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达净美安全:孝感路长制实践

2020-09-17余弘阳方怡晖王际娣丁军李苏秦

小康 2020年26期
关键词:路长孝感市道路

余弘阳 方怡晖 王际娣 丁军 李苏秦

8月10日,孝感安陆市的安桃线公路上,汽车络绎不绝地在宽阔平整的道路上呼啸而过,道路两侧连绵的红花风中摇曳,绿意盎然的银杏树叶沙沙作响。

《小康》记者走上绿道,脚下几乎一尘不染,目之所及,青山绿水……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与武汉接壤,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也是华中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孝感地貌自南向北为平原、丘陵、山区,路况多样、复杂,长期以来道路问题突出,尤其是乡镇区域道路通行能力弱,这不但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是制约了乡村的脱贫攻坚。

高品质的农村道路,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强劲动力,让游客流连忘返。图为孝昌县田堂旅游公路。图/ 孝感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为改变这一局面,孝感市以“通达、净美、安全”为标准进行道路建设和提质工程,并且在2018年2月率先在湖北省推行路长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孝感市全市新改建公路538公里,路况水平、通行安全整体提升。自全面推广路长制以来,孝感市累计投入14.67亿元,成功打造了“全国美丽乡村路”孝昌县观双线等一批高质量示范线14条,形成了道路建设、运营管理、养护治理新机制,使公路“旧貌换新颜”“老路焕新机”。目前,孝感市公路通车里程和路网密度已跻身全省前列,有力助推了孝感市路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路长制彻底改变了道路状况

来自应城市季墩村的村民陈大明已经在八汤线道路边生活了三十余年,对道路变化的感受很深。

他告诉《小康》记者:“以前这条道路就是脏乱差!路面坑坑洼洼,白天汽车经过,扬起漫天尘土以及树叶、垃圾,都不敢随便开门,晚上没有路灯,黑灯瞎火的不敢出去。两年前,这里开始修路,破烂的水泥路变成了平整的沥青路,路面变宽阔了。现在,每天都有道路养护员清洁维护路面。道路变干净了,没垃圾了,晚上也有灯光了,我们这里住着心情也变得舒畅了。”

此前,由于管理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孝感市内的道路一直存在着通行能力不强,道路脏乱等问题。造成这种原因是缺少一套“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如今,在孝感市,便捷的交通将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使示范路成为风景线,实现了示范路与景区无缝对接,从而加速了“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的转变。图/ 孝感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2018年2月,孝感市政府出台指导意见,在全省率先推行路长制,出台市、县、乡三级工作方案和配套制度,让路长制体系全覆盖。据悉,孝感市有四级路长2591名,其中,市级路长7名,县(市)级路长51名,乡(镇)级路长148名,村级路长2385名,各级路长上路履职频次逐年提升,覆盖了全市所有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

全面推行路长制,孝感市打造了“有路必有长,有长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责任落实链条。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孝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创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积极主动尝试,是孝感建设全省区域性增长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先行基础,是建设交通强国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是创建“四好农村路”“畅安舒美路”的具体落实,也是确保交通安全畅通、解决公路管理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在推动公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产生的影响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

创新路长制机制体制

实行路长制,是为了加强公路沿线综合管控,理顺秩序、优化空间、美化环境,为此,孝感市要求道路必须达到“通达,净美、安全”的通行效果。推行路長制的目的就是公路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维护好公路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干净、美丽、安全。

孝感推行“路长制”,对道路实行从修到用管到底。

然而实际工作中却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责任压实不到位。据了解,在早期推行路长制过程中,有的路长上岗履职不到位,存在责任传导层层递减现象;在示范线项目前期,实施过程中配合力度不大,在路长制日常工作中主动认领任务主管意愿性不强;各地推进不均。各地示范路创建工作不平衡不协调,有的进度较慢,绿化质量不高,自然景观不配套,有的就事说事、就路治路;保障不到位。在资金保障上,筹融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规模不大,资金统筹整合不够、效率不高。在程序保障上,有的地方门口过多,手续繁杂。

