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标准立项评估的体系优化研究

2020-09-21孙建龙高国栋张晓英

探索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评估指标标准体系标准

孙建龙 高国栋 张晓英

摘  要:标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体系性弱化”问题,会使原标准体系功能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影响。本文的标准体系优化评估指标是针对解决某专业领域标准体系“体系性弱化”问题提出的,主要论述了标准体系优化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标准体系出现“体系性弱化”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基于标准项目立项体系优化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为科学合理的设立标准项目提供支撑。

关键词:标准,标准体系,评估指标,优化

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将2019年定为“标准体系建设年”,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要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中心,深化标准化改革,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标准水平,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水平,建设更加保障有力的标准体系[1]。

1 优化标准体系的现实意义

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也是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更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结晶[2]。标准体系是由相互联系、协调配套的一系列标准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标准体系在构建完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始终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对标准体系进行优化,能够使其更好的描绘标准化工作的全貌,能够更好的指导和服务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建设,能够始终保持引领和规范作用,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其工作和活动。标准体系的优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本专业领域建设发展的质量,决定正常的运行秩序是否顺畅,因此,需要对标准体系进行优化。

2出现“体系性弱化”问题的原因

标准体系是标准建设发展的蓝图,是标准关系系统性的表现,其应体现标准组成的集合性、协调的动态性、定位的前瞻性、内容的适用性等。因此,使标准体系保持“常调常新”是标准体系发挥其全部作用的保证。

任何一个标准体系在建立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就會产生体系性问题,主要是标准体系的架构出现老化、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部分标准标龄过长导致的不适用、部分标准复审周期长导致标准无法保持先进适用性、标准间存在规范统一的内容要求重复、交叉、甚至于出现标准之间“打架”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初始的标准体系是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规划目标、建设环境、构建方法和技术水平设计构建的,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能适应当今发展水平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对标准体系进行体系性优化,解决标准体系的作用“体系性弱化”问题[3]。本文通过对标准体系中具体标准项目的设立进行评估,进而实现对标准体系的优化。

3标准立项的评估指标体系

3.1评估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选取恰当适用的评估指标是建立标准立项评估模型的前提,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在选取评估指标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3.1.1体系性原则  标准项目的确立与标准体系的完整性息息相关,所以需要综合、全面的选取评估指标,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来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3.1.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需要的实际数据和 “第一手”信息要便于容易获取,易于收集和整理,而且能够量化分析,从而能够利用该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价,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公正。

3.1.3必要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该与标准项目确立的中心因素有联系,选择对标准体系优化完善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指标,去除对整个体系影响较小的指标。

3.1.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定性指标强调对象的主观意向性,定量指标表达事实的客观存在性,在选取评估指标时,要充分考虑评估内容,然后综合选择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3.2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因为标准项目评估是多属性、多目标类型的评估,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选择多目标评估类型,在分析影响标准立项因素的基础上,遵循构建评估体系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利用AHP法来确定各级指标,以此来实现对标准项目的立项评估。

3.2.1基础指标群

1.与本专业领域发展战略的符合性及一致性:是指我国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本专业领域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等文件的符合一致程度,申请设立的标准应符合这些战略性文件的要求。

2.对本专业领域建设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该标准的设立,可以规范该领域建设活动,解决当前存在问题,为该领域建设发展提供指引。

3.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由于标准是各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并要经公认机构批准,所以需要严格控制标准质量,一定的研究基础是控制标准质量的前提。

4.符合标准体系表:新标准是从属于标准体系的,将来会纳入到标准体系表中,故应符合标准体系表,避免该标准的加入引起标准体系表的混乱。

5.标准的时效性:标准制定的时机需要有准确的把握,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

6.满足标准项目申请的形式:标准项目的设立申请应按照规范书写,详细阐述标准的主要内容、作用范围,并对标准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3.2.2必要性分析指标群

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为目的,是规范该专业领域活动的工具,新设立的标准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设立必要性检验。

1.国外发展趋势一致性:新标准是否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引领和带动该领域的发展,同时是否符合本领域国际发展趋势,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

2.国家发展战略契合度:新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或本地区发展战略以及能够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3.该专业领域相关度:新标准与本专业领域是否相关。

4.技术先进性:新标准内容技术要求的技术领先性。

5.社会效益:新标准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大小。

6.安全(军事)效益:新标准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利益和军事利益。

3.2.3可行性分析指标群

新标准应当充分考虑该专业领域建設发展现状,以保障标准制定及颁布后能够有效的实施,达到获得最佳秩序的目的,因此,为避免标准制定后无法有效实施的情况,需要进行实施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新标准中相关技术要求是否具备实施的条件,具体包括实施的客观环境及实施人员的主观能力。

2.标准文本的通俗易懂性:新标准应易于执行人员的理解,降低该标准宣传贯彻的难度。

3.社会认可度:新标准应得到大多数标准实施主体的认可,此评估指标要求评估前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4.科研基金发展支持度:新标准是否有充分的科研项目基金给予支持。

5.经费成本:新标准研究费用和类似标准制定时研究费用平均值的比例。

3.2.4体系整合性指标群

由于新标准也是标准体系的一部分,故对申请设立标准的评估不应仅仅局限于标准本身,还应考虑该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融入程度以及与其他标准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标准体系健康有序运行。

1.体系吻合性:新标准在标准体系中能否找到合适的位置,解决体系中标准的缺失问题。

2.标准间的协调性:新标准应保持与其他已颁布或制(修)定中标准的统一,避免出现重复或矛盾的情况。

4结语

基于标准立项评估的标准体系优化问题,除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还需要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建立标准项目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以验证指标、方法、模型的真实有效性,本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不一定涵盖了所有的指标,亟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子军,张佩玉,杨敬丽.标准体系建设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为2019年定调[N].中国标准化,2019,2: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1-4

[3]麦绿波.标准体系优化的方法[J],学术研讨,2018,4:58-61

[4]王睿.我国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6:30-35

猜你喜欢

评估指标标准体系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探析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元评估
以评估指标为依据,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行业型高校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