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育的那些“真”话

2020-09-21赵凯宁

中小学德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赵凯宁

教育要“求真”,这是真理。因此,对陶行知先生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每个教育人都谙熟于心。今天,我们坚定地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真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育愿景,是因为在当下实践中依然有不少令人焦虑的因素,在漠视教育的“求真”,在阻碍学生学做“真人”。因此,如何才能让“真教育”不成为一句口号,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静心思考,潜心实践。

立足成长:“真”显生命底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天下班后,我路过市中心的商务区。等绿灯时,抬头看见近旁商务楼的电子广告牌上,滚动出一行红得亮眼的广告词:“你来,我就为你提分……”噢,不用多想,这一定是新开办的一家课外培训机构。

我对这样的培训广告向来不喜欢,特别是对于针对小学低年级生开办的培训班招生广告更是心生厌恶。此刻,离红灯转绿灯还剩5秒时间,我本该启动我的电动车准备前行,但却下意识地没有动。

因为,我很好奇,这句广告词后面还有半句话没“滚”出来:“你如果不来,……”嗯,我来了,你给我补课,你给我刷题,你给我开小灶,你给我提高分,这似乎都还能理解。但是,我要是不来,你能怎么样呢?最多让你少招收一个潜在的“客户”,或是我没机会得到你传授的“宝典”,你还能怎么样呢?难不成你还能把我强行抓过去吗?……一时间,好奇心把我“挽留”住,我宁可多等一个红灯,也要把这广告看个究竟。

终于,那电子牌上的广告语不紧不慢地,千呼万唤地,从容优雅地,一字千金地“滚”动了出来:“你如果不来,我——就——为——你——的——竞——争——对——手——提——分!咨询电话:XX老师……”

好一句简洁有力、勾人心魄的广告文案!我不知道这家教育机构能否成功地为每一位前来期盼着“醍醐灌顶”的学生提分,但它的确已经成功地挑起了一种令广大家长和学生都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让学生认为:我如果不去补习功课,我周围的同学就都会去补。到时候,他们都提了分,而我却不能提分,他们在升学路上一路狂飙、高歌猛进,我却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那时候,他们还是我的同学吗?不,只能算是“竞争对手”!从一开始,就是“竞争对手”。在这样的暗示下,什么同窗友情、互助互爱,什么童年纯真、两小无猜,在“提分”二字面前,全都是哄小孩儿的把戏。我们要竞争,要竞争,要竞争……

从传播效果看,写这句广告语的的确是个商业文案高手,他准确把住了当今家长和学生担忧的脉搏和需求的神经。细品这句广告语,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多么可怕。如此背离儿童成长规律,如此公然违反“立德树人”精神,如此“以假乱真”的所谓“教育”,却这样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地滚动在繁华都市的霓虹闪烁间。

绿灯亮,既是教师又是父亲的我,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行过这个十字路口,心头却忍不住追问:这真的是教育吗?不,这只是在把家长当作挣钱盈利的客户,把学生当作考试拿分的工具。其功利之心,赤裸裸,丝毫不加掩饰。更恶劣的是,他们在给学生强化一个与“文化”观念相悖的“武化”观念:这个世界遵循丛林法则,所以一定要通过应试,爬上食物链的顶端,成为更高层级的人,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不难想象,有了这种观念的学生,将来又会营造出一个怎样糟糕的社会!

其实,戳破这些虚假教育骗术,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过人的智慧,只需要常识。遵循常识,就是以清醒的大脑守住基本的理性,用众所周知无需证明的常理去辨别和判断真伪。常识告诉我,真正的教育是立足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既是立足人的成长,必定要以“慢慢走”的姿态,保持朴素的模样,不故作夸张,不巧扮华丽,不高声喧嚣,始终质朴,总是本真,一派素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真正的教育,是不急不躁,是从容不迫,是春风化雨,是顺其自然。犹如有经验的农夫耕种庄稼,无非就是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樣的事,该播种时就播种,该施肥时就施肥,该浇水时就浇水,该锄草时就锄草,然后期待着种子发芽、展叶、抽枝、拔节、长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正的教育,同样也是日复一日地做着平平凡凡、细细碎碎的事啊!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和学生谈心……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一个日子连着一个日子,一个学生接着一个学生,这不就是教育真正的样子吗?善待每一个和教育有关的日子,呵护每一个和自己有缘分的学生,这不就是教育全部的意义和价值吗?