其次,在实践路长制的过程中,孝感市还面临着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后期养护等方面的考验。因此,孝感市创新制定了一些措施来保障路长制顺利推行。一是整合资金。各级政府将实施路长制所需投资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将路长制示范线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旅融合、厕所革命结合起来,统筹各类项目建设资金。购买社会服务“打包”干线公路小修保养,设置农村公路养护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等模式,实现公路全周期养护。二是调动各方资源。按照“共治共享、融合发展”的思路,把公路沿线管理与土地、林地、规划、环保、旅游、产业、城市和村镇建设等规划融合对接,推进与公路交通环境有关规划“多规合一”。创新“大数据+路长制”管理新模式,建立包含全市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数据库,设立路长公示牌公示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反馈问题。比如,云梦县推出路长制APP,巡查人员可“随手拍”及时反馈解决问题。三是坚持严督实考。将路长制工作情况纳入重点督查事项、“五化”管理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半年开展一次路长制示范线创建拉练活动,根据实地验收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对考核优秀的严格兑现“以奖代补”政策,截至目前共兑现奖励资金1300万元。对考核不合格或连续排名靠后的,责成向市政府作书面检查并问责。

高品质的道路,离不开悉心养护。图为8 月12 日,养护工人在清洁路面。图/ 王际娣

孝昌县小悟乡田堂村旅游公路田堂村路段的道路监管员万永胜告诉《小康》记者:“我每天早上都会从村口出发,沿着旅游路线一直巡查,遇到树叶、垃圾都会及时处理,无法处理也会马上报处理。我们这一段路有3名专职的养护人员对道路进行日常的巡查以及养护。”

该旅游路线的路长小悟乡乡长徐宝传表示,道路的建设“三分修七分养”,目前该旅游公路已建立并健全了一整套巡查、沟通、整治、反馈制度,田堂村旅游公路长8.1公里,分为四段,每一段都有对应的路长分段负责。保障道路通达、净美、安全,让村民住得舒服,游客看得舒服。

路长制的推出,并非只在养护,更是按照“共治共享、融合发展”的思路,把公路沿线管理与土地、林地、规划、环保、旅游、产业、城市和村镇建设等规划融合对接,推进与公路交通环境有关规划“多规合一”。

此外,孝感市在道路建设上,考虑了各地示范线策划与当地发展结合的因素,让建设方案科学有效,与特色产业、农旅养与道路建设深度融合。比如安陆市在实施“路长制”过程中,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融入了文化元素,投资与效益性价比较高;应城在“借景”与“造景”上充分寻找结合点,在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上下功夫;大悟大手笔投入,在宽视野上求突破;孝南在路、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见效上做文章;汉川整合多部门力量,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共建共享;云梦整合省道大修资金,大力整治路域环境;孝昌进一步打通旅游景区,深度带动苗木特色产业等。

融合发展 带动产业兴旺

周巷镇是孝昌县的苗木大镇,以前路窄,还坑洼不平,苗木只能人工送往村口集中运送,现在道路修得宽敞,道路维护到位,货车可以直接到达田间,节约了不少成本,镇里苗木收入由以前的近1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6亿元,旅游农家乐由原来的18家增加到37家。

在孝感孝昌市周巷镇王杨线的林虎山庄,山庄项目的负责人林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浩林告诉《小康》记者,林虎山庄投资约两千万,占地面积约350亩,主要经营苗木、观赏植物以及创意园林为主。路况的改善让李浩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自从公司在王杨线上打造了林虎山庄,为公司的收入发生了质的变化,李浩林直言在苗木销售方面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前道路不通达,6米左右的货车进来都十分困难,到了现在,17.5米长的货车进入没有问题,苗木产品可以很容易地销售出去,与此同时,新修的高速路口也方便了客商的拜访,产品订单逐年提升。通达的道路也让林虎山庄变成了当地一个旅游打卡点,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通达的道路为当地的产业带来了勃勃的生机。8月10日,记者来到孝昌县梦里花园花木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法人代表沈腾介绍,2018年路长制全面铺开之后,对当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加入联合社的苗木花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技工人才约5千人,苗木花卉产业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方便了老百姓通行之外更是有利于当地苗木、茶叶等产业项目的发展。据统计,在修通道路后企业经营在经济方面上每亩地节约800-1000元,而直接经营成本可以每亩地节约1500-1800元。与此同时道路联通了企业与周边景区,可以依托道路建设的延伸效益进行农旅融合的建设,如打造十里苗木长廊。未来,联合社将结合当地孝文化的特色,打造梦中孝文化研学基地,在旅游线上做农耕文化体验中心,结合生态康养和整个生态优势,打造一条绿色经济产业带。

