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中的应用

2020-09-18张玉燕陈美思黄翠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张玉燕 陈美思 黄翠萍

冠心病主要由动脉血管出现粥样化而引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因此,如何有效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内容[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疾病,其最为关键的诱发因素为冠心病,而有相关研究表明[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若选择有效的检查手段,则能明确患者的颈动脉情况,从而评估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以往临床中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金标准为冠脉造影术,但该检查手段的费用较高,导致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而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成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常用方案。因此,本文对2018 年5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究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 例,女27 例;年龄52~78 岁,平均年龄(65.17±5.66)岁;体重48~70 kg,平均体重(60.22±5.67)kg。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 例)和非冠心病组(37 例)。纳入标准[3]:①存在不典型胸闷、胸痛的患者;②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在仔细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签署。排除标准[4]: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③对超声所使用的碘造影剂存在过敏史的患者。本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并正常开展。

1.2 方法 对6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行超声检查,采用超声(韩国西门子公司,型号ACUSONX300)系统为患者进行检测,指导患者仰卧位,并充分暴露颈部。随后,对患者进行纵切、横切扫描,仔细观察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与颈动脉分叉处情况,同时记录这些动脉位置的内中膜形态、厚度,并仔细观察是否存在粥样硬化,并对硬化斑块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明确颈动脉管腔的血流充盈情况以及有无狭窄情况。

超声诊断标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 mm,超声可见血管内膜表面平滑,为颈动脉正常;1 m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 mm,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 mm,为颈动脉斑块。若患者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则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回声情况:1 型为低回声,患者的内中膜增厚较为均匀;2 型为均匀局部强回声,斑块表明的回声轮廓为连续性回声;3 型局部回声增强,远场能看到声影;4 型边缘回声短,为溃疡型斑块,且斑块表面不规则。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与颈动脉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同时记录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情况比较 冠心病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与颈动脉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分别为(1.06±0.40)、(1.05±0.38)、(1.52±0.43)mm 大 于 非冠心病组的(0.51±0.13)、(0.48±0.16)、(0.78±0.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比较 冠心病组的双侧硬化斑块发生率65.22%高于非冠心病组的1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右侧硬化斑块、左侧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情况比较(,mm)

表1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情况比较(,mm)

注:与非冠心病组比较,aP<0.05

表2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还会加重家庭、社会的负担[5-7]。引起冠心病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8,9]。因此,临床中预测冠心病可根据其相关因素入手。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效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则能进一步预测冠心病。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检查能有效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内中膜厚度,且冠心病患者的内中膜厚度大于非冠心病患者。周剑辉等[8]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壁结构、形态、管腔内斑块情况以及内中膜厚度等;同时超声检查的回声能准确勾勒患者的管腔内斑块情况,使检查医师能有效判断斑块性质。而患者左右的颈总动脉分别来源于主动脉弓与头臂干,且左侧颈总动脉的压力较大以及血管较长,使得该部位血流速度缓慢,极易导致脂质沉积,从而造成颈动脉内中膜增厚[10-12]。当颈动脉各位置的内中膜厚度增大时则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此外本文发现,冠心病组的双侧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的右侧硬化斑块、左侧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超声检查能有效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两侧斑块,且双侧斑块的冠心病发生几率更高。由此可见,冠心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情况则能有效预测冠心病。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检查能有效明确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这对预测冠心病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