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夜间经济正当时
2020-09-21朱瑾高玲
朱瑾 高玲
夜幕降临,南京秦淮河畔逐渐人头攒动,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游船来回穿梭,让人沉醉于这六朝烟水气当中;虎丘塔如灯塔一般照亮了古城苏州的西北角,荷风四面亭和藕香榭临水照花,咿咿呀呀的是那吴侬软语正借夜色掩映诉说着的千年姑苏故事;夜已寂静,常州的迪诺水镇却刚刚拉开狂欢的帷幕,酷夏的炎热阻挡不了歌迷们的热情,年轻人的飞扬刚刚登场……在江苏大地,烟火气和文化味相互萦绕夜的流光,正成为城市的另一重魅力。
越夜越美丽,重塑新引擎
这个夏天,夜间经济随着高温天气一起“热”起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随着各地政府对夜间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至2019年的数据分别是18万亿元、20万亿元、22万亿元、26万亿元,2020年将突破30万亿元,2022年将突破42万亿元。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夜间经济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地处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消费潜力巨大,夜间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强势领跑。据统计,广东、北京、江苏是夜间经济消费最活跃的地区。《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榜单显示,江苏省12个县市上榜,位列中国夜间经济繁荣第一梯队。
近些年来,江苏发展夜间经济多措并举、奇招不断。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明确提出,繁荣假日和夜间经济,开发一批常态化、特色化夜间文旅体验项目,打造更多夜间文旅活动(产品)品牌。事实上,早在2017年11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无锡、盐城也布局夜间经济,相继印发《无锡市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盐城“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全面复苏,各行各业都迎来了“由负转正”的时机。4月11日,南京市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提出,培育新消费,打造夜间经济品牌;4月26日,苏州“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品牌正式启动;5月6日,连云港市发布《惠民生促消费十项政策》,提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夜间经济与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有机结合;8月1日“龙城夜未央”常州夜生活节揭开序幕……抢抓夜间经济,助推经济新引擎,江苏嗅觉敏锐,动作迅速。各地联动出台政策,夜间经济品牌迭出、迅速崛起,显示着江苏对夜间经济的热切回应和积极作为。
千城千种夜,打造新名片
夜间经济繁荣程度,往往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这不仅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更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式。
夜间经济是一种复合经济,其所包含的消费元素很多,但如果没有文化元素的加持、缺乏本地区域文化特点,夜间经济就没有了特色和内核,千城一面并不是人们所期盼的。“文化元素+地方特色”,成为各地夜间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打造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种形式的夜间消费市场。为多元化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刺激消费,不局限于夜购、夜食等传统套路,各地在内容供给上花样翻新。
3月10日,苏州重磅推出“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品牌,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等系列夜消费活动。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夜宿在苏州全面启动。力争到2022年底,姑苏区夜间经济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5%以上,增速年均10%以上;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人均花费金额每年同比增长15%以上。
依仗着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依循自己的城市品格和文化脉络,苏州提出要深耕姑苏IP,倾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品牌。伴随着柔美灯光、婆娑树影,昆曲、评弹、古琴、江南丝竹、古典舞蹈等八个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在网师园轮番上演,让“园”和“曲”完美融合,沉浸式、体验型、实景化的园林夜游,构建起了游客全方位的游览体验,把传统苏式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苏州,打造“姑苏八点半”品牌不仅是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回补的需要,更与苏州文化传承、古城复兴等密切相关。
作为“太湖明珠”的无锡,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围绕“人间梁溪”消费主题,梁溪区策划了一系列夜间经济活动,以发展高品质、高品位的夜间经济为重点,打造“城市烟火夜市、创意烟花美集、惠享华灯云街”三种夜间经济业态。滨湖区对重点景区景点夜间演艺活动进行升级。拈花湾正在对微笑广场进行改造升级,利用先进的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和舞台表演艺术,通过四大篇章打造了如梦如幻、美轮美奂的拈花主题盛演。
