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西城区华康里建筑再利用设计研究*

2020-09-19李春青刘国刚戴菲菲庞雅倩

中国名城 2020年9期
关键词:华康业态利用

李春青 刘国刚 戴菲菲 庞雅倩

导语

华康里曾是北京民国时期“香厂新市区”城市规划中的一组重要近现代住宅类建筑遗产,是北京市西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所谓普查登记项目,即未经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对该类文物建筑的价值认识和再利用设计不应局限于当前的文物等级或保存状况,而应该经过全面系统地研究来进行。前辈学者对于近现代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研究多以工业建筑为主。例如,张洁研究济南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提出历史再现模式、环境优化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1]。杨丽霞等在对江苏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中提出了再利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基础性、法规适应性、开发压力、形式拓展等问题和思路等[2]。目前学界对于近现代居住类建筑遗产的再利用设计研究较少,对于再利用设计方法和内容的研究较薄弱。因此,本文拟以华康里建筑为例,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的方法,从历史沿革、建筑特征、价值评估、再利用设计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再利用设计的关键内容和方案,以期对该类建筑遗产的再利用设计提供借鉴。

1 北京华康里区位与历史

1.1 地理区位

华康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华严路15号,北起华康里8号、11号,南至华严路,西临板章路。用地地块南北约62 m,东西约40 m,目前为居民住宅区。地块内的胡同也叫华康里,西起板章路,南至华严路,原名平康里,为民国后期定名的小胡同[3]。周边环境为民居四合院居住区,西北侧板章路对面有2层的板章路商住楼,东侧有菜市场,生活氛围较浓厚。

1.2 历史沿革

华康里最早建于1916年12月,是当时北京“香厂新市区”中规划的集中式乐户建筑,也就是妓院。这里原名平康里,得名于唐代长安城中妓院集中的里坊名—平康坊,后来改为住宅区,因嫌其名不雅,遂改为华康里[4]。

“香厂新市区”规划是北京历史上首次城市建设现代化运动的成果[5],是1914—1918 年在北京南城天坛西北的街区建设了当时北京“最现代化”的商区,面积约22 hm2[6]。这是由当时政府成立的京都市政公所提出的规划设想,目标是要建设一处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中高档消费功能为一体的街区。华康里就是在这一规划背景下修建的,是当时新式建筑中两处由市政公所筹集公共资金所建的建筑之一[7]。当时北京获得政府许可的公娼较多,而且乐户缴税也是市政公所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香厂地区修建了一些此类建筑,例如泰安里等。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香厂新市区的很多娱乐建筑功能如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等先后关闭,该区域逐渐衰落,华康里也变为平民住宅。在1928年的《京师内外城详细地图》中此处已标注为“华康里”。华康里主要是由多排整齐的一层排房建筑组成,南门口是一座两层的形式新颖的西式风格建筑。大门对面北墙曾有一座雕花影壁[8],今已不存。由于华康里独特的建筑特色,2014年被公布为北京西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2 建筑特征与价值评估

华康里的建筑布局非常具有特色,它是仿造上海的里弄式住宅,在一条弄堂内两侧排列几座独立的平房[9]。 最南侧一排建筑中间建有一座两层西式小楼,建筑中间是朝南的大门,大门外胡同对面过去有影壁。从平面图上看,华康里的建筑平面基本单元是由面对面的两排三开间的一层普通坡屋顶建筑组成,单元两侧由墙体围合,墙上设门,这种单元在场地内进行重复排列。因为设计之初为妓院功能,因此这种单元式设计应该与当时的管理运营模式有关。单元之间形成建筑背靠背的布局,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勾连搭”式屋顶形式。这种单元在整个建筑布局中共有10组,东侧一列5组,西侧一列5组。在两列之间形成南北纵向胡同甬道,在东侧一列以东和建筑最北侧也都形成胡同甬道。同时在南侧2组单元和北侧3组单元之间也设有一条胡同甬道。这样整个华康里院内就形成了十字形主路加北侧和东侧甬道主路的格局,其他支路都位于各个单元之内。场地除了南侧主入口外,西侧有中间主路入口和各个单元的支路入口。这种道路布局实现了流线上的开放快捷,可分可合,极具科学性。

