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气东来背后的安全考量

2020-09-17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东线中俄天然气

姜浩峰

苏通大桥。

高53米的三轴搅拌机开机!这是7月28日上午,在长江河口段南支河段苏通大桥下游约6.1公里处的一个场景,标识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永清-上海段)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开工。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永清-上海段)被业界简称为“中俄东线南段”。负责该项目建设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称,长江盾构的开工,意味着中俄东线南段建设正式启动。

这是“基建狂魔”的又一个舞台! 

“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隧道内径6.8米,穿越水平长度10.226公里,是目前世界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管道穿江盾构工程。”国家管网网站上如此介绍,“工程计划2025年6月建设投产。项目建成后,可顺利把途经东北三省、华北等地区的‘俄气送至长三角地区,每年可输送天然气189亿立方米,将实现中俄东线永清-上海、西一线、西二线上海支干线、江苏-如东管道4条管道的互联互通,极大改善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交通环境,有效提高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管网的应急保障能力,满足该地区天然气产业发展需要和民生用气需求。”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示、亲自见证、亲自推动的中俄重要战略性合作项目,是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战略性合作项目。该工程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设,全线工程长度5111公里,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中俄边境,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九个省区市,终点抵达上海。其中,中俄东线北段(黑河-长岭)已于2019年12月2日投产供气;中段(长岭-永清)工程正全面施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建成投产;中俄东线南段管道全长1509公里,新建管道1243公里,利用已建管道266公里,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投产。

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教授分析称:“中俄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是支撑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高世宪等多位国内能源专家表示,俄罗斯如今选择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对双方都利大于弊,乃至对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7 月28 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永清- 上海段)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开工。工程穿越苏通大桥下游6.1 公里处。

中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要,就能源选择来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其次,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此前并不很引起人们注意的一方面原因,在于能源安全!

正增长的中国需要更多气

6月17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显示,过去的一年,全球能源消费净增值中,中国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而美国和德国均创历史最大降幅。

bp集团首席执行官陆博纳(Bernard Looney)称:“这一数据是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之前的值。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减缓至1.3%,连上一年度增长率——2.8%的一半都不到。”尽管陆博纳谨慎乐观地认为,疫情之后,世界将迎来重建更美好家园的机会,这将意味着世界能源消费总体增长。然而,短期来看,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管控住了疫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披露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可能是唯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正增长的国家。由中国经济中制造业等的比重分析,中国GDP的增长,也意味着能源消费量大概率是增长的。

未雨绸缪有多重要,不妨从历史中寻求答案。

回看2003年,长三角曾出现短期能源短缺。当年夏天,一些企业拉闸限电。紧接着,那年冬天,长三角一度出现油荒。中石化和中石油不得不立即从各地调拨柴油供应上海。当时,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大学教授言茂松提出,要尽力破除各省市间的电力壁垒。避免连续的拉闸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2003年底,西气东输工程终于提前向江苏、浙江供气,并于2004年底全线竣工,由此也在当时这一时期、这一发展阶段解决了长三角一时的能源短缺。

中俄东线南段未来所能提供的每年189亿立方米天然气,大约相当于长三角地区2019年能源年消耗量的30%。

设想,如果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在2003年之前完工,则2003年长三角的短期能源短缺将不会产生。

如今的上海,是否有可能面临2003年的窘境呢?是否需要在能源领域有备无患呢?2019年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上海城市能源互联网白皮书》显示,以2017年的能源消耗来看——上海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2017年度能源消费总量11862万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2.64%,超过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2017年,上海能耗密度18709.8吨标准煤/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

更為关键的是——上海地下并没有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资源储量,无可开发的化石能源,可依赖的本地常规一次能源极度匮乏。

当然,上海也有两种能源可以取用。一个是太阳能方面。上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水平面总辐射量1050-1400千瓦时/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在900-1200小时。

另一个则是风能。如今人们开车行过东海大桥等处,能够看到一些风力发电设施。也就是说,上海在利用风能上有一定举措。可这仅仅是现阶段一个补充性质的能源来源——风能主要分布在近海区域,受制于城市区域开发难度较大、设备水平、消纳技术等限制,上海对风能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

总体说来,太阳能、风能对上海的能源消费来说,只是一个不大的补充而已。上海,需要更多能源输入。

这部《白皮书》还指出,未来上海,需要在供热、供冷、供电等能源系统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沟通,打破彼此孤立的状况,打造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互补能力。《新民周刊》记者了解到,譬如发电厂发出的电能,是无法储存的。而石油也好,天然气也罢,包括煤炭等,都是可以储存的。如果通过“城市能源互联网”等,打造城市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体系,就能联合城市天然气、热力、电气化交通等系统,以形成智能灵活、万物互联、多能互补、开放融合、绿色高效的现代城市智慧能源系统。对于这一系统来说,最为方便快捷的能源还是天然气。

