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上绘画专业教改探析

2020-09-21刘倩茹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改素质培养

刘倩茹

摘 要:近千年的制瓷工艺如何在高校系统化、全面化的教育体系下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如何在加强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文章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瓷上绘画专业教学为案例,讨论了瓷上绘画专业的教学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瓷上绘画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建议,着重突出瓷上绘画专业特色与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瓷上绘画;教改;素质培养

瓷上绘画艺术集立体与视觉、触觉、光感、色感于一体,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形式、富有魅力的物质材料,变化莫测的工艺手段,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艺术面貌和风韵。瓷画表层有釉的滋润和光泽,有含蓄深邃、变化多样的肌理美、色釉美、色料美,有着与众不同的质感。江西南昌是瓷板画的诞生地,它以中国传统国画为基础,同时又具备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具有非常浓郁的赣文化特色。基于这一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2012年开设了瓷上绘画专业,至今已经培养了多名优秀的瓷板画人才。

而在本科学生培养方面,如何根据瓷上绘画专业的特殊性,针对此专业学生设计有效有序的培养体系仍是一个重要课题。瓷上绘画专业作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个重要专业,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基础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基础普遍存在明显的短板,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它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瓷上绘画学科涉及的美术基础知识较为广泛,与传统文化关系紧密,而开设这类相关课程较少,导致学生难以在本科四年内快速、广泛地涉猎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相关教学课程的讲授多从广义角度展开,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够贴切现实生活,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结合当前瓷上绘画相关行业的需求,尤其是瓷画专业的特殊性,针对构建合理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瓷上绘画专业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本科阶段部分学生缺乏思维独立性,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对本专业技能掌握不牢,不懂得学以致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无论在实际操作方面还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与高中教学有了显著的差别,而部分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中,主动性不够;其次,基础学科的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较少且不够全面,与瓷画艺术联系不够紧密,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也不利于后期进行毕业创作。

(二)缺乏有针对性、立体化的教学方案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拟定有明确专业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放眼于未来社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有特色、有目的、有方法的教学方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一年级为造型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等,二、三年级为专业课程,包括工笔花鸟、书法等,四年级为毕业创作。而依据瓷上绘画专业的特殊性,本学科的学生需要在本科阶段做到“两手抓”,需要有良好的造型基础与国画基础,同时手上功夫还不能落下,要熟练掌握瓷画的一些基本技能,各方面都应有所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瓷上绘画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强化基础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教育的普及,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进入了关键阶段,但由于社会和学校等的不够重视,大多数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兴趣不够高,艺术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制定正确的教学方向。瓷画专业美术教学应该首先强调基础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和上课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如加强学生的传统国画技法训练,普及瓷器描绘及烧制等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瓷上绘画的特殊性,并在学校组织的写生训练中充分运用。其次,瓷画专业教学也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防止学生片面掌握技法技巧,但缺乏灵感创造力。比如,在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实地考察,近距离了解瓷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陶瓷颜料和掌握烧制特殊性等技能后,使学生能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所学所看所想自由搭配色彩,设计有自我味道的瓷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依据特性合理设置专业教学课程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的美术专业人才非常渴求,而普通院校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特色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全称美术教育课程进行适当调整。瓷画专业教学课程一定要充分结合本专业的特殊性,明确培养目的,并依据学生的现阶段艺术水平及学院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美术理论课程,力争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对艺术正确的理解,培养其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质。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首要目的,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好瓷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创作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瓷画专业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重点专业,也是学生之前接触较少、了解不多但趣味性十足的一门专业。但是瓷画艺术毕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的发展历史悠久,知识范围宽广,要想在短短四年时间内去深入了解这门艺术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专业学生不仅应该努力学习我国传统美术这类基础课程,如工笔花鸟画、书法及篆刻等,同时应该加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增加哲学、中外美术史等人文修养类的课程,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增加这些课程,能够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艺术,创新艺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艺术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并进行创新。另外,学校还应当依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性的辅修课程,加强此类课程的实用性,使学生们在这样的双向课程教育下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成为知识面更广、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三)有效改善瓷画专业教学方法

瓷画专业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效果。当前,瓷画专业美术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接受教学,学习兴趣低下,导致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瓷画专业教师应勇于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挖掘个人潜力。同时积极利用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多元化讲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直接生动的资料,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活泼。在实践课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现场教学、实地操作等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类艺术的独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师一定要尽可能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依据学生的艺术水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定制个性教学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一些同学的造型基础较好,且想法新颖手法大胆,这类学生就可以鼓励他们多尝试釉下的创作技法;一些同学心思细腻耐心十足,那他们就比较适合进行釉上的创作,这样让同学们都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多引导、鼓励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瓷上绘画专业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依据教学现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勇于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接受状况和实际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丰富内容。与此同时通过及时听取采纳学生的意见反馈,努力修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用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法表现不同画种和内容,积极探索更为广泛的艺术领域,从而使学生更主动、更灵活、更全面地学习,成为勇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飞雪.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美术国画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127-128.

[2]郝非非.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8):111-112.

[3]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祝桂洪.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5]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吴定伟.浅析高校课程改革[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84-86.

[7]张继华.论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2000(3):56.

[8]赵希文,李旦,朱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高校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8-12.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改素质培养
虚拟机服务器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