华康里南入口的西式楼房建筑坐北朝南,有五开间,砖木结构,两端有楼梯通至二楼。楼的一层中间为过道大门,两尽间临街开门,其余各间均开窗。立面纵向由通高的壁柱分为三个部分,东西两侧柱间都是两开间,中间为一开间。立面横向由檐口的双线脚和腰檐线脚分为三部分,最上面部分为女儿墙,下面分别是一层和二层立面。屋顶为四坡屋顶。一层有三门两窗,都是采用半圆砖券,带窗套,二层有五个具有木梳背券的西式窗,同样带窗套。一层中间入口门洞的券中心有券心石,再上方有砖砌线脚围起的匾额框,内写“华康里”三个大字。建筑北侧立面也有“华康里”匾额。其他的一层建筑为砖木结构,硬山双坡顶,部分为勾连搭形式。主要为中式建筑,也有部分西式风格。建筑比较简单,木装修,仰瓦灰梗,局部有少量装饰。

2.1 历史价值:北京近代城规建设的重要见证

华康里是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推行的“香厂新市区”规划的重要见证,是北京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积极探索。在当时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该建筑为了适应新功能,将中西方建筑风格进行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单体建筑的现代组合方式,并吸取西式建筑的诸多要素,这是香厂新市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创新代表,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思想变革的重要实物。

2.2 艺术价值:中西建筑与装饰艺术的融合创新

华康里是中国传统建筑、上海里弄建筑与西式建筑等多种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反映了民国时期北京社会开放的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的人民大众对居住建筑与环境的审美标准与追求发生了较大转变,展示了当时现代建筑设计融入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创新的发展,因此华康里对于研究这一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图4 2007年华康里门楼图

图5 1995年华康里门楼南立面测绘图

图6 华康里现状平面图(图片来源:自绘)

2.3 科学价值:当时国际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体现

以华康里为代表的香厂新市区规划,受到了西方城市建设理念的深刻影响,是北京城市建设新型模式的大胆尝试。华康里从建筑分区布局、交通流向组织、建筑风格融合设计等方面,充分展示出当时国际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它是传统建筑营建从固定规制形制的遵守走向现代功能主义设计创新的过程代表,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图7 华康里入口二层建筑与内部胡同甬道现状图

3 建筑现状

华康里的院落格局整体保存完好,但功能已经改变,文物建筑整体真实性保存较好,但质量较差。目前所有建筑主体结构尚存,沿街门楼建筑外立面一层曾被加建遮挡物,现已拆除,但立面破坏较为严重。内部一层建筑因长期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风化以及人为使用的影响,损坏较严重,立面酥碱,门窗等构件破损残缺,加之常年缺乏管理维护,加剧了建筑质量的恶化。

华康里的外部周边环境一般,南临华严路,道路对面为一四层现代风格建筑,体量和高度与街区内低层传统建筑差别较大;西、北、东侧的相邻建筑都为传统建筑,整体风貌较协调,但保存质量较差。华康里内部南北向主街和东西向辅街部分都存在私搭乱建情况,整体院落环境较差。

4 再利用设计

4.1 业态定位与空间适应性

业态与建筑的空间形式密切相关,通常规模较大的建筑遗产进行再利用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业态进行组合。华康里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是一座包含多栋建筑单体的建筑群,所以需要根据其建筑规模和周边社区业态状况和需求进行业态定位与策划。在《天桥北部片区:街区业态及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导则》中的天桥北部片区业态类型现状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华康里周边区域现状业态存在以下相关问题:小型及其他商业服务不能满足居民要求;宾馆、维修业比例过高;根据社区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现状,医疗保健、日用品零售、教育文化类业态数量不足;幼儿园设置数量不足;老年服务如机构养老、“老年饭桌”餐饮服务设置不足。而诸多问题中,街区所在区域幼儿园设置数量不足尤为突出。因此,设计结合华康里建筑群体的院落式空间特点,营造儿童活动所需的趣味空间,例如,在入口二层建筑保留主入口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增设晨检、办公等场所,背靠背的一层建筑可以打通室内空间作为活动室、音体室等要求面积较大的空间等。