是的,立足成长的真教育,方能显露出生命清幽淡雅的底色。

关乎善良:“真”为品格添香

这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周末,我给儿子沐辰练了一道数学思维题:父子两人,爸爸32岁,儿子5岁,几年后,爸爸是儿子的10倍?

说真话,这道题对于不满9岁的沐辰来说,的确有些难度。但相较于同龄孩子来说,如果能够潜心思索,仍具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战性。我给了儿子足足20分钟,卯足了劲儿的小家伙仍然没有能够求出正确答案。

我并没有因此而数落他,尽管我知道在他们班上有不少“牛娃”都能够思路清晰地运用简单方程式计算出答案——“-2”。我耐心地教他用方程法尝试着计算,又用画图法给他以直观的呈现。这下,小家伙总该明白了吧!

可是,沐辰仍然听得一脸呆萌:“答案怎么会等于‘-2呢?难道时间会倒流?还是父子俩会越来越年轻?”他实在弄不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我又耐心给他作解释:“‘-2的意思是说,两年前爸爸是30岁,儿子是3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10倍。”

“你说的不对,爸爸!题目中明明说‘几年后,如果答案是‘-2的话,那不就变成‘两年前了么?那就和题目说法有矛盾了。”

沐辰说的似乎有道理哟。身为语文教师,隔行如隔山,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给他“授业解惑”。于是,我索性拿起手机,打给同事——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电话那头是极专业的解答:“因为方程本身是不受任何客观因素左右的,它只是尽职尽责地表示出数量间各种关系的内在特质,从而帮助人们对生活中这些看起来似乎无解,有时甚至是匪夷所思的问题找到最有效的诠释。懂了么?”

我是听懂了,可沐辰的表情仍然似懂非懂,但面对电话那头叔叔的热情,他也只好礼貌地、不懂装懂地表示谢意。我知道,这时候不用再强求儿子什么,有时候大人参透真理还需要一点时间和机缘,更何况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呢。

晚上,我留意到儿子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老爸给我做的一道数学题真奇怪,答案居然是再过‘-2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10倍。我想来想去,终于发现这道题好有趣。它一定是在提醒我们,爸爸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过得是多么快啊,回忆起那些幸福时刻,我们一定要珍惜。我越长越大,就意味着爸爸会渐渐地不再年轻。我要更加懂事,不惹爸爸妈妈生气……”读到这里,我心都快被暖化了。比起孩子这份善良,是否能够立刻明白方程的道理,真的已不算重要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究竟是真理重要,还是善良的人性更重要?做真教育的人一定会坚信:善良比真理重要得多。因为与做人的善良相比,真理永远是第二位的。此时的真理,或许换一个时空就是谬误,而善良却是永恒的。但在我们的教育中,却常常弄错主次关系,不注重孩子的善良品德,以为知识和真理是万能的,却忘记了没有温暖的人性,所谓的真理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歌德说过:“人类凭着聪明创造了很多界限,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何谓真人?首先就是心中有爱的人。任何知识和真理,一旦离开了真人,也便失却了价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苏霍姆林斯基处理小女孩摘玫瑰花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

是的,关乎善良的真教育,方能飘逸出健全人格的缕缕馨香。

走向审美:“真”是教育弦歌

这依然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今年三月份,在英国留学的泽灵回到南京,在东郊一家酒店里隔离。我去给她送过一次食品,不能见面,只能隔着窗户招招手,通过手机说上几句话。经过疫情的惊扰,旅途的奔波,小姑娘的话音里很明显地流露出一些忧郁。作为她信赖的老师,除了说一些口号式的鼓舞之词外,我还该怎么开导她才好呢?

