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关联性设计实验研究
——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国际竞赛实录
2020-09-21赵宇婷李东宸
崔 柳 赵宇婷 李东宸
1 城市微空间更新背景概况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可用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少,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方式被质疑,渐进式、小规模的微更新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关于微更新的研究源自于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他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要“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指出需进一步加强对小规模改造与整治方面的研究,探索“小而灵活”的城市更新[1]。随后,多位学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微更新理论进行了讨论,涉及社区微更新、旧城保护、历史街区更新和社会人文等各方面内容。微更新有别于传统的城市更新建设模式,强调以微小的方式介入城市改造,“以适应新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需求为导向,是对一系列片段化城市建成环境和既有建筑的调整型微更新”[2]。
微空间是城市中的小型公共空间,正是“片段化城市建成环境”的重要存在形式之一。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中的基层[3],可以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生活需求,以小见大,更好地改善城市面貌和激发城市活力。微空间的更新改造已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城市触媒概念及工作原理
“触媒”(catalyst)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又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平衡,同时本身并不被消耗。由此概念加以延伸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美国2位建筑师韦恩·奥图(Wayne Attoe)和唐·洛干(Dorm Logan)最早于《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一书中提出了“城市触媒”的理论概念。该理论认为,通过引入一些新的元素作为催化剂,影响到其他城市现存元素,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把催化剂中具有的优秀价值推广到更广泛的区域。城市触媒具有多种存在形式,既可以是经济的(投资引发投资),也可以是社会的、法律的、政治的,或者是建筑等实体的,如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举办的某次活动、某项法律法规等[4]。
城市触媒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化学反应过程,每个城市元素都可被视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触媒元素最初作用于邻近城市元素,通过改变现有元素的内在属性或外在条件,使城市元素间相互作用力的能量进行传递,原始触媒点与新元素联合成更大范围的触媒点,层层递进引起“链式反应”,逐步由区域的激活到促进城市整体空间的持续更新(图1)。在参与城市空间塑造的过程中,城市触媒以一种自我功能的释放性重新塑造自己,并参与新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未知的过程[5]。在这未知中,以系统性包容未知(要素)变化的不确定性,以自我调整的方式重构场地。
因此,城市触媒的核心是要在场地巨变的过程中,寻找到引导该变化的控制点,该点可能存在于物质空间(绿地、广场、建筑和基础设施等),也可能是非物质空间(政策、投资、社交和活动等)。这些多样因素在相互作用下彼此形成复杂的空间网络,最终以物理空间的方式影响城市空间的形成。
3 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理论的学科关联性
城市微空间与城市空间整体有着空间结构上的渗透性关联。微空间具有细小而强韧的空间自组织性,它们的有效组织可对城市空间整体的变化作出贡献。城市微空间的意义是通过日常衔接使用者与空间,从而反作用于“微空间”自身,以一种细小而微弱的方式对城市空间内容进行影响:如若经历时间的作用,小而微的空间会发生质变成为公共空间的雏形;如若组织该类空间形成体系,它们会最终对高一维度的城市公共空间总体产生系统性重构。
图1 城市触媒作用过程示意(作者绘)
触媒理论的学科要义也体现于此,该理论可以精确捕捉到上述城市微空间与城市系统协同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自下而上”的空间特质。通过持续的微空间更新,以弹性空间发展的方式容纳各类社会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衔接周边形成网络,并衔接变化,自下而上达到更为宏观的空间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推陈出新,从而达成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4 城市微空间更新的触媒运行方式
城市触媒的设计是一个策略性过程,可以分为3个步骤:选取触媒元素、激活完善触媒和控制后续触媒效应。下文以笔者参加过的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竞赛为例,以口袋公园作为微空间的典型代表,结合这3个步骤进行讨论分析,以此探讨城市微空间更新的触媒运行方式。
4.1 触媒元素的选取
