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2020-09-21杨振
杨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妇科接收的50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针灸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25例),对照组(单一中药人工周期治疗,25例),其中治疗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31.5±2.3)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6±0.3)年;對照组年龄为23-39岁,平均年龄为(32.8±2.6)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7±0.3)年。两组临床资料可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予以单一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我院自拟方药进行治疗,分为四种方剂,方药组成:①此方适用于经后期,服用1周即可停服,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女贞子10g、制首乌10g、枸杞子10g、黄芪10g、菟丝子10g、香附10g、陈皮10g、紫石英10g;②此方适用于排卵期,服用3天即可停服,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皂刺10g、香附10g、续断10g、菟丝子10、陈皮10g;③此方适用于排卵后,服用1周即可停服,熟地10g、当归10g、制首乌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肉苁蓉10g、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10g、香附10g、陈皮10g;④此方适用于月经前期、行经期,服用5天即可停服,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巴戟10g、仙茅10g、仙灵脾10g、香附10g、陈皮10g、郁金10g、木香10g、枳壳10g、鸡血藤10g、益母草10g、元胡10g、肉桂10g。
(2)治疗组予以针灸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参照对照组方法;②针灸方法,选取中极、合谷、关元、三阴交及生殖区穴位进行针刺。选用30规格1寸毫针,采取捻转行针手法得气。切忌生殖区穴位平刺1寸即可。次针灸治疗在患者经后期或月经结束后方可进行,一日一次,一月进行6次针灸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制定月经不调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均正常;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稍有改善;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软件
应用SPSS18.0软件包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两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月经不调患者予以相关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考虑为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结论
月经不调主要是因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冲任二脉受损,造成生殖系统紊乱引发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遵循中医妇科理论,调节不同月经周期阴阳平衡,针对性用药方法。通过此疗法可以重新恢复月经周期,保持月经周期正常。其在临床实践研究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广泛应用于常见妇科病症中。本次研究采取针灸治疗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临床实践中取得有效的成果。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刺激LH出现高峰状态,进一步诱导患者排卵,提高孕酮。针灸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诱下丘脑-垂体产生兴奋,增加LH的分泌量,促进排卵。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改善月经周期和经量。此外,针药结合具有协同作用,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有能增加经络灵敏性,保证经络得气。综上所述,月经不调患者治疗上予以针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以取得有效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罗元恺.月经机理和调经用药原则及常用方[J].新中医,2013,22(04) :2-4.
孔爱姣.中医调治月经失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9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