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于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价值分
2020-09-21析公军
析公军
临床上,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其病因较多,可引起局部脑组织血供的障碍,使得患者神经功能严重受损,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1]。有報道称,对于脑梗死病患而言,其通常伴有高血脂、动脉硬化后者高血压等病症,以肢体无力、头昏和麻木等为主症,若干预不及时,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用于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5月-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病患82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17例、男性24例,年龄在51-82岁之间,平均(63.28±4.67)岁;基底节区梗死者28例、丘脑或枕叶梗死者3例、额顶叶梗死者10例,发病时间在21-46h之间,平均(26.33±1.08)h。对照组女性16例、男性25例,年龄在50-83岁之间,平均(63.97±4.13)岁;基底节区梗死者29例、丘脑或枕叶梗死者4例、额顶叶梗死者8例。患者病历信息完整,对研究知情。2组梗死部位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血液病者。(2)精神异常者。(3)自身免疫疾病者。(4)代谢性疾病者。(5)严重感染者。(6)恶性肿瘤者。(7)出血性脑梗死者。(8)不耐受治疗药物者。
1.3 方法
2组基础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氧、控制血糖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为主。研究组加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详细如下:氯吡格雷,用药量75mg/次,经口服用,每日1次,疗程为3个月。阿司匹林,用药量100mg/次,口服,每日1次,需维持治疗3个月。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其用药方式和剂量同研究组。
1.4 评价指标
根据NIHSS量表的评分标准,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作出评价: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就越严重。测定2组治疗3个月后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便于后期对比。用MMSE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作出评价:最高分30,得分越高,认知功能就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 ),同时用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分析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2.2 血糖分析 研究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 认知功能分析
研究组治疗前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3。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在我国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可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日常生活。阿司匹林乃抗血栓药物之一,可降低血栓素生成量,同时也能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有效的抑制[4]。另外,阿司匹林可阻滞肾上腺素或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能减少机体中胶原凝血酶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生成量。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衍生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能够不可逆的对血小板受体和二磷酸腺苷之间的结合进行抑制,将之和阿司匹林进行合理联用,能够提高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整体疗效。此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选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干预,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血糖水平的降低,及认知功能的改善,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刘佳,杜红蕾,王宁.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4):93.
白玉荣.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天地,2020,(2):92-93.
郭建东,刘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19,(13):278-279.
朱葛敏,闫俊,燕玉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8,45(5):48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