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2020-09-21丁运
丁运
摘要: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艺术类高校学费普遍较高,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加上自身成长经历和专业特点等因素,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以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找出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 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应对策略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保证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正常学习、生活以及顺利就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对我国学生资助制度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已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体系。“十三五”期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资助方式,努力实现“精准资助”。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家庭收入、成长环境、接受的基础教育以及自身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困难学生在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存在特殊性。而艺术类高校学费普遍较高,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加上专业特点及家庭条件差异等因素,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准确把握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的心理疏导和帮扶,减少经济困难学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学习生活积极性,对于促进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研究
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有关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归纳两种。
定量研究方面,关于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多,研究者大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elf-reporting Inventory)。开治中、傅文芳等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间隔10年对西部地区某公办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认为与10年前相比,在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仍然较差[1]。曹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进校时和入校一年后对同一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测试,得出经济困难学生入校后心理问题非常突出的结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压力大、自闭心理、嫉妒等[2]。
定性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刘成荫、哈战荣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主要问题有:对自身实际情况的掩饰回避、对他人的嫉妒、人际交往方面的挫败自卑、对改变自身贫困状况的焦躁无奈、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愤恨,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压力、文化差异、自我意识、所处环境等[3]。黄月认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存在自卑、焦虑、自我封闭、敏感等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加强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4]。郑卫丽认为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是指贫困生进入艺术类大学后,由于经济贫困压力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性变化,如自卑、多疑、焦虑、孤僻、逆反心理、极端情绪等[5]。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西南地区著名艺术类本科高校CM学院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中抽取书法、造型、设计、理论4大专业共计350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为98.9%。其中男生占41%,女生占59%;书法类占20%,造型类占40%,设计类占20%,理论类占20%;一年级占21%,二年级占38%,三年级占35%,四年级占6%;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城市户籍学生占49.6%,农村户籍学生占50.4%。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CNKI)通过关键字搜索,下载近年来有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包含性别、年级、院系专业、民族、户籍类型等。问卷第二部分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主要参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6],以及其他实证研究使用的问卷,围绕人际关系、认知、负面情绪等方面设置问题。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访谈法
一是专家访谈,围绕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研究主题,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老师和一线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定期接受心理普查的整体情况和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典型个案进行具体分析。二是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理并存的矛盾
一方面,相较于非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其成长环境和接受教育的质量往往较差,并且经历生活中的各种负性事件也较多。调查发现,51.8%的学生认为经济上的困难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再加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他们感到一種强烈的无助感,认为无法改变现状,从而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与大多家庭条件较好、知识面广、艺术修养好、社交能力较强的同学相比,经济困难学生会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们,有经济困难学生表示,“其他同学谈论的话题,自己根本插不上嘴,感觉自己比他们差好多。”学业上的压力和学校里激烈的竞争,容易让经济困难学生出现认知偏差,不断进行自我否定,产生失落感,形成自卑心理。调查发现,62.0%的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另一方面,从小经受的生活磨砺使经济困难学生大多又具有好强、不甘落后的心理。他们具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愿望,自尊心较强,要求学校、老师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让身边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担心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从而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理,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通过强烈的自尊来弥补内心的自卑,却将自己真正的问题加以掩饰,但是过强的自尊往往又会导致虚荣心理。
(二)敏感、偏执造成的人际交往困难
自卑与自尊交替的心理矛盾使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较为敏感、偏执,易产生较强的防御和戒备心理。调查发现,46.3%的经济困难学生具有自我封闭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趋于被动甚至排斥。
由于担心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想法受到身边同学和朋友的嘲笑诟病,经济困难学生不敢当众大胆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对他人的评价保持较强的警惕,甚至对他人说话的语气都过分关注。调查发现,12.3%的经济困难学生表示“没有朋友”,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表示“同学们不经意的谈话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让他们觉得是在嘲笑自己”,“老是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不愿和同学接触”,“朋友很少,经常感到空虚,不知道做什么”。虽然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希望与其他同学有融洽的关系,但由于敏感、偏执的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欠缺,让他们给人一种孤僻、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三)紧张、焦虑引发的情绪情感障碍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调研发现,与其他学生相比,经济困难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还有紧张、焦虑、语言障碍等。调查中当被问及“你经常感到紧张吗?”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经常”和“一般”的比例分别为38.3%和37.8%,选择“很少”的比例为23.9%。一些经济困难学生试图用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获得同学们的尊重,然而在学习上对自己较高的要求往往让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中,产生情绪情感障碍。调查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在遭遇学习生活中各种挫折时明显感到焦虑的人数比例为52.5%。在参加考试、班级社团竞选等活动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不能正确调节好心理状态,过度紧张、焦虑而出现身体僵硬、语言障碍、恐慌、颤栗等情况。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专业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方法不当,以及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在学习、就业方面压力更加明显,表现出身体疲倦、失眠焦躁的负面情绪,形成焦虑心理。
