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应用模式探析
2020-09-21李英梅
李英梅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于精神及文化的需求逐渐提升,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各类美术馆、博物馆逐渐出现,运用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促进大众的文化及精神建设,促进大众文化水平及精神境界不断提升。文章浅析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公共美术教育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现状;应用模式
注:本文系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一般项目“上海美术及文博场馆艺术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探索”(HJYS-2019-B11)阶段性研究成果。
博物馆具有公共教育功能,可以运用馆内的资源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可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公民进行公共教育,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公共美术教育是博物馆公共教育内容之一,博物馆运用馆内丰富的资源及多样化的活动进行美术知识的宣传,使受众群体可以通过博物馆对不同美术风格的藏品进行了解与学习,为受众群体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提升受众群体的艺术修养。
一、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
第一,公共美术教育认知不足。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对受众群体免费开放,为受众群体提供了学习和精神享受的场所,使得受众群体可以通过博物馆的藏品及活动进行自我文化及精神的提升。部分博物馆在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时,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得博物馆举办的公共美术教育活动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导致受众群体对于博物馆美术教育的认同度不高。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博物馆对于公共美术教育的认知不足,不能根据公共美术教育的本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动摇了博物馆的基本职能[1]。
第二,创新性艺术型人才缺失。博物馆开展公共美术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博物馆藏品的功能及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设计,使得开展的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满足受众群体的学习需求,从而使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缺乏创新性的艺术型人才,他们在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时,没有对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不能根据博物馆发展的现状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宣传,导致博物馆举办的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缺乏新意,不能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使得教育活动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第三,馆校合作模式缺失。博物馆与学校看似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逐渐增加,形成了馆校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应用的范围并不广,使得馆校模式的教育效果不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馆校合作的时间较短,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馆校合作模式推广困难;二是博物馆藏品资源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学校不能借助博物馆藏品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学习,导致馆校合作进度缓慢;三是由于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部分教师在采用馆校合作模式进行教学时,没有做好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合工作,导致学生在博物馆进行藏品参观学习时,不能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共同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二、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的应用模式
(一)公共美术教育认知提升
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资源丰富,博物馆应该加强对于自身教育功能的认知,在发展博物馆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运用馆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公共美术教育活动。这就需要博物馆管理人员加强自己对于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功能的认知,结合受众群体对美术学习的需求,定期举办公共美术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与受众群体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为受众群体提供美术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首先,博物馆应该对馆藏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博物馆的藏品是博物馆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基础,丰富的馆内藏品为博物馆开展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因此,博物馆应该加强对于公共美术教育的认知,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对馆内藏品进行分类,筛选符合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藏品,从而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设计。其次,博物馆要改变自己的宣传方式。博物馆应该结合新媒体进行藏品及活动宣传方式的创新,运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不断吸纳更多的受众群体到博物馆进行参观,为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受众群体支持。最后,博物馆应该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平台的搭建,让受众群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公共美术教育活动,使得不同地域的受众群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美术教育活动中,扩大了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范围。
(二)创新性艺术型人才培养
创新性艺术型人才是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宣传与开展的主要引导者,我国博物馆应该加大对于创新性艺术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根据公共美术教育的需求,进行博物馆内部的完善与人才培养,使得博物馆的各部门及人才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确保公共美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3]。
首先,博物館应该对馆内各部门进行重新规划与设置,根据博物馆发展的需求进行部门管理职能的重新划分,无论哪个部门都可以根据管理职能开展博物馆日常工作。其次,博物馆应该提升人才招聘的标准,不仅要保证招纳的人才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还要保证人才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可以根据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对受众群体的学习需要进行调查与收集,并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宣传,使得博物馆的公共美术教育活动可以真正落实。最后,博物馆还应该为馆内的工作人员提供定期培训的机会,根据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及人才成长的需求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不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还要对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创新,增加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新意,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拓展,使得博物馆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三)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创新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民众对于个性的追求逐渐增加,美术教育作为面向最广大受众群体进行艺术培养与审美提升的重要教育内容,也应该根据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完善。因此,博物馆应该根据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创新,不断对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带领受众群体进行不同美术活动的体验,提升受众群体的艺术素养。
首先,博物馆可以加强对于微信、微博的运用,结合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需求进行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设计,以新颖的文案推送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让受众群体通过公众号的文章对博物馆美术产品及美术活动进行了解,打破时间、空间对于受众群体的限制,满足当下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丰富了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方式。其次,博物馆可以将虚拟技术与博物馆藏品进行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数字博物馆,使得广大受众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参观博物馆藏品、参与活动,拉近受众群体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使得博物馆藏品的艺术表达力得到提升,受众群体的艺术水平得到提升。再次,博物馆应该增加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运用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发展。随着博物馆自身功能的逐渐完善,博物馆以文化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多种渠道的宣传与推广,把馆内的文化资源与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使公共美术教育活动发生了形式化的转变,使得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的力度和范围得到加大和扩展,实现了博物馆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4]。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博物馆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公共美术教育功能的拓展,找出公共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問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对博物馆的藏品及其附带艺术价值进行挖掘,设计多样化的公共美术教育活动,采用全方位的宣传方式,吸纳更多的人参与,使得公共美术教育活动更具价值。
参考文献:
[1]汪亚.地方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的分析与探讨:以柳州博物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6):40-41.
[2]赵茜.浅谈美术教育在博物馆中的作用[J].才智,2019(11):69.
[3]曹珺,彭舟.浅谈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形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9):120-121.
[4]毕祯,马建华.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功能与资源探索研究: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7-120.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