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020-09-21杨怡霖肖冬

新丝路(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杨怡霖 肖冬

摘 要: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先制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方案,通过暗含的、内隐的教育活动,有意识的将教育目的、教育意图隐藏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全新探索,有其独特的教育特点和功能,是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的辩证统一,影响广泛。

关键词:隐性教育;显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日渐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独特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19年3月18日,习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调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目前,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教育学家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切入点不同,造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多样化,尚未达成一致。

第一,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区别而存在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对方法的理解上,有的学者把它定位为实施方法,也有的学者把它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艺术与技巧。有学者指出:隐性教育是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1]有学者指出: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2]还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形式。[3]

第二,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来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而不是教育者无意识的实施教育。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过程是在“无计划”、“非目的性”中进行的,但对于教育者而言,是在掌握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育计划来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但更强调教育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影响、促成转化——信息反馈、评估控制,但更强调实施过程的隐蔽性。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随心所欲,那种无目的、无组织、无方向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更不能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所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4]隐性思想教育同样也是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的。

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来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关键在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认清“隐性”这个词所具有特殊含义,以及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特征。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是指不为受教育者本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5]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不具备独立的学科形式存在,附着、渗透、隐含于其他载体中的教育,其性质不够明显且不直接、不暴露。[6]还有的学者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氛围,教育者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流露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以及教育环境施加的种种影响,如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人文景观、校风班风、学校管理者的人格力量等。[7]

第四,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是相对于显性资源而言的,通常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大致上有以下四方面因素。除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其他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物质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高校校园“硬”环境的建设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学校建筑、生态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制度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高校的管理体制,集体生活制度等;精神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学校“软环境”的塑造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如学校的校園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等。

综合以上观点,概括说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预先制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方案,通过暗含的、内隐的教育活动,有意识的将教育目的、教育意图隐藏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有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辩证统一,影响广泛。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下四个显著特点。

1.开放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决定了其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八小时之内延伸到八小时之外,随时随地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第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实效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往往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学习直接相关,如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有目不暇接的影视剧,琳琅满目的小说、诗歌,潜移默化的舆论、信息,还有无孔不入的网络信息等。可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广泛的。第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具有全方位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而不单单只存在于课堂和活动中。只要教育者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置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教育就会按照教育者的意向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进行。可以说,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里,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教育环境是开放而又开阔的,从而填补了灌输教育所无法有效覆盖的生活时空,产生了“不以一人治天下,而以众人添砖瓦”的独特教育效果。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无课堂、跨时空的开放性教育。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探讨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