路长制的实施,不仅仅让当地企业受益,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一批旅游配套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孝昌观双线是孝昌县7条农旅融合示范线提升工程之一,全长20公里,是连接观音湖和双峰山两个景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2019全国美丽多村路”的农村公路。

8月10日,《小康》记者驱车行驶在观双线周巷镇段,发现家家户户门前绿色盎然,沿线生态农家乐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了解,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公路现状及沿线自然风景、人文地貌,这里主要栽种樱花和桂花、楠竹等多种苗木,绿化通道达16公里覆盖道路全程,在山野之间驱车如同在仙境一般,让人迷醉,可谓“车在路上走、人在景中游”。

在旅游驿站内,记者品尝了当地美食,走地鸡、农家猪、脆萝卜、乡间板栗……据驿站工作人员的介绍,自从道路接连了各个乡村之后,本来只出现在当地乡村的特色食材开始更便利地流向各地的农家乐餐桌,上演出地地道道精彩纷呈的“舌尖上的孝昌”。

道路连接旅游景点“一线串珠”

交通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支撑和先行条件。通过建成高质量的道路,高品质维护道路畅通,为当地的旅游业带动了强劲的动力。

在安陆市的烟轭线道路,宽敞的水泥路周边风景美不胜收,吸引了不少游客。道路的一侧是通往碧山村李白文化艺术村景区,而另外一侧则连接着白兆山景区,游客可以很方便地接连游玩当地景区。据了解,安陆市打造了赵钱旅游路线,又通过烟轭线联通赵钱旅游路线,联通周边各个景区。

史料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在安陆市居住了10年。

安陆市白兆山脚下的尖山村,五言陆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从2015年开始,就在这里着手打造“诗仙小镇”。李波说:“这里最少有两三个李白相关的旅游项目,政府把这些旅游项目全部联通了。游客可以全方位感受到李白故里文化的熏陶。”

据了解,道路串联为各个景区带来了客流量,也促进了景区以及周边发展。安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亚强介绍,通过沿线联通打造沿途李白文化,让李白文化贯穿整个公路,让游客感受优质的旅游体验,除此之外红色文化、银杏文化、漫画文化等也一同联通。如安陆市的道路之中,道路的联通显出集群作用,发挥出不俗的效果。据了解,近两年来安陆市每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余元,为当地旅游業发展着实打了一剂强心针。

8月11日,记者来到了G4高速大悟收费站出口附近,绿化工人正在绿化带内进行除草工作,还有大型洒水车对绿化带进行日常的浇水。现场绿化项目负责人说,2018年之前,道路两侧都是光秃秃的土坯,路长制全面铺开之后,道路景观美化也被提上了日程,道路两边黄土丘披上了嫩绿的衣裳。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该负责人对家乡的变美感到满意。

大悟县是革命老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大悟留下战斗足迹。

大悟县金岭村,依山傍水,保存有较完整的明朝建筑群小张湾古民居,充满传统鄂北民居风情。金岭村现已被打造成当地特色乡村景点,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大悟县公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彭功家说,县政府打造的金岭旅游环线方便了游客,坐上金岭旅游环线巴士,只需要二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景区,而且沿途还能享受到美丽的道路景观,让游客心情舒畅的同时也让当地居民幸福感提升。

