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改善效果评价
2020-09-21孙秀香
孙秀香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快,病死率较高,患者易引发呼吸困难,甚至是呼吸衰竭。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易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1]。为了更好的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预后,选择一种科学护理方式至关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使用双盲法将我院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72例分为2组,接诊时间在2019.1-2019.12,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组,分别行常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5岁~86岁,中位年龄(76.59±6.51)岁。观察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65岁~88岁,中位年龄(76.84±6.39)岁。2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①体位护理,适当抬高床头,控制在30度至45度之间,做好压疮预防护理,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2]。②呼吸道护理,控制气囊压力在25mmHg~30mmHg之中,保护呼吸道粘膜,降低误吸几率,帮助患者清洁鼻腔中分泌物,定时放松气囊。③心理护理,与患者多做交流,耐心为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的恢复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提升治疗信心和配合度[3]。④镇静护理,评估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在镇静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其身体各项指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1)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简称CPI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简称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2)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和感染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CPIS评分、APACHE II评分、SPO2、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和感染缓解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性采用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
观察组的CPIS评分、APACHE II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PO2、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变化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和感染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控制感染是保证患者预后的关键,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的发生率在12%以上,其死亡率高于20%,说明该疾病的危险性较大,临床上需要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4]。综合护理管理模式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风险,加强无菌病房护理和无菌起到护理,不仅可以改善舒适度,提升患者治疗信心,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根据研究数据提示,观察组的CPIS评分、APACHE II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PO2、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和感染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使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效果准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张明,彭岸雄,罗月荷, 等.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呼吸机治疗患者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406-407.
朱苑霞,蔡艳,郑燕华.探讨临床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297-298.
于秀勤,时春焱,李勇, 等.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研究进展[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5):237.
魏慧.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5):180-181.
李丹阳.集束化护理干預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