微空间不以单一的空间形式和固定尺度存在[6],而是包括街边绿地、运动场、社区公园和街头巷尾等各式各样的微型公共空间。要在确定总体目标定位基础上聚焦具体的微空间类型,对这些微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对经济、文化、社会、产业和人群等方面做细致深入的分析,归纳得出那些最有潜力的触媒点,使得后续触媒效应达到最大价值的发挥。
南桥镇,古称“南梁”,是上海市奉贤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拥有悠久历史,具备典型的老城水乡格局。随着存量更新新阶段的迈入,南桥老城狭窄的街巷空间需进行改造升级,以承载生态、生活和生产等功能诉求。由此,镇政府发起了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国际竞赛。竞赛聚焦于老城中现存的15个未得到合理利用的口袋微空间(图2),希望能通过更新改造,建成具有活力的口袋公园,以空间激活城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①。
通过对整体区域的建筑类型、可达性和人群密度的分析(图3),综合叠加可知,以南桥路为轴东西两侧的范围内,建筑类型最为丰富,空间可达性强,人群分布密度大,在这一区域内最先布置触媒点有助于后续触媒效应的迅速扩散。而该区域北侧的口袋空间(即5、7、8、9、13号场地,图4)分布较为密集,若从中选取触媒点更利于随后的相互联结。5号场地位于南桥入口门户地段,周边为居住、商业混合用地,外来游客和居民是该地的主要活动人群,这2类人群主要有观光游览、社会交往和休憩娱乐等活动需求。9号场地位于交叉路口,过路人流量大,周边则为商业及办公用地,这些路人、办公、商业人群及住区居民有着休息、聚会、表演、娱乐和交流等多种类型的活动需求。13号场地现状开放性最好,存在潜在使用人群,使用率也较高,居民对于开拓及改善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迫切性极强。
分析可知,5、9和13号3个场地最具有未来发展潜力,将它们选为基础触媒点,能够满足观光游览、公共活动和社区交往等公众需求,塑造极具活力特色的口袋公园,可进一步吸引到更多的人流,保证后续触媒效应。
4.2 激活和完善触媒
确定合适的触媒元素后,需通过一定的方法策略对其进行激活完善,进而触发连锁反应。在不改变触媒元素本质的基础上,保证完成2个目标:1)激发原有触媒的活力;2)扩张触媒的影响范围[7]。在本次竞赛中具体应用2个步骤来实现:打破边界和植入功能。
4.2.1 打破边界
南桥老城依托旧有的典型江南水网格局形成“井”字形街巷肌理,街道与街区生硬分割,口袋公园镶嵌分布于该肌理之中,边界形态单调。同时由于被长时间的忽视,空间内部自由发展、植被茂密,造成了活动场地的缺失和边界的隔阂,未能与周边多样的用地产生互动联系。而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要保证其活力的激活提升,应当以促进公共交往为目的。这就要求要减少空间中各种形式的隔离,柔化空间边界,同时注重空间的可识别性[8]。通过打破口袋公园的僵硬边界,增加出入口、提高空间开放度,与其他公共空间构成更为完善的体系,形成空间内外良好的交通流动,能够使空间人气的提升更具潜力,为触媒保持持久的活力及后续触媒效应的扩大奠定了相应基础(图5)。
4.2.2 植入功能
在增加了口袋公园的开放程度基础上,适应城市新兴的发展需求,通过创造合适的物质条件引入合适的功能,发挥公共活动的连锁性,逐步把被忽视而受限制的人的需求激发出来,使活动持续增多[9],也促成周边地区的功能复兴。以口袋公园作为触媒点,通过自身活力的激发,逐步影响扩展到周边完成触媒效应。
在对场地具体植入功能前,希望通过设置一个共同的元素将各个口袋公园相联系起来。引入一种可旋转的景观构筑物——转墙(图6),通过旋转创造可变的空间形态,于不同功能场地发挥不同作用,触发多样功能活动。落实到场地的具体应用内容为:5号场地有重要门户形象及社区交往的功能作用,通过借鉴水乡纵横交织的肌理特点,将“转墙”作为一种条形装置与条形水池配合,构建出现代化变形的水乡景观形象,同时设计多处小型私密空间与北部滨河条状平台结合,以供居民休息、散步和聊天等活动使用。9号场地周边用地类型丰富,人群活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因此利用“转墙”于不同时间段旋转至相应功能空间,满足露天影院、产品发布和庆典演出等多种功能,同时利用一种遇水可变色的彩虹涂层材料,当上海雨季到来之时,涂有该材料的景观装置会使场地更富趣味性,提高公共艺术价值,从而吸引更多人群。13号场地定位为社区共享开放空间,南边区域的“转墙”被固定化,以满足户外健身和被褥晾晒等功能,西边区域旋转部分则用来供儿童游乐,北边区域旋转部分供居民自由改变活动空间大小,达到人与场地的互动交流,也可激发更多的居民自发活动(图7、8)。
4.3 控制后续触媒效应
图2 南桥镇现状15个口袋公园分布示意(引自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国际竞赛任务书附件)
图3 现状分析——人群密度、建筑类型和可达性
图4 人群活动需求分析(5、7、8、9和13号场地)
除激发触媒的活力外,后续针对触媒效应的进一步控制指导也非常重要。将视角重新放回到宏观层面,由于不同层级的触媒在作用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触媒式”规划更新构成的是一种四维网状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使触媒系统不仅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还能对未来问题的变化做出反应[10],具有极强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也暗示了触媒可能会不按预定方向运作,因此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宏观控制指导,保证触媒效应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一阶段是在考虑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发展的内在需求基础上,挖掘更多的潜力触媒点以合理布局,一部分是剩余的口袋公园,另一部分是南桥老城区其他零散的绿色微空间。结合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特性,准确定位其功能,分析潜在触媒效应,确定分级,并对这些触媒元素分级别、分时序控制开发。第二阶段依托现有道路骨架,发展更丰富便捷的线性慢行体系,沿道路创造怡人的步行环境,形成可漫步、可品味的人文绿网,使口袋公园之间、口袋公园与其他公共空间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互相影响,不断发散,有效引导触媒效应的发展方向,构成合理的布局体系。最后阶段,口袋公园及绿色微空间联结形成的体系影响至其他城市系统,随着大众的参与互动而不断生长变化,在触媒效应影响下使得城市布局建设更加完善,社会人文活力进一步提升,实现未来南桥老城区全面意义上的功能复兴(图9、10)。
