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

2020-09-17陶兴然

时代人物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众化哲学大众

陶兴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当代具有的实践意义

是保持党的先进行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我国的基本指导思想,与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国实际国情下和执政党建设中发挥着一脉相承的基础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党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始終作为核心思想理论而存在,是我们党长期发展下的时代精华。作为一种普遍抽象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常的理解和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才能使其最基本、最深刻的实践观深入大众心中,才能在输送源源不断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前提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内容最丰富、影响范围最广的无疑是全球化,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改革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中国社会无论是在本土产生还是外国输入下,存在多元意识形态共存的局面。意识形态多样化除解放人们思想外,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领导权造成威胁。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众层面的普及和利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深厚大众基础,才能与各种历史主义思潮相抗衡,成为人民群众心中强有力的国家精神信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当代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材内容较为单一。作为基本理论学科,国家给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很高的重视和教育地位,知识学习在高校教育中最为普遍。但纵观该学科的教材内容发现,长期以来在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方面都没有较明显的变动,依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划分。这样的划分是国内普遍认同的编排,也因此导致很少有专家学者试图去改变或创新。此外,教材内容内每一部分的内容在模块和具体表述上总是一成不变,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所学习的内容变化不大,导致人们没有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兴趣。教条化、公式化的书本教材是当代亟需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社会转型环境较为复杂。中国特有的制度体制使得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以较为稳定的态势向前迈进,但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不免对我国的社会格局和思想意识产生不稳定因素。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也在逐渐加大,国家和社会的文化信仰和个人诚信问题的缺失也日益明显,加之外国文化入侵国内,致使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中,拜金主义、利益至上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存在以及网络不良文化的渗透,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普及趋势也显得较为艰难。

马克思哲学大众化在当代的解决路径

夯实国民教育,培育专业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国民事业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公民基本素质和文化信仰上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提升国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最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夯实国民教育。一方面,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专业能力,改变原有枯燥、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形式,以一种生动幽默的叙述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应变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真理和科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学生哲学信仰,从而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个人理想价值。另一方面,加强国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积极动员群众参加相关文化宣传活动。划分不同企业单位、街道社区学习马哲精神,通过开发软件应用或者广告宣传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同,利用文化节日开展各种与马哲理论相关的实践或线上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们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化魅力。

采用大众化叙述方式,积极构建平民话语体系。一直以来,无论是中国哲学亦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大众社会的流行应用程度都极低,哲学一直被披上神秘、高深、抽象的面纱,除专业领域学者外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要改进这一局面,使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深入人心,就需要变更其叙述方式,通俗的说,就是用平民化的语言将哲学基本思想讲给大众听。

采用现代化互联网媒介丰富宣传渠道。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各式各样的宣传渠道和方式会让一种商品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并以最简洁的叙述方式深入大众内心。同理,哲学理论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在新媒介的作用下,不断创新模块形式,在满足网络读者心理需求和认同感的基础上丰富理论内容,得到广泛的扩散和传播。但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化意识形态大量涌入国内,对人们辨别主流思想产生影响。因此,在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更要审时度势,寻求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结合当今时代互联网多重因素,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网络内的大众影响力,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因、融合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和文化传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满足中国执政党建设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指导下,通过教育、政治和文化媒介进行广泛传播,使实践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发展专业领域人才队伍,进一步引导人民用正确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丰富自身、推动社会发展,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彭春雷,王偲.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55-59.

猜你喜欢

大众化哲学大众
大众偶像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