动中国制造。其倡导“传统的未来”理念,积极尝试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与中国现代设计的渗透与融合。这种“用自然的态度造物”的品牌核心文化体现着禅宗思想的发展。

三、禅宗美学影响下的设计风格

(一)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不立文字”是禅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代表着空寂枯淡、虚灵宁静的禅宗精神,衍生了“重意轻形”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从美学意义上说,“不立文字”并不是单纯地针对文字本身而做出的评论,其衍生发展出的是对一切事物表象层面的思辨和审视,因此力求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最丰富的思想。中国和日本在极简主义设计上的理解较为相似,它不同于西方极简主义对抽象的几何形态的追求,也与艺术抽象无关,更多的是用单纯、自然的方式表达对人文和情感的关怀。

日本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深泽直人,倡导摒弃不必要的元素而放大必要的细节,呈现简约素雅的设计风格。图1是其设计的名为“KOISHI”的家具产品,这个设计完美地体现了深泽直人的极简主义理念,具有美丽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

对于国内近些年来比较有活力和代表性的设计公司洛可可来说,其对禅宗文化的尝试与应用有所不同。洛可可设计团队所设计出的“高山流水”是非常经典的一项中国禅意设计,把锥香内部掏空形成一个倒U形的结构,从顶端点燃锥香,内部的烟无法向上只好向下。烟在向下的过程中与温度低的陶瓷接触,温度下降,香烟压缩,密度增大,接下去就能看到烟像水一样地向下流了。如图2所示的“高山流水”,是将高山流水、大耳有福、荷塘月色、半食主义等人文传统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更多的是通过符号抽象、跨界融合对中国元素的再设计。不难发现,设计后所呈现出的成品炫彩夺目,具有较强的形式感。

(二)禅宗美学与无意识设计

所谓“无念为宗”,实际上就是以人们当下之心念为宗,强调自然无碍、川流不息、念念不止的生命不要被观念所束缚,在人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之后,通过观察日常的生活经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无念为宗”给设计带来的启示就是设计是源于生活的,平淡、自然地从用户的生活出发进行设计,且不高于生活。

“无念为宗”的设计观在日本无意识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无意识的行为观察最早是由深泽直人等提出来的,认为无意识即人的本能活动,人有需求是必然和经常的,但是人并不一定时时刻刻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意识设计联系了人的一些自然行为,将设计中陌生的适应成本降低而使之变得顺其自然,保持了产品与人的“持续性”。深泽直人设计案例中的托盘台灯(图3),在以往的台灯造型底部增添了一个托盘。人们回家后放下手中的钥匙或手机,打开台灯是一个自然连贯的动作,设计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小小的改动带来异常贴心的体验。带凹槽的塑料伞是深泽直人发现人们习惯下雨天等车时,将携带的行李挂在伞柄上,伞柄上的凹槽有助于更好地悬挂物品。无意识设计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观察,重新审视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小细节,将可能的行为相互联系的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洛可可品牌中,同样暗含着“无念为宗”禅宗美学的设计观,创始人贾伟将其总结为“真实的设计”。体现中国文化的设计就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并不是转瞬即逝的灵感,就像“咏竹”灯的设计(图4):东方人喜欢竹子,竹中空有气节,是中国人文气质的代表;竹上有鸟儿,鸟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人遛鸟的习惯,而年轻人可能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压力没有时间养鸟,但人们又追求这种自然的美好。“咏竹”灯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美好情感,利用磁铁将鸟吸附于银白色“竹枝”之上,同时利用磁导电原理,使小鸟发出光芒,在枝头鸣叫。如果主人不喜欢吵闹,只要将它取下就可以了。

四、结语

本文通过提取与设计风格相关联的禅宗文化美学理念,分析禅宗美学在中国、日本的设计品牌和设计风格中的应用。日本现代设计中禅宗文化美学理念的运用水平高的最大原因是日本对禅宗美学进行提炼、融合后,往往能形成自己的设计体系,如“无念为宗”衍生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这些设计体系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为日本设计师指明了方向。

因此,中国现代设计需要不断做出尝试,并且形成本土特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体系。根據对不同案例的对比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禅宗文化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一是简约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拥有更加丰富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因此“简约设计”的概念并非局限于一个方面,而是可以扩展到传统理念、传统技术等更为多元的方面,通过“简约设计”表达对人的关怀。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拥有体系庞大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习惯,如节日习俗、日常习性、审美特质等,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一直坚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仍然需要形成系统化设计体系。因此,中国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的形成,一方面要把握世界设计发展新形势,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延续、发展、改良传统文化,取得在世界设计竞争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方.诗性栖局的冥想: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周丽婷.浅析无印良品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43-45.

[3]曹丽平.浅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及其禅学思想[J].美与时代,2005(1):45-46.

[4]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61-69.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设计风格现代设计
论藏族传统建筑的汉式设计风格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思考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对中国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