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1黎美媛黄小惠兰育林王丽艳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矫治器口腔卫生矫正

黎美媛,黄小惠,兰育林,王丽艳(通信作者)

广东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 (广东佛山 528000)

舌侧隐形矫正技术是近些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正畸技术,因其将矫治器全部安装于牙齿的舌侧面,外观上完全看不到任何正畸治疗装置,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唇侧矫治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牙齿与舌体的间隙较少,佩戴矫治器初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如影响发音、矫治器刺激舌头边缘产生疼痛等,一些患者不能耐受矫治初期的痛苦,不得不拆除矫治器,使治疗半途而废,还有一些患者不重视口腔卫生,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口腔疾病。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减少患者的顾虑和其他口腔问题。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护理方法,是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而来的护理新模式[1-3]。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4-5],由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护理路径表,采取统一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减少由于矫正牙齿引起的口腔问题,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探讨CNP 在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男8例,女20例;年龄19~38岁,平均(27.52±6.43)岁。对照组男6例,女22例;年龄20~39岁,平均(28.29±6.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矫正前无牙齿缺失的患者;(2)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的患者;(3)无牙周病;(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1)附着丧失的患者;(2)合并其他口腔疾病的患者;(3)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的患者;(4)口腔卫生状况差,自我清洁能力低的患者;(5)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6)有不良习惯及嗜好(吸烟、口呼吸等)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治疗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中配合医师的操作、治疗后口腔卫生的宣教、解答患者的疑问、嘱咐患者定期复诊及不适随诊。

观察组CNP 健康教育:按照医院专家组制订的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治疗健康教育CNP 表,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见表1。

表1 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治疗健康教育CNP 表

1.3 临床评价

1.3.1 牙周状况

两组均建立牙周记录卡,分别在矫正治疗前、矫正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完成时,检测牙周指数。(1)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应用探针轻轻划牙面,检测菌斑厚度及数量,对应记分,0分为龈缘区域未见菌斑;1分为龈缘区域牙面伴有薄的菌斑,视诊不可见,但能用探针尖刮出菌斑;2分为龈袋内、游离龈区或者临近牙面可见中等堆积量的菌斑;3分为龈袋内或者游离龈区以及临近牙面中可见大量菌斑[6-8]。(2)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bleeding index,GBI):根据牙龈情况、出血状况等进行记分,0分为牙龈颜色正常,点彩正常,且探诊未出血;1分为牙龈颜色与点彩基本正常,龈缘轻度充血,探诊未见出血;2分为牙龈表现出充血症状,点彩消失,探诊见出血;3分为牙龈红肿明显,指压出血[9]。(3)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指龈缘至袋底或者龈沟底的深度[10]。

1.3.2 口腔卫生知识评分

在患者完成矫正治疗时,采用医院自制的口腔卫生知识调查问卷,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掌握口腔卫生知识进行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设计,分别为一般资料(年龄、学历、经济收入)和口腔卫生知识(每日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刷牙方法及牙刷更换时间、饭后及食用甜食后是否及时漱口、是否经常使用牙线、是否定期进行牙齿洁治、是否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否及时治疗牙周疾病),共10项题目,回答正确1题计10分,错误计0分,满分100分。

1.3.3 护理满意度评分

在矫正治疗完成时,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服务态度与主动性、口腔知识教育、关爱与沟通、护士与口腔医师的配合默契度、消毒、无菌操作等,满分100分,分数高低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牙周指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至完成时,对照组PLI 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3个月和完成时,对照组GBI 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对照组PD 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口腔卫生知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口腔卫生知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了改变,除了要求“结果美”外,还要求“过程美”,因此接受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舌侧隐形矫正技术[11-13]不仅可以做到完全的隐形,还可以矫治一些复杂的错颌畸形患者,与其他矫正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技术能达到“过程美”,但由于牙齿与舌体的间隙较少,患者佩戴矫治器的初期会出现矫治器刺激舌头边缘产生疼痛,进而影响发音,使患者不能耐受,还有一些患者不注意口腔卫生,也会引起牙周炎等。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规范化的健康教育。

表 2 两组牙周指数的比较(±s)

表 2 两组牙周指数的比较(±s)