5 讨论与分析:城市微空间更新“自下而上”的空间自组织性设计
城市微空间的基本特征是空间属性的不确定性,但此种不确定却蕴含着设计的巨大可能。有效的城市微空间的系统性组织,可以触碰到城市最为细微而贴近生活的设计本质,此种设计方式可以通过激发生活内容本身,形成一种不可见的文脉性的传承与延续,最终实现由点及面的自主性空间设计。因此说,对于城市更新重点不是在旧有的体系上增建新的内容,而是以最为微小的生活与日常,激发出城市空间中潜在的力量,并给予其成长的空间与机会。
城市触媒理论应用于此就是用来阐述“城市微更新”运行机制,实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态更新思路,在挖掘城市不可见的内在已有的运行规律过程中,以一种“不设计”,或者“微设计”的方式,给交流、生活、文脉和历史等一系列不可见的空间活力以再生的可能。其操作流程大致归纳为以下3点。
5.1 城市空间布局的织补
评估、判断城市微空间的点状分布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体系关系,以空间织布的衔接方式纳入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在城市触媒理论中,微空间不是城市中的“边角料”空间,而是与城市中其他大中型公共空间共同承担起整个城市空间拓展的结构骨架[11],同构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城市微空间在该体系下承担城市“触媒点”的作用。由于空间规模与体量的关系,它们可以作为城市中最为基本的公共空间单元,以一种含蓄缓释的方式融入周边人们的活动中,为高速运行的城市公共生活提供交流的场所。空间的微形式可以减慢生活本身,为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创造可能,使得大都市人群碎片状的社交时间得以充分利用。
合理选择和布置微空间触媒点,通过日常的生活内容构建最为初级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触发城市触媒效应,并发挥其激发和引导作用,由点及面形成网络,弹性有序发展,最终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大体系中。
5.2 社会人文活力的延续
在完成城市微空间的布局之外,需要构建微空间的内容体系。微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主场”,其更新改造以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更加强调公众参与和人文构建。人文性是一种非物质的空间组织力,通过它可以把行为与空间构建成一体,并形成独一无二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的延续与发展,就是传统传承的一种方式。
图5 打破边界过程示意
图6 “转墙”装置通过旋转创造多变的功能空间
图7 平面图(5、9和13号场地)
图8 鸟瞰效果示意(5、9和13号场地)
将微空间营造为“生活性”场所,通过“日常”黏合本地与周边的人群,通过“人文性”界定“日常”的运行方式,同时结合教育、社会工作、医疗和商业等机制,使之成为一个城市社会启动器[12]。通过微空间自下而上的有效更新,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具备接受变化与衍化的能力,有效发挥场所人文范畴的触媒效应,在延续原有场所精神的基础上孕育新物,以系统性微空间体系为依托,衔接邻里,纳入城市,逐步构建更大规模、更高层级的人文感知力,最终带动城市整体活力的提升。
图9 通过3个阶段控制引导后续触媒效应
图10 实现老城的活力复兴
5.3 对未来空间发展的弹性适应
以弹性的策略纳入城市未来的公共空间系统,创建空间新的可能。城市空间发展是一个自然、社会和经济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符合非线性的动力学发展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各种随机因素的扰动,城市各要素间非线性的复杂作用造成了城市空间运动发展的不确定性[13]。对于这种不确定性,作为城市触媒存在的微空间具有一种弹性的渗透能力。微空间个体位于公共空间系统的末端空间单元,敏感地感受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变化,并为发展做出及时的改变以适应需求,对触媒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形成自下而上自更新的良性循环。
因此,触媒理论指导下的微空间更新,核心意义是构建持续性的适应性设计。一方面,微空间通过重新寻找场地本身意义,在物理空间属性变异(植物更新、设施改建和空间重组等)的同时,创建新的事件可能性(政策、经济和人文等),挖掘出那些不可见的和城市衔接的方式,使项目本身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微空间通过自组织形成完整的功能体系,承接城市其他系统,在解构自我的同时也纳入整体城市空间,达到城市各要素间的良好适配,并保证系统高效运行[14]。这种持续的适应性设计,未来结果虽不可完全预期,却能适应城市新的生长机制,不断构建出空间新的意义与属性,最终实现与城市同构的自我更新。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设计团队绘制。
注释:
① 文中竞赛案例在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国际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竞赛主办单位为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人民政府、上海市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承办单位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和华汇设计(上海)。竞赛官网:http://nqvpp.sdpcus.cn/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