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改造中场所营建与文化传承*
——“桃源”营造策略浅析

2020-09-19

中国名城 2020年9期
关键词:桃源营造趣味

张 芳 钱 芳

1 桃花源的语境解读

桃花源是文人墨客富于意境的空间想象,乡土中国[1]是经过时空的洗礼而迸发生命力的实践产物,对乡村的美好憧憬使得桃花源成为村庄更迭始终的精神追求。昏暗狭窄的洞穴为前行视野开阔作铺垫,远处青烟翠林为近处良田沃土作烘托,由物及人,桃花源的表述在尺度、氛围、虚实、动静的对比下,展示了古人对理想乡野生活的空间体验。

近些年,乡村的保护和利用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全球消费文化的背景下,乡村改造却常常为了迎合消费需求与审美取向而异化[2],试图营造“引人入胜的消费体验”[3]。乡村振兴着眼于快速的经济发展,丢掉了对乡民生活的核心关注,沦于讨好型的角色定位而呈现异质化和错位化[2]的亚健康状态,如机械地照搬建设城市设施,套用固有村庄形式、填平河塘、占用耕地等等。以市场配置资源来指导乡村建设,导致乡村的传统资源被漠视、原生态文化随之消逝。

随着“美丽乡村”“绿水青山”等理念的萌发,乡村振兴呈现回归自然生态、营造本土特色的趋势,涌现了不少立足乡村特色的公共空间改造。环境整治的同时,乡村整体文化自信得到提升。但建筑符号化、乡野意象破坏、基础设施落后匮乏、公共空间异化等现象依然严峻(表1)。以实用趣味的场所营造对特色乡村的文化传承、激发活力,留住乡愁[4]具有重要意义。

2 乡村桃源营造的可能

2.1 原真切入,再塑桃源

乡村特色的形成,在于拥有长期稳定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文化形态的聚居人群,并在长期的生活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人地关系;再塑桃源的核心在于发掘、保留、强化乡土原真性。摒弃盲目的地面硬化、河道渠化,改善留守老少枯坐远望的现状,再现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画面。乡村改造更新应原真性地发掘切入,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传统资源,如自然环境、植被作物、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村落格局、风俗习惯、语言器具等,使得乡村有别于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

只有抓住乡村桃源营造的原真性,才能避免一厢情愿的审美表述和策划构思,立足乡村的独特环境和发展需求,以村民的生活路径作为设计依据,将中国乡村自古依附自然的空间关系延续下去。

2.2 聚焦趣味,抓牢实用

乡村与城市的空间体验迥异,乡野空间趣味有别于城市空间体现在能闲适地怡然自乐。趣味的概念较为抽象,广义而言,是不常见的、富有变幻的、具有童心的愉快感受,狭义的在空间趣味的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容纳了历时性的特殊记忆。以人体尺度为依据,空间趣味可以延伸到城市区位中,结合城市的时代印记、人文表达形成一个虚拟时空节点,衔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具体到场所营造中的造景策略则有隐喻、动态、偶发、拼贴、现成品等手法,混合着材质、色彩、光影的叠加运用。其中,“拼贴”是指不同风格在对比下寻求平衡,在融合下得到乐趣。“现成品”则是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被赋予新的理念与遐想。构成空间的物体表面如果光滑无肌理,人将无法感受到空间的纵深与自身移动速度。“趣味”点的发掘使得不同要素通过同参与者对话进行互动,多层次地感悟自身与环境,最终使其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加深空间体验记忆。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和乡村诸多方面存在对比与碰撞,乡村独特的物质、环境、人文等特点成为桃源意象的重要载体,需要立足乡村生活特点、实干兴邦才可能实现。正如孟德拉斯所言“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幻梦”。立足乡村生活特点,是重塑乡村生活的核心要素,考虑真实、可靠、和谐的人地关系,摒弃一厢情愿的“设身处地”,且不汲汲于造园艺术,将村落民居与自然的历史关系有效延续,让实用成为乡建场所营造的正确出路。

