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感知的创新型城市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中的探索

2020-09-21夏颖

公关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

摘要:城市旅游业发展有助于城市实现经济增长,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发掘地域特色。城市旅游的魅力蕴含在城市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社会生活中,其体验要素应涵盖城市空间环境的各方面。 国内有学者注意到城市形象与城市旅游的关系,但多是检验城市形象与旅游地形象的关系,较少探讨城市形象感知与旅游者满意度的关系。本文以笔者所指导的毕业设計为依托探讨基于城市感知的创新型城市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感知,创新型城市设计课题,毕业设计

一、流动与感知下的创新城市设计

传统的城市感知的方式往往是断裂式的、空降式的,由一个景点直接切换至另一个景点,就是俗话所说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但城市空间是流动的、延续的,一座城市的魅力、文化也不应体现在几个著名的景点之中,城市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往往需要更深层次的感知才会被挖掘出来。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游客不仅仅满足于对城市知名景点的游览。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旅行的过程中能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而游客对于一个城市的感知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借助的交通方式,不同的交通方式决定了不同的速度、视觉展示方式等并且最终导致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感知要素的多少。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可供游人选择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这其中步行、骑行等慢行交通方式为深层次的城市感知提供了可能性。与搭载公交、地铁、机动车等其他快速交通方式相比,借助慢行交通虽然有助于帮助游客或者感知者形成连续的、深层次的城市感知体验。但据调查统计成年人连续步行超过30min就会产生疲劳感[1],步行的距离不宜过长。基于城市感知的创新型城市设计不是说让设计者仅仅去考虑交通系统的设置,也不是一味的去认可慢行系统的优势,而是为今后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我们需要用动态、流动的方式去综合考虑城市设计问题。

二、主题选定及前期调研

本次毕业设计提供给学生三个关键词:旅行、感知、流动,要求学生以西安为目的地,挖掘能代表西安城市特色的主题,并围绕主题规划一条能代表西安的感知路线,最后选取路线上的城市空间进行改造设计。与常规的毕设题目不同,该题目没有给定学生一个边界明确的场地,学生需要在对西安城市特色挖掘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感知路线的主题,最后自己选定一块场地进行设计,学生在接触到这个题目的最初阶段比较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所以在毕设开题的前期,更多的是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挖掘西安的城市特色。帮助学生去思考西安最值得去展示的是什么?是拥有历史厚重感的西安,还是朝气现代的新西安。另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设计是为人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挖掘西安特色的同时需要让学生思考设计最终面向的是哪一类人,是第一次来西安的人?还是已经来过很多次渴望对西安有更深入了解的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通过对目标城市文化、生活等特色挖掘以及目标人群的设定及相关研究,学生以西安2021年全运会为切入点,规划设计一条贯穿西安的慢行步道。通过研究城市中交通模式和城市感知方式的关系,设计一条可以为深度且连续感知城市的游线,并对重要节点进行深入空间设计,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一条独特的观察和实践角度。

三、城市乐跑

本方案主要是通过乐跑的理念线索贯穿到整个方案设计中,跑点主要是以渗透的方式增设主要地域能量补给站和骑行服务站,分析其形式感、主要特色,以及其功能和区域文化;乐跑线主要是将西安各个代表区域感知点激活起来,并逐渐将其串联成完整的乐跑线路;乐跑面是带动全城全民共同参与,在完善整体乐跑区域范围的所有基础上,进而实现全民健身,乐跑全城的目标。

运动穿越城市是最基本的认知城市方式,现代化的交通模式更提供了多样的认知可能。一般游客的认知会停留在不同层次的重要原因在于在城市中所采用的交通工具不同,从而获取的信息量不同。同样,城市规划过程中感知方式的不足会降低城市空间质量,高质量的城市空间会调动多种感知方式积极地响应,从而引导人们在城市环境中愉悦地生活[2-3]。

路线的整体规划将在城市已有道路的基础上,规划一条以慢跑为感知基础的深度连续的感知路线。这条规划路线贯穿整个城市。从西安曲江遗址公园,途径大雁塔、雁塔文化新天地、 城墙、兴庆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世博园、新寺遗址公园到全运会项目。这九个场地都是已经建成的项目地块,地块的选择根据整条慢跑旅线的设计和规划,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最终在路线上形成了穿越荒野、工业浪潮、动感街区、文化艺术等四个感知区域,让民众深度感知西安。

具体深入设计的两个地块是位于整条路线上的雁塔文化新天地和新寺遗址公园。雁塔文化新天地为市中心繁华地带的一处带状地块。周围大学聚集,而青少年作为全运会的重要参与者和带动者,更能推动全民运动的健康生活理念。该场地作为市中心繁华地带的代表地区,绿化率不高,土地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过对场地的调研和重新规划,赋予该场地以休憩、运动、集会等新功能。

乐跑路线上一个重要的感知点是位于小寨商圈的雁塔文化新天地地块,该地块拥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东望西安著名景点大雁塔,南观西安地标建筑电视塔,周围大学聚集,交通便利,本应是城市中活力较高的区域,但是现状却是一块利用率很低,整个商业没有运营起来的城市消极空间。由于周围年轻人较多,学生在针对这个地块设计时,采用了科技感较强的像素数字的概念。像素是具有自己的RGB或CMYK颜色信息的图像的最小独立样本,也是种任意给定数字图像中众多像素的集合。每个像素在保持自己的功能和特点的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物体来使用。将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拆解、组合形成功能不同的像素体,这些像素的结合衍生出了一个非常亮眼有趣的通用的多功能公共空间。

因为场地处在年轻人聚集的商业圈内,加上总路线运动的主题,将像素公园定义为充满活力、科技感、运动感的城市公园,同样它也是整个游线上重要的补给站和休憩点。从公园平面上看,学生在设计时大量运用了流线、弧线的设计语言。在色彩的选择上,除了大面积的绿植外,园内重要的像素点都选择了明度较高的色系,例如湖蓝、橙红等,突出公园的运动感及活力。公园整体分为7个重要的区域,并由乐跑路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小结

传统的城市设计往往从建筑风貌、城市空间风貌等静态的角度入手,忽略了城市感知者往往是以动态的视角去认识一座城市,这其中包含了步行、骑行等慢行交通,也有公交车、地铁等快速交通。感知者依托不同的交通方式获取到的关于城市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笔者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探讨了如何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加入运动这一维度,希望为后续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孙靓 著. 城市步行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 孟 濬,许文媛,赵夕朦. 基于新概念的“感知城市”探索[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51(8):1662-1668.

[3] 刘昌雪,王金莲,汪德根. 基于旅游动机的入境旅游者感知形象和行为特征差异——以苏州市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84-87.

(作者简介:夏颖,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城市微更新方向)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疫情条件下毕业设计远程指导的实现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路桥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探析
毕业设计中项目工程化管理方法的应用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毕业设计的开发与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热动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