当《白皮书》明确上海要开展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之际,也是俄气即将东来之时。国内生产总值正增长的中国,需要更多天然气,毫无疑问,也是基于未来大数据、物联网建设发展后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中俄东线南段未来所能提供的每年189亿立方米天然气,大约相当于长三角地区2019年能源年消耗量的30%。换句话说,如果长三角地区经济继续增长,总体能源需求亦继续增长,那么,到2025年,年189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只占这一地区年能源能耗的一小部分。彭博社新能源财经分析师李子悦分析认为,目前长三角的天然气供应,已经有西气东输、川沪输气管道以及6座液化天然气码头,未来的俄气东输,能起到的作用,在于为中国提供更多天然气,更在于进一步优化长三角能源消费结构。

让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合理

陆博纳认为,疫情之后,当世界希望重上正轨的时候,零碳能源和技术将可能更大范围推广。即“致力于到2050年或之前,不仅成为净零企业,更将助力世界迈向净零”。

2014年9月1日,普京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管道开工仪式。

中俄东线黑河至长岭段。

就中国来说,能源消费结构本已处于变化之中。2000年到2012年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从2.2%提高到5.35%,提升3.15%,翻了一番还多。2016年,这一占比达到了6.4%。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这一占比达到10%。即便如此,比起2016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中天然气占比达24%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176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1.5亿立方米,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智研咨询《2020-2026年中国天然气终端销售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就国内天然气产量来说,预计2060年达到5万亿立方米生产峰值。即便如此,许多时候仍无法满足需求。

再具体到上海来看,能源消费结构确实还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上海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约占八成,其中大多数还是煤炭和石油:占比约7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1%,与伦敦、旧金山、哥本哈根等城市相比差距更大。2017年,上海单位GDP能耗为0.42吨标煤/万元,与2000年单位GDP能耗1.135吨标煤/万元相比下降了63%,虽然能耗已大大降低,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是国际部分发达城市的两倍以上。

天然气的好处在哪里?以中俄东线南段贯通后,每年可供长三角的189亿立方米清洁天然气来说——与燃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14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3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42万吨。显而易见,这样的减排,对改善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裨益莫大!

在引入俄气之前,此前中国已从土库曼斯坦、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进口液化石油气及部分液化天然气,实质也是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就全世界来说,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起天然气应用,争抢起天然气“蛋糕”。譬如新加坡,在2013年买入卡塔尔的二手天然气船“Umm Slal”号,由此加入到液化天然气(LNG)贸易行列。此后,逐步发展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LNG加注中心。今年早些时候,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推行一项补贴200万新加坡元的出资项目,鼓励港口运输船使用液化天然气。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称,这一举措就是为了在今年内使得新加坡成为供应和使用液化天然气的重要据点。

作为位于马六甲海峡这一世界海上运输重要枢纽的新加坡,早就嗅到了全球海上贸易能源消费结构即将产生的重大变化。国际海事组织去年10月通过决议,自2020年起,船舶燃料的硫排放要从3.5%减少至0.5%。这意味着全球越来越多的船舶将采用液化天然气替代燃油为燃料!目前,全球已经有100艘液化天然气或准备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船只,另有70艘预备加入。

上海的船舶工业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8月24日,全球使用中的最大最先进的18600 立方米LNG 加注船“Gas Agility ”号抵达荷兰鹿特丹港。这艘由日本三井公司所有的LNG船,由上海滬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在将“Gas Agility ”号交付船东以后,沪东中华正在建造全球最大浅水航道第四代LNG船。这艘为日本“K”LINE航运公司建造的2艘79960立方米LNG运输船的首船,不仅个头比“Gas Agility ”号大得多,且能实现江海联运。只是目前看,这些船舶都是中国的造船企业为外商所造。中国包括在上海的企业本身该如何尽快投入到LNG船的使用中去,仍值得期待。

中国船级社海外技术中心甘少炜先生认为,在LNG船领域,新加坡的一些做法对中国是有启示的。譬如新加坡持之以恒地建设LNG中心,向全球业界展示了决心,政策也有连贯性,让全球航运界看到了LNG水上应用的甜头和前景。另一方面,新加坡一系列成体系的做法,形成了船舶油、气转换的“综合解决方案”。