表 1 乡村振兴中典型空间问题及改造表

3 乡村空间整治的实用趣味策略

3.1 长效整治

乡村独特而脆弱的生活环境,赋予了乡土生活独特的空间体验。乡村空间营造需立足乡村生活环境,势必要抓牢乡土原真性,推动前期长效修复、打通发展症结、激发村民自主自觉监督,为桃源的再现提供可能。

3.1.1 集中“五治”工程

时至今日,乡村生活的基础设施依然处在完善的阶段,这就需要健全乡村长效治理的机制,配套信息化系统。如集中的“五治”工程①可成为乡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升级、空间优化的切入点,针对生活垃圾、污水和厕所开展集中整治,设置定点垃圾处,拆除违章搭建等,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维护乡村社区的风貌。如2020年1月苏州吴江区横扇街道的实践中,改造区域集中在姚家港、库港、北横村、施家扇等乡村地块。项目以“厕所革命”②为重点,在场所营造上充分利用场地,增加自然采光实现节能,设置干湿分离的排水系统,增强空气对流设置高侧窗等,注重隐私保护和周边绿化改善(图1)。以配套公共休闲空间为佳,采用周边常见材料和工艺,善用空间对位关系造景,融入本土风格,引领乡村公建审美。

图1 苏州市北横村地块节点设置与乡村厕所模块示意图

3.1.2 疏通交通症结

乡村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模式不同于大都市,多自下而上产生,并随着时间不断优化沉淀,形成以“一字型”“十字型”为主,枝状、鱼骨状延伸的形态。呈现乡村道路与高层级道路脱节、断头路、空白路段等线性特征。结合乡村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整体的产业发展路线规划将“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解决乡村断头路、主次干道衔接问题,优化乡村道路网络。同时兼顾乡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对大型设备安置、人车流线疏导等方面的需求。

3.1.3 环境监督体系

乡愁的延续依赖于乡村环境的良性发展,需要以内生性发展来维持前期治理的成果,改造、监督相结合,可加强环境监督体系的建设,让村民参与改造过程将监督环境变成习惯。一方面,扩充环境治理层次,加强大气、水环境的综合修护力度,改良土壤质量,重视乡村的消防安全。不断优化整体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爱护生活,将生活的艺术揉进乡村生活的骨子里。另一方面,通过空间整治,立足地域特色营造乡土原真性,激发村民对现有生活的热爱,自觉维护成果。如无锡市锡山区钱更巷、单更巷地区乡村的河岸整治重点聚焦于可达性体验,结合原有栈道作凉亭栖息、软化衔接沿河坡地、提供亲水平台和高空栈道、设置游览对角视线关系、多重视角等手法。可预见建成后,乡民穿行于竹林间、跑跳于木墩上、来往于光影中,共享叙事空间的乐趣(图2)。

3.2 生态再现

乡村振兴离不开结合本地自然地貌的生态塑造,构建融洽的人地关系是乡愁延续的基础。乡村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的形成有赖于长期、动态的整治,一方面通过针灸式改造,实施“可观、可游、可互动”步入式体验策略,走“可行、可居、可持续”再续风光道路;另一方面利用现有传统资源,从趣味实用角度出发,抓住情感走向升华设计内涵,将桃源意象具象化。

3.2.1 针灸改造

我国乡村现有外部空间呈现功能单一、脱离乡土、千村一面等现象,面对脆弱的人地环境,大拆大建容易破坏原有的集体记忆,可采取针灸式改造,以植入、改造、升级的方式,结合村民的参与配合塑造良性乡村人居环境。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新塘里、谢巷、云芳里三处的改造中,针对性建设多功能休闲广场,补全社交健身、儿童玩乐、分流停车、垃圾分类等功能。设置低成本石笼小剧场,山墙做好防火返潮工作,公共区域与私有民居保持隐私距离等。针灸式改造极大程度保留了乡愁的记忆载体,避免原生景观、植被被破坏,设计中通过四时之景不同来增加绿化品种数量、丰富景观层次(图3)。