她的房间在高层,窗户正好对着南京的紫金山(又名“钟山”)。想到这里,我一下有了主意,于是对她说:“泽灵,我也不知道跟你说点什么才能让你的心情更好一些,就和你分享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首诗吧!特别好记,就两句话——跌倒又爬起,山岭静悄悄。你仔细琢磨琢磨,所有人世沧桑的感受,全都包含在这两句隽永的诗句里。”

到底是一个有慧根的孩子,夜幕中,她隔窗眺望钟山山岭,若有所悟地回我信息说:“人世间所有的沟沟坎坎,跌跌撞撞,对经历的人而言,似乎一时间都觉得难以承受,但对这静悄悄的旷古山岭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谢谢老师,这次因疫情而匆忙回国的经历,将是我见证这段历史的难忘回忆,也会让我更加坚强、豁达。”看到泽灵这般敞亮的回复,为师也对她放下了心。

这个孩子与我有着特殊的缘分,深厚的感情。我们在一起的交流总是文学,总是有关审美的话题。那年,她刚上初一,在南京一所极好的中学。正值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的日子,菁菁校园里,似乎连风吹树梢的声音都带着浪漫的戏剧朗诵声。同学们都在讨论莎士比亚呢!因为没有读过莎翁的原著,她跟同学们完全搭不上话。于是,她想到了一条捷径——看作品梗概,且很快便记住了那些概念性的书名、人物、故事情节和经典名言。交流时,她像一位研究莎翁的少年教授。同学们呢,都成了她的“忠实听众”。那一刻,一股“博学强识”的虚荣感装满了她的心头……

后来,她把这件事说给我听。原本期待着我的夸赞,我却问她:“既然你都读过了作品,那你说说李尔王在临终时说了一句什么话?”她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虚荣感顷刻间全褪色成了尴尬。

我替她回答:“李尔王说,他终于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因为身为国王的李尔,听惯了奉承恭维的话,完全被虚荣占据了内心,直到生命的最后才领悟到人要拒絕虚荣这个道理啊。名著的伟大在于它拥有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诠释了种种亘古不变的真理。思维不能搭便车,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体验思考的快乐啊。”

这些话触动了她的心扉。她开始打开原著,重新阅读,并沉浸其间:“此时我只是一心沉浸于阅读中,静下心来,享受读一本书的乐趣。与书中人物同哭同笑,同喜同悲……没有攀比和虚荣,也没有任务式的枷锁,只有静静品味书中最真实的人物,把瞬息的感触融入到自己的心灵中……”真好!当阅读不再是为了谈资与炫耀,才是真正指向审美的学习。

真教育,必定是指向审美的。作为教育者,身在学校的场域中,这种审美价值可有具体的表现?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当你走在(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校园里,迎面走来的那个教师,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看见走廊上的一片纸屑,是随手弯腰将它捡起丢入垃圾桶,还是目不斜视,侧身而过?学生向他问好,他是热情回复问候,还是只是机械地点头,甚至故作没有听见?上课铃声响起,他是已经站在讲台上精神饱满做好了准备,还是踏着铃声慢悠悠地走出办公室?他是把早已熟谙的知识重又精心思考一番,与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交流分享,还是一边手拿教材照本宣科一边抱怨学生不认真听讲?批改作业时,他是圈圈画画,不时地琢磨,还是笔走如飞、一目十行?学生犯错时,他是克制住脾气,告诉自己再耐心一些,还是由着性子来一通怒斥?闲下来坐在办公室里,是打开电脑追点新剧,还是拿起一本教育新刊?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有人说,审美素养不仅是教师职业的最后竞争力,也是教师个体直面终极关怀的最高生命力。还有人说,懂得审美的教师,其目光中的学生没有不美的;反过来,被教师审美目光普照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美。

说真心话,我不知道这样宏大的论说,是否过于理想化,但我愿意选择相信。因为,说到底,真正的教育,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既然有无限的可能性,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朝着最美的明亮那方,一路弦歌,踏步前行呢?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江苏南京  21001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特意和故意
教育漫画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