据了解,金岭旅游环线起于G4高速大悟收费站出口,途经双桥花山、十八潭风景区,止于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区金岭村,分四段全长25公里,总投资2.2亿元。地面绿化总面积18.3万平方米;挂壁绿化全线共计87处,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全线契合大悟地域生态文化,针对性种植特色树种2.9万棵,实现旅游通道高标准绿化。便捷的交通将双桥花山、十八潭风景区、金岭美丽乡村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让示范路成为风景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了示范路与景区无缝对接,从而加速了“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的转变。

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

8月11日,在前往孝感市孝南区卓尔·桃花驿小镇(下称桃花小镇)的路上,乔木、灌木、太阳能路灯错落有致,道路两侧绿草青青,并且沿途设有公路驿站、凉亭等配套设施。

卓尔智城发展有限公司桃花驿小镇项目负责人肖家远告诉《小康》记者,桃花小镇是卓尔集团在孝感市孝南区投资建设的大型农旅康养项目,也是湖北省重点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2亿元,总规划面积约32000亩,致力建成以全新乡村生活方式、共建生态、生产、生活相互共融的世界田园活力小镇。从2018年起,每年孝南区都针对桃花小镇外的国道G316进行全方位的提质改造,通过G316桃花驿大道,桃花小镇项目到达市区不足20公里,且驾乘感受极佳,因此前来观摩项目的客人稳步增加。

据孝南区杨店镇镇长陈俊介绍,自从路长制全面铺开,该镇重点对G316路边的临时摊点、非公路标志、乱堆乱放的堆积物等进行清理,清理非法标志牌98处,清理占道经营48处,违拆5处。对公路基本信息摸底统计,建立了“一路一策”数据库,做到路况动态管理。道路的质量与以往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车流量也比往年更多了。

《小康》记者了解到,2020年,孝感市路长制示范路创建7条140.1公里,投资规模9.49亿元。今年的新冠疫情以及7月份的特大汛情,重创孝感市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全市交通项目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进度滞后等问题,孝感市委、市政府责任领导亲自研究部署路长制工作,锁定创建示范线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要点,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在政府的支持下,道路项目很快开展,通过两头施工的方案,道路在2020年6月顺利完工,前后只花费了约十天的时间。这条核心道路的建成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客流量,也保障了景区的工程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湖北诗酒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俊说,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公司打造的碧山李白文化艺术村项目外的道路建设仅仅十天左右的时间就顺利完工,解决了李白艺术村项目疫情后建设的燃眉之急。

据悉,今年上半年,孝感市政府领导实地调研督办路长制示范线,带动各级路长担当作为,做到重要情况亲自调研、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各地更是克服疫情影响,不仅谋划早、而且动手快,工作实,用不到3个月时间基本完成了半年的任务。

孝感市政府相关领导表示,实施“路长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探索实施“公路+”战略,就是把公路打造成农旅融合和文化融合的粘合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催化剂,产业聚集和发展的孵化器,实现“修一条好路、造一线美景、活一方经济、富一片百姓”。

“路长制”的实施,打造了融合发展的“致富路”。为服务汉孝融合,孝感市将新建改造打通连接武汉的孝汉大道、陈天大道等通道8条,实现武汉到孝感市区半小时经济圈,到县市1小时经济圈。为服务农旅融合,新建农旅融合示范线11条,串联2A级以上景点17个、农旅融合景点51个,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

“路长制”的实施,打造了脱贫攻坚的“振兴路”。孝感市把农村公路作为“带产业、连基地、接市场、促增收”的基础工程,在道路指标拨付、项目资金上注重向贫困地区倾斜。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贫困村公路建设810公里,连接503个贫困村,服务63个贫困车间、合作社、产业基地,带动503个贫困村脱贫。

“路长制”的实施,打造了美丽乡村的“景观路”。孝感市把孝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公路文化与党建、法治等元素相融合,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水平,串联“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讓示范路成为风景线。

猜你喜欢

路长孝感市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因地制宜 适应不同区域“路长制”推进
湖北省孝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孝感市水产局举办“渔稻综合种养”特色培训班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励精图治 领翔高飞——记孝感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阳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