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预测策略,启航高效阅读

2020-09-21刘平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4期
关键词:部编版预测阅读

刘平兰

【摘要】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部编教材中的首个阅读策略单元,一出场就自带闪耀气质,吸引无数眼光。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聚焦预测策略,从依托故事,学习预测策略到自读课文、习作训练运用预测,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版;预测;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为部编教材的首个阅读策略单元,教师应该深入解读,让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感受预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将转瞬即逝的心理转化为可引导的、可培养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也是难能可贵的在阅读时产生的“?”。当学生们捧起一本书,他就会想这本书讲什么?读进去的时候,他又会想,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由预测带来的阅读感受是非常奇妙的。教师要抓住难得的契机,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通过预测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充分利用童话故事的趣味性,设置沉浸式阅读,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

一、依托故事,学习“预测”

“预测”单元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以及课文中的旁批和课后练习,都展现预测的基本方法。在执教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小小预言家”,引导他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去发现,结合“泡泡语”在学习单填写做出的预测:“一读到‘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这既是从故事内容的角度,也是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做出的预测,(如表1)同时,笔者根据课后练习提示学生不能随意猜测,不能毫无根据地预测,而是应该结合生活经验和故事情节进行预测。然后笔者通过组织“小小预言家”们交流就可以发现:预测是自己的事情,不应人云亦云,你可以检验预测准确性,也可以大胆地加以创造。有了这些支撑,学生的阅读愿望更高。

通过学习单的设计,将个体阅读思维过程外化,启发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仅仅要知道“故事如何发展”,还要反思阅读过程,回溯思考:“我是怎么读的?”“阅读过程中我想到了什么?”“我是怎样获得这些阅读经验的?”此外,学生还能在与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不断探寻故事发展的多样性。预测策略作为一种探究式阅读方法,进行的猜测与推理是思维层面的训练,可以解决学生与作者、文本深处交流的问题,有助提升学生今后的阅读生活的积极性。养成积极预测的能力和习惯,构建“作者——文本——读者”之间良好的关系,才能培养积极阅读者。

二、自主阅读,训练“预测”

预测是很常见的心理活动,预测阅读也并非零起点。我们看到了三年级学生的初始期待值、阅读期待值、预测愿望都非常高,这样对本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引导学生将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所学的方法继续实践,不断检验,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成为教学这两篇略读课文的重点。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为故事节选,并未完整呈现,但已呈现的部分,依然构成一个可读性很强、趣味性很高的故事。故事留出结尾,正是为了预测需要。学生借助题目、课本插图、故事进程预测故事结尾:第一种,鸟太太得到了长胡子;第二种,鸟太太没有得到长胡子;第三种,胡萝卜先生还遇到了其他人……(如表2)

在《不会叫的狗》一课,笔者设计“小小诸葛亮”的环节——让一名学生朗读故事,其他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呈现了多种故事结局。笔者鼓励学生在读故事时,每到故事中情节悬念处,都设置预测策略,继续习得预测方法,懂得预测有据、预测有法,提升阅读判断力和想象力,在个体的情感与情绪体验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所提到的“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两篇“自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自主反复运用预测策略,感受创编故事的乐趣,从而构建从学到用、由知到行的完整学习过程,努力实现“一课一得”。

三、习作训练,独立“预测”

单元习作最为考验对语文要素习得的效果,是“读——写”的提升过程。作为前面预测方法习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按着预测思维方式进行习作训练,把学到的预测技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例如,李晓明听到同学們的讨论,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又是怎样为李晓明准备生日会的?当李晓明看到蛋糕或礼物时,心情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预测,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说明这样推想的理由,并对这些理由作切实的辨析。最后,再鼓励学生把推测结果用书面语言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只要预测的内容有理有据,合乎情理,应鼓励学生五花八门的“不一样的精彩”。

温儒敏教授说,统编教材安排“阅读策略”单元,目的是有意识让学生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教学中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但主要是引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在学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除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外,选一些大家不熟悉的童话故事,读给小伙伴听,可以像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须》一样,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小伙伴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这样读书,多有趣啊!

在习作练习中迁移运用“预测”策略,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从学到用,在大量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预测策略。让善于预测、精准预测成为儿童阅读的良好素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还成为阅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在全民阅读时代,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之后,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地运用阅读策略,达成良好的阅读效果,实现深度阅读,把学生培养成积极的阅读者,启航学生高效阅读。

参考文献:

[1]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2]雷夫·艾斯奎斯.(美)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3]汪潮.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文本解读及学习设计[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部编版预测阅读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