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21刘丽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哮喘发作常规

刘丽

小儿哮喘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和气道高原反应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哮喘反复发作、咳嗽、气促、胸闷等。经常在夜间或者早上发作或者症状逐渐加重。常常伴随为可逆性呼吸气流受限。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有一定临床效益,而采用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属对哮喘知识认知率,从而协助患儿改善治疗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本研究中,即分析小儿哮喘临床护理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10-2019.10月内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5.85±0.85岁)和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5.15±0.3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患儿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根据患儿实际病情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抗染色、止咳化痰等一些列常规治疗。對患儿生命特征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及时监测护理。对患儿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及时给予患儿心理安慰。缓解患儿在面对哮喘病情带来的紧张不安情绪,从而加重哮喘病情。

1.2.2 健康教育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向患者以及家属宣导疾病知识,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仔细询问患儿年龄、姓名以及哮喘病史等做好相关记录。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所以对于哮喘健康教育应该采取合理方法,确保患儿能够准确认识病症。比如:可以将哮喘知识融入故事、游戏当中,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方法促使患儿能够准确了解哮喘知识。帮助患儿能够远离哮喘诱发因素,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考虑都患儿随时心理特征以及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疏导与陪伴。在对患儿家属讲解哮喘知识时,确保患儿出院后有较好预防保护作用为目的进行讲解。其重点是,帮助家属学会正确急救处理,认识哮喘发病原因,保证患儿出院后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患儿出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儿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和关心。通过打电话方式进行询问。积极关心患者出院后身体状况,对家属疑虑,及时解答,告知家属下一步健康教育知识,避免患儿再次出现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哮喘知识知晓情况, 优>80分,良60~80分,差<6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分析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前,护理期间哮喘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以均数±作为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哮喘认知能力对比

观察组在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后患者家属哮喘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后家属哮喘认知能力。(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对比

观察组在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期间患者哮喘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期间哮喘次数。(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小儿哮喘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具有慢性气道炎和气道高原反应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作期,突然发生踹息、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或者在已有病情上突然加重此病情[1]。慢性持续性期,在3个月内不同程度,不同频度出现此病情。临床缓解期,通过一定的方法治疗后,各症状开始逐渐消失,肺功能水平恢复到急性发作水平之前,并持续维持3个月以上。引起小儿哮喘原因大多数情况与过敏史因素有关,由于过敏环境因素诱发过敏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而气道慢性炎症也是哮喘的本质[2]。同时也跟遗传性因素有关,哮喘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患儿家庭成员如果患有过敏疾病概率较高于非哮喘人群,所以导致患儿患哮喘病机率将会增大。患儿哮喘发作跟自身精神因素也会有一定影响,这类疾病也被称为是身心疾病。神经因素也会引起小儿哮喘,患儿如果发生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并且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者同时肾上腺能逐渐增强[3]。也可能会随季节变化温度变化,出现哮喘疾病,香烟、油烟、灰尘、挥发性刺激性化学气体都有可能引起儿童哮喘。

本文分析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后临床效果,通过对患儿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常规检查。了解患儿实际病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病毒、抗染色、止咳化痰等一些列常规治疗。同时对患儿生命特征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及时监测护理。为患儿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及时给予患儿心理安慰。在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时,重点向患儿以及家属告知小儿哮喘的诱发原因、防止措施,从而保证患儿能够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远离哮喘诱发因素,保证患儿生命安全。一部分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日常生活中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也直接导致患儿在生活中由于防护不到位,导致哮喘病情开始加重。所以增强患儿对哮喘知识认识是最关键的。在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该采取合理方法,确保患儿能够准确认识病症。可以通过将哮喘知识融入故事、游戏当中,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的方法促使患儿能够了解哮喘知识。帮助患儿能够远离哮喘诱发因素,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考虑都患儿时时心理特征以及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疏导[4]。对患儿家属讲解哮喘知识时,重点讲解急救防止措施,确保患儿在护理出院后有较好的预防保护。同时强化家属健康知识意识也相对重要,增强家属对此病的高度重视,意识到此病会给患儿带来的巨大后果。日常生活中,家属需要了解相关护理措施,这样对患儿哮喘复发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于年龄较小患儿来说,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5]。根据本文分析研究,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患儿在护理期间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哮喘发作次数。而观察组患儿家属哮喘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哮喘认知能力。根据研究分析,我们还发现健康教育护理,家属普遍满意度较高,更愿意选择健康教育护理。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对哮喘知识认识情况,加强家属对患儿哮喘护理措施,改善患儿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所以有较高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梁兴连.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77+86.

张芳.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0):174-176.

朱玉萍.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8):1530-1531.

蓝红霞.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2):99-100.

李学梅.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护理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12):54-55.

猜你喜欢

哮喘发作常规
常规之外
警惕隐藏在自言自语后的癫痫
过敏性哮喘者宜中午外出吗?
破常规 获巧解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神回复
卒中后痫性发作63例临床分析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