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发展夜间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2020-09-21杨志纯

群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夜市业态文旅

杨志纯

夜间经济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人笔下就有“千灯夜市喧”“夜市三更尽、五更又复开”等生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夜间经济在我国从早期的灯光夜市、夜间排档、夜间休闲商业街区等形态,逐步演变为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消费经济,越来越成为城市繁荣发展的标志。

进入新时代,夜间文旅消费正扮演着夜间经济的重要角色,承载着人们深度感知文化和多维体验生活的追求向往。逛夜市享美食风情,坐游船赏城市夜景,進剧院看夜场演出,泡书店品夜读书香,到博物馆感历史气息……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游客愿意走进夜间休闲“打卡胜地”和精神文化“深夜食堂”,乐享“月光下”的多彩生活。这不仅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拓宽了新领域。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消费特别是文旅消费受到严重抑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重振文旅消费,特别是释放夜间文旅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市场加快复苏,是各级文旅部门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业态模式,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努力提升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丰富业态产品,让消费市场“旺”起来。在当下,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夜间的观光游览、文艺演出、沉浸体验、休闲购物等越来越受到青睐,人们更愿意在走进都市的夜景中感知美好,在体验丰富的夜生活中放飞心情。要顺应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创新夜游、夜娱、夜秀、夜市、夜购等多元业态,打造更多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夜间文旅消费产品。要注重文化旅游融合,把江苏深厚人文底蕴与丰富旅游资源叠加优势转化为夜间经济发展优势,打造更多有体验的夜间文化场景、有内涵的夜间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引导各地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夜间演艺精品,建设一批嵌入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小剧场,实现“白天看景、晚上看戏”。要注重线下线上融合,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夜间文化休闲需求,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景区景点等延长开放时间,打造时尚化、亲民化夜间文旅体验项目;推动博物馆夜游、特展专场、论坛讲座和景区夜游、驻场演艺等产品向云端延伸拓展,打造自带流量的夜间文化消费、旅游体验休闲新热点。要注重可观可感融合,通过推出更多让人既感兴趣又愿意买的文创产品、打造3D灯光秀等视听项目、组织街头艺术表演等,用有特色的场景和产品吸引人们的“眼”;通过打造沉浸式演艺、开发非遗互动项目、引入网红美食等,用有回味的体验抓住人们的“心”,延伸文旅消费链条,拓展夜间消费新空间。

——打造空间载体,让消费人气“聚”起来。发展夜间文旅消费,既需要丰富的业态产品,也需要有形的物理空间,以此产生集聚和带动效应。要加强规划引导,依托商业中心区、城市休闲功能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等地域空间,串联起剧场影院、文博场馆、园林庭院、名人故居等文旅场所,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近年来,南京、苏州作为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在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上进行了探索实践。比如,南京秦淮区以新街口、夫子庙、老门东等商业区为核心,通过改造提升熙南里、“1865”两个夜间潮流街区,打造“夜泊秦淮”夜游线路、“夜宴秦淮”特色餐饮、“夜娱秦淮”文化演艺、“夜宿秦淮”主题酒店等“夜秦淮”产品体系,带动了夜间文旅消费的扩容升级。苏州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注重文化赋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以“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石路”“南门—盘门”三大片区和“环古城河”水上观光带为核心区,用夜间消费集聚区点亮姑苏风情夜,让人们体验橹声灯影、评弹昆曲、小巷石桥、临水客栈等苏式生活。近期,我们将在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标准,并结合举办江苏文旅消费季活动,遴选公布30个左右省级集聚区项目,以此引导各地立足特色文旅资源禀赋,创新业态产品和发展模式,高质量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使之成为夜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城市注入更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培育特色项目,让消费品牌“靓”起来。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围绕应对疫情影响,重振消费市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夜经济”项目。南京的“夜之金陵”、苏州的“姑苏八点半”、常州的“龙城夜未央”、无锡的“今夜‘梁宵”、扬州的“二分明月”、徐州的“国潮汉风·夜彭城”、泰州的“凤城河夜泰美”、宜兴的“一街夜市、半城烟火”、靖江的“滨江花月夜”等项目粉墨登场,让城市散发出更多的烟火气。但我们也要看到,发展夜间经济不能只作为一时的应对之举,而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而要推动夜间文旅消费人气持续“旺”下去,必须把项目做得更有特色,打造成为品牌。从省级文旅行政部门来讲,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各类文旅创建尤其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把夜间文旅消费项目建设情况列为考核评价指标,引导各地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开发具有独特IP价值的夜间文旅消费项目,打造辨识度高、感受度强、美誉度好的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宣传推广“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征集发布江苏各类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组织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品牌活动,把“色香味”俱佳的地方文旅“夜宴”在海内外广泛推介,推动江苏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创得更多、叫得更响、传得更广。

——加强监管服务,让消费环境“优”起来。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持续发展,需要跟进市场质量和安全监管,需要提供精细、便捷、高效的市场服务,努力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对夜间文旅场所同样实行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对夜间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加强内容审核把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确保夜间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要借鉴国内外知名夜市的管理运营模式,推行人性化、有温度的治理,对酒吧、民宿等商业主体和夜间文化娱乐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要优化配套设施和服务,重点完善交通、灯光、便利店、停车位、厕所、公共WiFi覆盖等服务设施,做好夜间文旅场所交通服务保障,加强在线预订、移动支付、实时信息推送等智慧服务,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夜间文旅消费需求。要探索发布夜间文旅消费指南、地图,在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苏心游”服务板块开设“夜游江苏”专题,吸引更多人走进江苏的别样之夜,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留下美的回忆。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张宁

猜你喜欢

夜市业态文旅
大观楼夜市掠影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网红”夜市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