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美城市夜间经济地图
2020-09-21贠菲菲
贠菲菲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南京递交了研精致思的“答卷”,特别是在经济逆势上扬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四新”行动,把延伸消费时段作为培育新消费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了夜间经济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改善民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综合作用。南京夜间经济发展在完善城市功能、拉动城市消费、推动旅游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以试点区域为示范,引领“夜经济”发展业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培育“夜经济”集聚商圈;以业态拓展为抓手,推动“夜经济”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构建“夜经济”服务机制。但对标国内外知名城市,南京进一步发展夜间经济还需要抓住扩内需、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机遇,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科学规划,积极推进,不断“绘美”城市夜间经济地图。
做强新名片 构建集聚区
夜市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夜市是城市的名片,如台北士林夜市、泰国清迈夜市、新加坡牛车水夜市、上海豫园文化、杭州印象西湖、成都宽窄巷子等。南京要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夜经济”地标名片,一是需要提升既有品牌商业区。结合区域功能定位与城市产业布局,以及南京历史人文风情、山水城林特色,将新街口、夫子庙、老门东、南京1912、百家湖1912、江北弘阳广场等,打造成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积极推广,扩大影响。二是建设改造夜市商业街。各城区和园区要依托现有城市综合体、旅游景点、文体休闲场所,充分考虑居民夜购、夜食、夜娱、夜行、夜学等夜生活需求,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建设改造3~5个夜间消费点,并从空间规模、业态特点、服务特色上予以明确,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夜生活消费场所。三是鼓励线上线下对接。通过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商业App等,加载夜间消费导航、新品发布、精品展览、时尚活动、美食地图、娱乐指南、线上预订等智能服务;进一步鼓励夜间经济街区和商家,通过线上设立夜间经济专区、开展夜间经济直播、名人和网红带货等形式,实现夜间经济线上线下消费体验的智慧融合和无缝对接;加大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力度,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出南京“夜间经济消费地图”,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个性化消费推荐。
加强文化支撑 打造新品牌
夜间经济不仅是吃喝玩娱购,更应体现出文化支撑。作为世界著名文化历史名城,南京在挖掘和呈现“夜经济”文化内涵过程中还可作进一步提升。加大“遇见夜金陵”“金陵寻梦·夜瞻园”“大报恩寺报恩盛典”等优质文化供给,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高质量、个性化需求。一是打好“夜金陵”文化牌。组织力量深度挖掘金陵文化,创建夜金陵文化载体,挖掘和呈现南京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科举文化”“六朝文化”“大明文化”等,更高质量地满足人们文化消费需求。二是做强“夜金陵”文化节。“2020南京文化艺术节——遇见夜金陵”品牌活动正在南京全面展开,广大市民反响强烈。要进一步扩大成果,将举办文化节常态化、经典化,融入更多南京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夜金陵”文化品牌。三是培育“夜金陵”文化点。南京公共文化场所在同级别城市中排在前列,如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图书馆、书店、剧院、电影院、主题公园等,要从政策上对这些文化点给予支持,鼓励其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间服务内容,满足市民及游客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
培育新业态 创造增长点
当前,南京“夜经济”不管是传统商业街区,还是新兴夜市商圈,大多以餐饮服务、购物零售等单一业态为主,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休闲娱乐等业态融合度相对不足,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类似熙南里街区模式的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网红”街区数量还不多,消费者数量和消费规模要迈上新台阶较为困难。可尝试在单一业态模式的街区,布局其他相关业态产品片区,或者将不同元素融入单一业态,打造嵌入式、互动式业态发展模式。从当前夜间经济业态发展趋势,以及市民和游客的需求看,重点应突出四种元素融入。一是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将音乐、绘画、展览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融合到“夜经济”业态,增强“夜经济”文化厚度,促进“夜经济”文化消费。二是融入更多时尚元素。“夜经济”的核心群体是年轻人和外地游客,要聚焦年轻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以电子竞技、魅力时尚等业态为突破口,创建若干新兴载体,更多更好地满足年轻群体快乐健康消费的要求。三是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南京作为全国著名科创名城,要充分发挥优势将更多科技元素融入“夜经济”业态。比如,演艺科技创新、光影科技新产品展呈,利用“科技+”创新更多互动式项目,同时也要避免千城一面、夜间光污染。四是融入更多体验元素。设计各种互动沉浸式体验项目,打造全方位体验式综合业态,寓娱乐体验于消费,让夜市成为休闲好去处。
强化服务配套 提升保障水平
推进南京夜间经济发展,还依赖于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目前,南京以夜市街区为目的地的公共交通数量还不够多,运行时间也不够长;特色小巷、夜市仍有不少卫生死角;个别地方路灯和亮化、美化工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延迟营业时间的餐饮企业数量还不够多;大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停车位数量仍显不足。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配套保障水平。一是交通出行保障。進一步优化“夜经济”街区附近公共交通线路设置,加密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设法增加“夜经济”商圈停车泊位供给。二是住宿餐饮保障。加强对“夜经济”集聚区附近的住宿餐饮保障,便于外地游客就地住宿用餐。同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挂牌指定若干知名饭店和信誉度高的中小饭店,做好餐饮服务保障。三是夜市市容保障。进一步完善夜间标识指引、街景打造、休闲设施、装饰照明、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提高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水平。四是安全管理保障。完善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加强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消防安全保障和警力配置,共建平安南京。五是疫情防控保障。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做好室内通风、环境消杀、人员健康监测,严格实行错峰限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防控规定,建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