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基层形式主义“顽疾”
2020-09-21闫海波周如军
闫海波 周如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他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坚决与之作斗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充分表明了中央对纠治基层形式主义的坚决态度。
1当前形式主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门派”,即传达派、作秀派、留痕派和漂浮派。一是传达派。就是人們常说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当有新政策或有新任务时,“传达派”习惯性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在主席台上发表一通讲话,强调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下级必须认真落实;也有的对上级文件一转了之,既没有相应细则,更没有配套措施;认为上级精神传达了,能不能完成是下级的事,自己在中间当“甩手掌柜”,一旦出了问题就“甩锅”给基层,拉基层干部受罚;把“撸起袖子加油干”变成“一门心思玩空转”。有人形象地说,有的干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二是作秀派。虚报进度,搞追名逐利的短期行为,做哗众取宠的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打造经典考察线路,借势装点门面;调研蜻蜓点水,仅仅露露脸、出出镜,坐车上转转、隔玻璃看看,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三是留痕派。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对工作不重实绩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工作伊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兵马”未动,“材料”先行,把说的当成做的、规划当成现实、思路当成业绩,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政策刚出台,就汇总成效;任务才布置,就整理成果;活动刚开展,就总结经验;检查验收不去一线调查了解,关起门查阅“留没留痕”。四是漂浮派。对学习浅尝辄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装门面、摆样子;对培训敷衍,找人代训或签到就走,上面讲着课、下边玩手机;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搞红色教育到地点拉完横幅、照完照片结束;写材料“网上搜搜”、搞调研“拿来用用”;下任不管上任事,你绘你的蓝图、我做我的规划。
深究形式主义的根源,既有思想文化层面原因,也有制度层面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立场出现偏差。没有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是顺应人民“期待”,而是为了自己的“顶戴”,不是为群众“省心”,而是为自己工作“省事”,不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久而久之,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渐行渐远。二是政绩观出现错位。形式主义之所以有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往往能够制造出好看的“政绩”,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路,干工作就不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而是为了让领导注意。在这种错误政绩观的引导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搞形式主义。三是懒政导致弊端。各级党政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任务和指标层层量化分解,并根据完成情况给予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对关键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一些地方和官员只盯着上级的脸色行事,上级指哪儿就干哪儿,上级没说就不去主动思考探索,对上级决策只满足于照搬执行,缺少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性执行。四是应付专项治理带来的不良影响。专项治理有利于打破条条块块分割,调动方方面面力量,时间短、见效快,在实际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于创城、创卫、治污、治安等基层工作的集中整治活动。如果不以科学态度、符合规律的方法,组织这种非常规的治理方式,容易将日常的治理变成形式主义应对。五是被动型执行造成的结果。基层干部群众话语权、参与权、监督权在治理工作中缺失,被动应付工作,这是滋生形式主义的重要原因。被动执行的根源,有的在决策层面,一些决策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不够,或因部门利益掣肘,导致不符合基层实际,执行过程中又缺乏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反馈和修正机制,致使执行过程中产生形式主义现象。有的在执行层面,责任划分不清,激励机制缺失,压力大、动力弱,层层往基层“甩锅”。
2彻底根治形式主义“顽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多维度的破除形式主义治理体系,前提是充分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基础是加强新思想的学习贯彻、关键是抓住领导机关和“关键少数”、根本是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是保持反对形式主义的高压态势。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铲除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必须从思想入手,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破除形式主义及其错误思想根源,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掌握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自觉克服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官本位的错误思想,矫正错位的政绩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领导干部思想教育体系,抵制封建等级观念,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引导干部廉洁从政用权,时刻保持对权力、对人民的敬畏之心。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解决形式主义的方法难题。一要坚持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努力提升调研质量。通过深入调研吃透上情下情、内情外情,创新决策信息采集、分析、综合等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市民论坛、公民听证、专家咨询等形式,努力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二要破除部门利益掣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内外监督,努力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从人民利益出发进行决策。三要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反馈修正机制。畅通决策反馈渠道,加强决策执行追踪调查,根据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决策,努力实现决策者、执行者、基层群众的良性互动。
优化体制机制,从制度上杜绝形式主义的滋生泛滥。一是建强常态化、细密化、长效化的治理制度。各个单位和领导都能依照制度进行治理,成为落实制度的“小单元”,将思想意识转化为“履行相关制度就是为自身的岗位履职尽责”的行动。二是建立领导干部终身问责追责制度。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使人人在制度面前体现平等的地位,真正构筑好祛除顽瘴痼疾的“隔离带”。如,不做调查而关门拍脑袋决策、在上级领导面前拍胸脯表态、遇见问题拍屁股走人等现象,都必须被依法依纪依规问责、追责。三是抓住关键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他们落实制度的“领头雁”作用,并将压力层层传导,真正形成打压形式主义的高压态势。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1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责任编辑: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