指标 观察组(28 例)对照组(28 例) t P PLI(分) 治疗前 1.43±0.96 1.46±0.96 0.139 0.890 治疗后1 个月 1.61±0.96 2.14±0.66 2.425 0.019 治疗后3 个月 1.93±0.73 2.34±0.68 2.179 0.034 治疗后6 个月 1.94±0.69 2.37±0.61 2.474 0.017 治疗完成时 2.01±0.71 2.58±0.52 3.443 0.001 GBI(分) 治疗前 0.46±0.69 0.43±0.63 0.201 0.841 治疗后1 个月 0.93±0.89 1.41±0.69 2.625 0.028 治疗后3 个月 1.06±0.89 1.53±0.78 2.070 0.043 治疗后6 个月 1.05±0.89 1.30±0.84 1.083 0.284 治疗完成时 0.88±0.90 1.42±0.74 2.481 0.016 PD(mm) 治疗前 2.14±0.71 2.18±0.72 0.187 0.852 治疗后1 个月 2.16±1.02 2.99±1.32 2.911 0.005 治疗后3 个月 2.41±0.81 2.85±0.74 2.096 0.041 治疗后6 个月 2.50±0.86 2.66±0.76 0.771 0.444 治疗完成时 2.37±0.81 2.47±0.81 0.462 0.646

表3 两组口腔卫生知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口腔卫生知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口腔卫生知识评分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 28 85.96±5.93 93.04±3.24对照组 28 74.86±5.88 79.75±6.35 t 4.383 9.861 P 0.000 0.000

CNP 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相对于传统护理方式而言,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在提高护理服务效果方面有重要价值[14-16]。当今社会正在大力提倡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理念,CNP 的健康教育更值得提倡。目前,CNP 已运用在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17-18],但在牙科范畴内的研究甚少。与常规的健康教育相比,CNP 已经明确了健康教育方式,责任护士每完成一项,就在表格相应的地方打勾,从而减少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对于护士的要求更高。护士通过与患者必要的沟通与示范性的健康教育,能够很好地完成治疗的预期效果,提高患者的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牙周指数(PLI、GBI、PD)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为,在治疗全程中,专业口腔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治疗知识,可以促使其深入认识手术,掌握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治疗后的须知和注意事项,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给予患者舒适轻松的环境,可以减少其心理压力,促使和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有研究表明[19-22],通过专业口腔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采取正确的口腔保健措施,对牙菌斑控制有良好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提高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是口腔健康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治疗成功率,还能减少相关口腔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卫生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CNP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较常规口腔健康教育显著,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自主学习口腔知识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形成一种常规有效的自我口腔健康行为,使其终身保持口腔卫生习惯。

口腔科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与口腔医疗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减轻患者恐惧心理、提升患者与医师的配合程度、减少口腔疾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士的服务态度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让其更加安心地配合医师的治疗,护士与口腔医师的配合默契度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说明或重复操作,让患者更加相信医师的技术、口腔治疗更加顺利、成功。

综上所述,CNP 用于舌侧托槽固定矫正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够维护牙周健康,提高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纯.研究影响口腔种植及修复成功的因素[J].健康之路,2014,6(8):115-117.

[2] 商玲燕,李伟,虞颖娟,等.口腔种植术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123-124.

[3] 林玉婷.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癌病人术前干预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8):3465-3467.

[4] 商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口腔种植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6,3(1):57-58.

[5] 谭小凤,张琼.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0):58-59.

[6] 李伟,黄玉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临床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33(2):270-272.

[7] 沈兰花,张瑞,刘迪,等.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龋齿病情及牙菌斑指数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4):2203-2206.

[8] 刘宇飞.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9] 衣红梅,薛洪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的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915-1917.

[10] 孙新国.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5):14-15.

[11] 周林曦,姚政铎,沈刚.个性化舌侧技术现状与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2):124-126,128.

[12] 孙丹旭,HEE MoonKyung,荆璇,等.个体化口腔健康强化教育对舌侧隐形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685-686.

[13] 阮建刚,刘觅.舌侧矫正与无托槽矫正对牙周健康状况影响的对比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5):597-598.

[14] 肖志容,张弦,何丽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9,17(8):957-959.

[15] 卢海燕,洪华丽,黄惠瑶,等.角膜塑形术患儿用眼健康行为的临床护理路径[J].护理学报,2019,26(19):57-62.

[16] Bell JD, Rhind SD, Battista AP, et al. Biomarker of glycocalyx injury are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following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case series supporting a new hypothesis[J]. Neurocrit Care, 2017, 26(3): 339-347.

[17] 曾涛,江丽洪,陈开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16):2519-2520.

[18] 李秋香,冯群,马军霞.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7,7(20):317.

[19] 钟秀芬,李民冬,施春梅,等.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6,38(10):1465-1466.

[20] 刘晓桢,帅燕珍.牙周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及牙龈指数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8,8(22):117-119.

[21] 肖志容,张弦,何丽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2019,17(8):957-959.

[22] 杜娇,姚晓曼.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改善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5):142-145.

猜你喜欢

矫治器口腔卫生矫正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