3.3 模块升级

面对乡村复杂的空间构成,脆弱多样的生活环境,可以通过引入具有空间、环境、社会效益的示范性模块,将局部的空间、环境进行优化调整,改善农业劳作生活条件,激发后续系列的乡村建设或空间改造,将“又好又快”推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3.3.1 模块化示范作用

图2 无锡市单更巷现状与改造效果展示图

图3 无锡市新塘里现状与改造效果展示图

3.2.2 共情设计

乡村之所以不同于城市,除了区域肌理、生活方式、人口构成、产业模式的区别,更因为乡村在环境、场地、生活方式等方面给人带来的精神体验,引起人的潜意识共鸣,即“共情作用”。乡村生态营造空间趣味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结合环境、场地、公共空间的共情设计。将乡村改造、乡村建设纳入乡村的环境语境中,结合形态学的创造③,从乡村空间原型的形式出发进行二次表达,建立形态和地景之间对话。充分利用现有生活要素进行再创造,结合乡村生产、生活,结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空间趣味,激发多样人群的广泛参与。如在苏州市金港镇永兴村的沿路风貌改良中将农作物作为景观,营造融入乡间趣味的生态美。对农业多元价值进行挖掘,有利于加深乡野趣味印象。以庭院生活为空间原型,用水稻、果树等常见农作物作为绿化。农作物四季变化的色彩和气味能够作为田野生活的情感触发点,而且村民熟知农作物的种植与维护。此外,重组村民生活动线,结合绿化加设躺椅、茅草亭、水井等小品,再现桃源意境,正是“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乡村活动催生了特色的乡村空间,如占据主要地位日常耕地劳作衍生了独特的田间休憩、存储空间,如服务耕作活动的田间驿站为村民休息、看护、存放大型农作设备等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支持。设计以集装箱作为田间驿站进行模块化装备支撑相关活动,现代化的设计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推动乡村改造中模块的普及。发挥集装箱可变适应性特点,提供“未完成”的基础集装箱模块,通过村民自发参与实现后续个性化的升级。

3.3.2 低成本低落差

田间驿站的低成本低落差会让乡村建设变得亲民又容易实施,集装箱体块的多向拼接也可以为后续的扩建提供可能。驿站的存在削弱了田野改造的成本,同时还指引着更实用更便民的乡间小型设施的建设和推广。此外,还要注意集装箱的防潮排水,提升自然采光和保温隔热。

3.3.3 碰撞丰富趣味

通过传统的建造方式、地域性材料的应用,传统的建造技法能够反哺,如新型夯土技术、用于历史建筑修复的黏土砖等[5],都让现象学探讨的氛围介入空间中,逐渐唤醒集体记忆。功能模块置入还能将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融入数千年的农业文明,让技术的演变性和类型的延续性融合。同时用“拼贴”的手法,让现代化的集装箱与古朴的田野碰撞出“品鉴历史”的趣味(图4)。

4 桃源体验营造

4.1 乡风文明,塑造自信

图 4 田间驿站分析与展示图

文化自信的源头是地域认同感,乡风文明的历史底蕴无疑是深厚久远的。常青院士强调的新旧关系存续,注重更新中存量与增量的辩证关系[6],指出没有“存”住文化的根基,就没有可“续”的未来。地域文化都是来源于市井生活,它经历了时间和命运的磨砺会升华,因袭成习俗与传统[4]。桃源的营造应关注村民生活,以丰富多元的日常活动为构思主体,以村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路径为依据,通过空间营造、文化传承来凸显独特的乡土风貌。

此外,可结合物质空间的优化,重塑传统习俗中的共性记忆点,提升村落凝聚力。结合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乡间邻里团结,实现物质精神双向改善。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健康的就医意识和增强法治建设,爱护改造更新成果。因此我们要努力引导村民积极生活,把乡村公共空间作为特色主战场,如福建省三明市上坪村改造猪圈,抓住戏剧性要素,建成趣味清酒吧[7]。又如江苏省宿迁市爱园镇以栽种果树为生且梯子为常见生产工具,故把梯子与晾晒用架作为室外环形剧场的主要符号要素,形成可移动的装配式剧场,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采取空间形式引导生活文化的惯性作用,让乡风文明的火种飘向乡村的每个角落。