图8 天桥北部片区业态类型现状示意图

4.2 设施配套与出入口设置

图9 再利用设计总平面图

图10 院落范围变动分析图

在总平面设计中,按照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求,对于华康里现状建筑布局未进行任何更改,建筑群体遵循其原有空间布局,仍由原来的主入口作为幼儿园主入口。因为幼儿园需要有自己的厨房用于学生和教师就餐,为了防止在原有建筑内部生火做饭对文物建筑造成火灾隐患,所以将原始院落西侧拆除违章建筑后的区域作为幼儿园新建厨房区域,并增加了两个次入口,既方便后勤使用,又有利于安全疏散。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园区内部还增加了绿化面积,提高院落内部环境品质,使幼儿活动更加亲近自然。

4.3 功能分区与平面布置

图11 再利用设计一层平面图

图12 再利用设计功能分区图

在平面布置中,将园区内部分为办公区、后勤区和教学区三大功能区,其中后勤区包括厨房和餐厅区,教学区分为公共教室区、托管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办公区位于园区入口区域,包括园区晨检、医务、行政办公和教师办公等。餐厅区包括学生餐厅和教师餐厅,与厨房区域联系密切,方便后勤供给。托管班在教学区的最南端,靠近教师办公区,便于老师照看;公共教室区位于教学区的中间位置,方便各个班级共同使用;小班、中班、大班三个教学区都有自己独立的活动场地,又通过公共活动场地相互联系,既相互独立不影响各自教学,又相互联系,方便各年级沟通交流。

4.4 明确保留与可变要素

2019年公布的《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为保障文物建筑开放使用进行的装修工程,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不得影响文物建筑原有的形式、格局和风貌,不得改变梁架结构,不得损毁文物建筑、影响文物价值。”华康里属于普查登记项目,对其进行再利用设计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经过分析与甄别,华康里的保留要素包括:保留总平面布局,即各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保留建设之初的承重结构,即承重墙与木柱、屋架、楼枋楼面、楼梯和屋面做法;保留外观式样及装饰,尤其是具有西式特征的装饰,即清水墙面、门窗形式、腰檐线脚、女儿墙。华康里的可变更要素包括:依据建筑的适宜性重新确定使用功能;依据使用功能调整轻质隔断位置;在不改变门窗洞情况下重新配置风格协调并满足节能要求的门窗;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接入必要的设施管线;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原有墙体的保留与改动包括:要在再利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文物建筑,除了保留全部原有建筑结构之外,仅在营造大空间的功能房间中对原始墙体进行开洞处理,未拆除任何一段原有墙体,对于需要进行空间划分的房间,也只是加设轻质隔墙,尽可能保留原有院落和空间氛围。

图13 文物建筑墙体变动分析图

4.5 风貌延续与氛围营造

在建筑风貌方面,本次设计延续了原有建筑风貌,新建厨房区域的建筑同样采用原有低层建筑双坡顶的建筑形式,使建筑整体风貌一致,同时也与周边传统建筑风格协调。

儿童活动场地遍布园区内部,有公共活动场地和班级独立活动场所,其间相互联系,形成一种胡同式儿童外部活动空间网络,使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并切身感受北京胡同文化,保留住了历史信息,展示出建筑曾经的记忆,将老北京人的童年空间意趣还给现在的孩子们。

图14 再利用设计剖立面图

图15 再利用设计效果图

图16 再利用设计儿童活动场地分析图

5 结 语

华康里建筑群缘起于民国时期著名的“香厂新市区”规划,历经了一百多年的时光,是北京近现代建筑遗产的重要代表。本文在对华康里历史沿革和建筑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再利用进行设计探索和业态更新,提出设计方案,有效地利用了原有建筑格局,保留了街区原有记忆,既传承了建筑历史,又符合周边地区现有业态情况,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借鉴案例。

猜你喜欢

华康业态利用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