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清廉张伯行
2020-09-21徐春
徐春
自古以来,廉洁为政是百姓对公平正义的呼唤;清官廉吏则堪称时代模范与价值标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张伯行,他说:“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赈灾有功 勤政爱民
张伯行(1651—1725),河南仪封(今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考中进士后没有立即去做官,而是在家中口诵手抄理学经典,并在家乡南郊建造了一座精制的房屋,摆上《大学》《中庸》《近思录》以及朱熹的著作等数千卷书,以供观览。张伯行说:“入圣门庭在是矣!”张伯行认为:“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圣人们的学问,概括为一个“敬”字,所以学习没有比掌握敬畏更重要了。正因如此,张伯行为官交往的都是学问纯正、志向操行清廉的人,而且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做官的。他时常感怀地说:“已得到皇上的保全,怎敢以私而废公呢?”
1703年,张伯行出任山东济宁道。上任初始,适逢灾荒之年,粮食歉收。他马上派人回老家河南把家里存粮装船运往灾区。同時让家乡百姓制作棉衣,以救济宁百姓饥寒。后来,康熙下诏赈济,张伯行亲自前往汶上、阳谷两县了解灾情。因灾情严重,张伯行下令开仓放粮2万多石,用以救济百姓。为此,山东布政使责备他独断专行,准备上书弹劾。张伯行说:“皇上有旨救灾,不能说是独断专行。皇上如此重视民间疾苦,应该以仓谷为重呢?还是以人命为重?”听完张伯行的陈述,那位布政使只好停止了弹劾。1706年,康熙皇帝南巡听说此事后,特意赐予张伯行“布泽安流”匾额,以褒奖他赈灾有功。
张伯行后升任福建巡抚,在任期间兢兢业业、抑恶扬善、造福百姓,使得管辖区内的社会风气大变,官清民乐。当时,福建地方人多地少,每年的粮食要从外省购买。由于前几任官员从不过问此事,致使奸商乘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牟取暴利,百姓深受其害,叫苦不迭。张伯行经过调查,弄清原委之后,当即决定由地方官府从江西、湖北、广东等地买来粮食,再平价卖给百姓。这样,一方面使百姓免受奸商盘剥;另一方面也可以赚些钱用在下一年买粮济民上。
一介不取 谢绝馈赠
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张伯行任江苏按察使,这是巡抚下属的一个官职。按照当时官场旧例,新到任的官员要给总督、巡抚等上司送礼,以示尊敬,也示意请求往后关照和提拔。张伯行秉性耿直,对此做法深恶痛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他说到做到,在为官期间,一切属于私人的花销包括米麦蔬菜、衣服穿戴,甚至是磨面的牛、石碾都是从河南老家运来的。他到苏州任职,不但打破了惯例没有送礼,还下大力整顿吏治,以期改变行贿受贿的风气。但这一举措得罪了当时的总督和巡抚,并遭到官场习惯势力的排挤。
同年,康熙南巡到了江苏,让地方官员举荐贤能。但在举荐的名单中,康熙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康熙就对总督、巡抚说:“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国家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说完又转向张伯行说道:“朕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将来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明君,善识英才;如果你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随后,康熙下旨任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并赐“廉惠宣猷”的匾额。
张伯行到任后,发现衙门里面帷帐都是锦绣,器皿全是金银,就把衙役叫过来问事。衙役回答说:“这是当地百姓协助官府准备的,是一直的惯例。”张伯行说:“百姓生活本就不易,我怎么能够用这样奢华的陈设来拖累百姓呢?况且贫寒朴素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习惯,无须如此奢侈。”遂下令将那些陈设全部还给百姓,只留下前任巡抚不用的旧物。
当时,官场贿赂之风盛行。据说,某县县令将自己绘的一幅画,悄悄送到张伯行府上请他指教。张伯行回家后拿起画卷,竟从画卷里抖出一根金条。他找来这位县令,回赠一幅字画。县令欣喜收下,谁知回去后发现画卷里也有一根金条,画纸上写有张伯行的手书:“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县令阅后十分羞愧。
为了杜绝接踵而来的送礼者,张伯行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禁止馈送的《却赠檄文》,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文章写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篇言辞犀利的檄文不胫而走,那些送礼者见此檄文,不再自讨没趣,悄然离去。
一清二白 居官清正
1711年,江苏乡试发生了“辛卯江南科考”弊案。由于副主考官赵晋内外勾结,大肆舞弊,发榜时,人才最集中、考试成绩一向极佳的苏州地区,在此次乡试中只有少数人被录取,而众多扬州盐商子弟榜上有名。于是,千余名学子愤而集会抗议,并写下“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的对联,以讽刺主考官左必蕃渎职失察和副主考官赵晋肆意作弊。有人甚至把“江南贡院”的“贡院”两个字用白纸糊住,然后写上字形相近的“卖完”二字,寓意举人头衔都被考官卖完了,引起当时舆论的哗然。随即苏州织造李煦和江宁织造曹寅密奏此事,康熙下旨户部尚书张鹏翮会同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以及安徽巡抚梁世勋审理此案,结果查到两江总督噶礼与乡试副主考官受贿。因审讯此案的人惧怕噶礼权势,案子审了一个多月还不能定案。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则反过来诬告张伯行。
为推进案件审理,康熙降旨同时解除噶礼和张伯行的职务。当时,扬州、苏州等地百姓听到张伯行解职的消息,纷纷罢市。在张伯行上京前,当地的官员和百姓知道他为官清廉,就拿着水果蔬菜为其送行。张伯行虽心存感激,但依旧婉言谢绝。百姓说出了一段至今令人为之动容的话语:“公在任,只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意思是说,您在江南做官,除一杯水外,真的是一无所取;如今您要走了,千万不要拒绝百姓对您的一点心意。话已说到这般地步,张伯行只好破例,收下一棵青菜和两块豆腐,取“一清二白”之寓意,成为千古佳话。
不久,康熙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再审此案,并请吏部复议,但结果均对张伯行不利。康熙感叹地说: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噶礼才有余,而性喜生事,无清正名。此议是非颠倒。于是,又令九卿、詹事、科道据实再议。最终审出总督噶礼与乡试副主考赵晋等人受贿。随后,康熙下旨,将赵晋等人斩首,主考官左必蕃革职,张伯行继续留任江苏巡抚,噶礼被革职查办。百姓闻之欢呼雀跃,纷纷写下红幅贴在门旁:“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康熙也称赞说,张伯行是“天下第一清官”。
1720年,张伯行就任户部右侍郎。1723年,张伯行升任礼部尚书。两年后,一代清官张伯行病逝,享年74岁。雍正皇帝赐予张伯行“清恪”谥号,赞其为官清廉、恪尽职守。
张伯行一生多在繁华富庶之地任职,一直以自律为重,正心修身,终身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忘本心、不生妄念,清心为廉、无私立身,始终过着简朴生活,保持着寒儒本色,以清廉爱民闻名天下。他所留下的《却赠檄文》,主张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充盈着人间正气,闪烁着人格光芒。
(作者系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