四、艺术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从学校层面来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校必须重视开展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分析研判经济困难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动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班团活动,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榜样宣传,利用寒暑假进行家访慰问,加强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艺术类高校应当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作用。与普通高校一般以大班教学的模式不同,艺术类高校往往采用小班教学、“工作室”等形式,形成一种特别的“师徒模式”,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更为频繁,学生对专业教师的信任度也较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思想道德、言行举止等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艺术类高校专业教师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时,也要注重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2、重视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测评工作,做好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根据CM学院2020年开展的一次全校心理健康普查结果,17.9%的学生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约谈,但是愿意接受约谈和心理咨询的比例仅为15.0%,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方式消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接受咨询的顾虑,加强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重点人群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区别地做好“障碍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同时要开设好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课程,增强实效性。通过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沙龙、心理互助小组、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班级心理联络委员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朋辈心理指导者—辅导员老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心理帮扶体系及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力度,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
高校应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力度,除国家助学金之外,还应专门设置校级贫困生助学金,从经济上消除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为其顺利完成学业提供持续性的经济保障。本次调查设置问题“你对资助工作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满意度为”,结果显示70.8%的经济困难学生选择“非常满意”,25.5%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可见资助工作对缓解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还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形势和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改变以往经济困难学生大多被动接受资助的模式,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可以安排经济困难学生到校内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岗位上,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主动和企业对接,安排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经济困难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方面锻炼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缓解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在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开阔视野,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也为将来走向职场做好准备。
(二)从家庭层面来看
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形成以及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影响较大。在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里,父母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面,与孩子缺少情感上的交流、沟通,未能及时察觉孩子在情感、情绪上的变化,给予子女的关怀和温暖不够,在子女遇到困惑时,未能及时、正确地对其进行引导。有的家长在生计方面疲于奔波,经常争吵,子女总是处于紧张的家庭氛围中,易感到情绪紧张,造成他们性格孤僻暴躁。调查发现,31.7%的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与父母关系紧张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拒绝与父母沟通。因此从家庭层面来看,经济困难学生父母应该努力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关心关爱子女,了解子女需求和心声,尽可能在经济上支持子女,鼓励子女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家长还应该定期与学校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情况,与学校一道做好子女教育工作。
(三)从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层面来看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因此经济困难学生首先应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劣势,又要看到自己的优势,要积极接纳自我,保持乐观心态,缓解紧张情绪。在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要在集体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其次,经济困难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学会合理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品质,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提高适应能力,塑造健康人格,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王丽彬.艺术类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3):78.
[2]杨黄.艺术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艺苑,2017(06):106-107.
[3]王勇,孙尊,孙鹏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不良心理对比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2):56-61.
[1] 开治中,傅文芳,戚振兴,宁乙静.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症状和人际关系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05):767-770.
[2]曹燁.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心理月刊,2020,15(03):7-8.
[3]刘成荫,哈战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111-114.
[4]黄月.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J].经济师,2019(09):219-220.
[5] 郑卫丽.首都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述评[J].学理论,2013(11):81-82.
[6]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0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