南京重启第34届“秦淮灯会”,常州着力发展“龙城夜未央”夜生活品牌,泰州“凤城河夜泰美”系列活动也正式启动,一個个夜间经济品牌的推出展现各地夜间经济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而徐州一场以中国风为主题的“国潮夜市”,吸引年轻人欣赏国潮品牌服饰系列走秀、汉服展示以及街舞电音表演,打造属于他们的文化夜市。地域文化与旅游演艺为夜间经济赋能的同时,也逐渐体现了每个城市不同的内在品质,在烟火气之上,更有文化、有品位。
释放新活力,提升软实力
夜间经济逐渐释放出巨大消费潜能,既拉动了群众的灵活创业和就业,也使市民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在苏州,一场覆盖近三万家企业的全年度消费激励计划——“苏州锦鲤”正如火如荼进行,消费者只要领取“苏州锦鲤”的消费券,不仅可以享受5元到50元不等的消费折扣,还有机会抽取高端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甚至是湖景房。欧风花街开展各类活动吸引消费者,成为盐城夜间经济多元化消费的代表场景。自开街以来,欧风花街已举办聚龙湖水幕电影、城市光影体验、亲子互动游戏、沉浸式戏剧、文化创意展示等活动200多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
发展夜经济也不只是商务部门、旅游部门的事,必须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视野。苏州发布夜间经济交通出行热力图,公共交通加密班次、增开夜间专线,轨道交通延长服务时间,同时在观前片区挖掘停车位资源,增加夜间停车位3000个,并上线停车诱导系统。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主动融入城市夜间经济发展,通过创新夜间“地摊警务”模式,有效盘活夜间警力,切实营造出百姓看着放心、玩得安心、花得称心的平安夜间经济环境。
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鲜活具体的经营主体,必须优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掌灯引路”。南通出台《助力“大项目突破年”、服务“通城夜间经济”十条措施》,对相关城市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适当放宽管理標准,包括在指定路段重点商业街区门店外划定范围摆放促销宣传品招揽顾客等行为;具备条件的咖啡店、奶茶店、餐饮店等环境友好型休闲娱乐场所门外设立遮阳伞、休闲桌椅等设施;文旅商业中心红线范围内开展促销活动等行为。
夜间经济带来的一个典型变化,就是“深夜食堂”的兴起。尤其是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夜市、夜场电影等有着更强烈的需求。24小时便利店,是租房时的重要参考;24小时不打烊书店,也是年轻人晚上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新生事物,推动消费时空悄然变化。夜间经济的兴起,意味着第三产业的繁荣发达,有助于大大提升城市“软实力”。
有尺度有温度,管理精细化
夜间经济越繁荣、越有活力,对城市治理的要求也越高;城市治理越有效,夜间经济也越有生机。夜间经济能否繁荣向好,考验着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小到公交班次、停车容量,大到区域规划、治安状况,都会影响夜间经济的品质与发展。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既“放活”又“管好”,既有“尺度”又有“温度”,是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因地制宜,推出专项规划。夜间经济这个名词注定它需要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更需要一定规模的消费者群体。专项规划既要颇具当地特色,又要明确夜间经济的主要区域,划定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南京以秦淮文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夫子庙、老门东、新街口、南京1912、百家湖1912、弘阳广场等夜经济聚集区,擦亮“夜之金陵”新名片;常州依托古运河两岸、青果巷、南大街、江南环球港、迪诺水镇等著名景点,着力培育“龙城夜未央”夜生活品牌;泰州充分利用凤城河畔老街、三水湾、柳园街区等,举办包括“夜市、夜游、夜戏、夜秀、夜宴、夜钓、夜读、夜影”八大业态的夜经济活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依托自身强势旅游资源,叠加推出夜间旅游、美食夜市等项目,让一日游升级为过夜游,为景区夜间经济加码。
通力合作,注重系统协调。保障夜间消费,政府既做好“掌灯者”,又当好“随行人”。一些城市设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在市级层面,南京建立市级层面发展夜间经济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类问题;在区级层面,南京创新聘请“夜间区长”,由各区分管商务或城管的副区长担任。苏州姑苏区各区政府领导每天轮值担任“夜间区长”,并开通工作热线。同时,区城管委、区经科局、区市场监管局、姑苏公安分局及属地街道同步建立夜间经济值班制度。在连云港海州区,由各街区的负责人担任“夜间执行官”。
有序引导,确保落实有力。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主动参与,任何好的规划都无法付诸实施。作为黄金商圈,无锡梁溪区有着老城厢特有的商业凝聚力,梁溪区积极鼓励辖区内企业共同参与夜经济发展,制定了《梁溪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申报指南》,围绕发展高品质、高品位的夜间经济,明确申报要求、申报资料和申报流程,在区位环境、基础设施、集聚区规模、经营业态和时间、评优机制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指导。淮安在疏导点竖立起了经营户红黑榜,把“门前三包制”升级为“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设施、包文明”的“门前五包制”。
夜间经济繁荣起来,必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