4.2 一村一品,激发特色

缺乏公共空间和多样性生活是今天城市特色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乡村亦然。因此桃源意象的营造不能停留于空间改造和制作技艺的表象,而应该更进一步将文化转化成新型生产力,可通过“一村一品”⑤合理汲取符号学的魅力,取舍农家趣味要素,进行“还原—浓缩—再创造”。如上坪村猪文化的古村文创产品系列,有文化衫、农产品包装、景点图章、村庄logo等[7]。还有太湖边的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巷村,立足村内蛙类独特资源,通过主题民宿、两栖艺术节、文创产品等项目,走创意“农业+”的道路,拓宽全景产业链,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带来产业融合的经济乘数效益。“一村一品”的创意产业,可以为乡村固有印象带来文化内涵,重塑人们内心的乡土情怀,创造特色乡村文化地景④的衍生价值,减轻依附城市的寄生关系,探索文化趣味将实现“一村一品”,激发乡村文化自信。

4.3 恋地情结,留住乡愁

恋地情结是一种对地点的依恋,借助对过去熟悉地点的回忆与情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确认自身的存在和辨识环境[8]。其实乡村早于宋代就开始着“逆城市化”运动,地方精英可以参与国家政治,大量的精英知识分子在农村设书院讲学,在乡土社会中努力实现儒家乌托邦的理想[9]。时至今日,地方精英与乡土社会仍然是互相成就的二元关系,如果探寻恋地情结并加以运用,将更好地引导人才回流。生活所形成的空间意象、轶闻趣事和场所氛围,既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图景呈现,也渗透着社区精神的记忆。

国人的乡愁⑥还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不仅是历史上的告老怀乡、解甲归田,还是每年春节隆重的“还乡潮”[4],都跟农耕社会留下的历史底蕴息息相关,我们要留住这个时代的乡愁。如2019年在安徽省绩溪县尚村乡村入口设置了帽廊,运用“现成品”手法,提供糅合传统的新社区营造,加深了村民间的情感(图5)。早两年同村的竹篷乡堂祠堂注重传统风貌保护与民居修复等工作,变房为院,邻里互通。构筑物的建设能够变成村落内生性发展的契机,合理地运用恋地情结,将让乡愁成为民众内心守望,自主自觉地带动“新逆城市化”的发展导向。

5 结语

桑内特(Richard Sennett)指出公共交往是一个习得的过程,现代文明则需要通过积极的试验、学习、实践形成的复杂关系[4],良好的设计能够引导并改善文明现状,对乡村意象营造、乡土中国文明的存续都有着长远的意义。因此乡村场所营造是提供公共交往、多向发展的先决条件,一系列围绕村民生活展开的改造,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人地关系。乡村的场所营造与文化传承中,首先修复好环境、补全生活设施的基础,走长效治理的道路;其次尊重现状、融合生态环境提供多元化乡村生活;最后擅用生活要素激发村庄文化特色、抓取集体记忆点引导情感升华,最终形成独特的实用趣味型乡村空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有其他层面需要推进,如定性产业产权、流转乡村闲置资产、打造田园综合体⑦等。以“一村一桃源”为导向的柔性切入方式,可为未来乡村振兴中的场所营建、生活营造活化内生动力提供实践新思路。

图 5 现成品手法实际运用图

注释:

①“五治”工程:以治脏、治乱、治噪、治水、治尘为重点。

② 厕所革命: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中国兴起“厕所革命”主要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③ 西扎(Alvaro Siza)和阿尔托(Alvar Aalto)的构筑物都是形态的转化,是一种利用特定形态的空间与新功能之间的张力。

④文化地景: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义,代表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

⑤ 一村一品:指根据市场需求,村落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拥有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⑥ 王建国院士提出中国乡愁的浓烈程度通常与当代人的高度流动性有关,随着空间远近、时间长短及其场景演变而引发主体不同梯度的乡愁情感变化。

⑦田园综合体: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它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模式。

猜你喜欢

桃源营造趣味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搬迁十年访桃源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