4月3日,超大型LNG 轮“加拉法”号正离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新奥舟山LNG 码头。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目前已经拥有的硬件设施,加上未来俄气东来,是可以在LNG船舶领域大展宏图的。这也是参与到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一次大转身之中。

能源安全新保障

在庞昌伟看来,引入俄罗斯天然气,对中国能源安全来说,是有益之举。

“美国历届政府对华始终采取有保留的合作态度,同时施以遏制,而中国关键的海上能源通道处于美国及其盟国控制之下。”庞昌伟一针见血地指出,“基于能源安全理论,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霸权威胁。”

且看中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海路通道——中国很大一部分油气进口来源于中东。从印度洋到马六甲海峡,在庞昌伟看来:“以目前的海军实力,中国较难在未来可能的中美军事对抗中确保能源通道安全。”而另一方面,中东油气,很大程度上是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能源市场的。如果中国在油气进口领域“口味单一”,则难免受制于人。特别是万一遇到“非常时期”,是无法保障能源战略安全的。

庞昌伟认为,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是对能源供需平衡的保护状态,是對能源消费结构中通过国际贸易和海外项目开发而进口的油气份额的一种有效管控。这种有效管控要估计油气资源、运输通道、油价和地缘政治经济风险。“全球化的世界相互依存,能源安全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和国际安全格局。”庞昌伟说。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两国贸易额突破1080亿美元,增长24.5%,预计2024年将提升至2000亿美元。

在俄气东来之前,在石油领域,中俄已开始很大合作。庞昌伟告诉记者:“2017年,中国进口原油4.2亿吨,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这一年,进口俄罗斯原油5980万吨、成品油210万吨,总计6.19亿吨,占中国当年净进口量15.6%。”2017年,中国原油五大进口来源国排序为:俄罗斯、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

2018年,中俄在石油领域继续合作。2018年1月1日中国开启漠河输油站进站阀门,俄罗斯原油进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开始从漠河向大庆林源炼油厂输送俄罗斯原油。从俄进口管道油量将从过去每年15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在庞昌伟看来,比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的增加来,2018年6月8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公司”)签署的《标准及合格评定结果互认合作协议的补充协议》更为重要,这标志着在标准认定和互认领域,中俄合作向前推进了重要一步,有助于推动中俄两国国家、行业标准的互认工作,避免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产品进行重复测试和检测。

因为此前在石油领域的合作令双方满意,才有了之后中俄天然气贸易的顺利推进。庞昌伟告诉记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俄气公司表示,愿意与中国石油全面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对华供气、地下储气库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双方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无疑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条管路。在庞昌伟看来,中俄关系堪称当今世界大国、邻国和谐共处的典范。“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不断深化,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政治和战略互信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得到长足发展。中俄能源合作被定位为战略合作,这是俄罗斯天然气能够东来的背景。”庞昌伟告诉记者。

然而,就具体的中俄天然气项目谈判来说,也是经历了许多年、许多回合的会谈的。在商言商方面,无论中、俄,都经历过讨价还价才达到平衡。

原本,俄方多次宣布不需要修建每年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中俄西线管道。原因是中亚中国管道与西线管道存在价格竞争,以及远离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的华东地区。2017年11月9日,中国石化、中投海外、中国银行和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天然气开发公司共同签署了中美联合开发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意向性文件,2017年11月9日,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双方将在美国西弗州及周边地区开展页岩气全产业链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合作。此时的俄罗斯却遇到了俄气西去遇到障碍的问题。由此使得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愿望增强。

庞昌伟认为,中国与俄罗斯正尝试构建一套有别于西方的能源安全体系,以促进各自能源进出口通道多元化。值得期待的是,在美国霸权的威胁下,中俄放弃“相对利益”而展开全面深入的能源合作,俄罗斯石油工业对中国资本开放了上游和下游产业。俄罗斯能源从过去专注欧洲市场,转变为兼顾东北亚市场、促进远东资源开发。目前,为管控能源安全风险,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独立于西方的能源体系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中俄能源合作将朝着构建能源共同体方向迈进。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两国贸易额突破1080亿美元,增长24.5%,预计2024年将提升至2000亿美元。2018年中国由于地缘政治原因减少从伊朗及委内瑞拉石油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0%(至2927.4万吨)和24%(至1663万吨)。俄罗斯继2016年对华石油出口领先沙特保持第一份额。2018年中俄原油贸易量为7160万吨,同比增长19.7%,占中国进口量15.4%。中国、美国及印度贡献了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2/3。其中美国能源需求增长创30年来新高。2018年对华输电31亿千瓦时,中俄在和平利用原子能领域成功协作。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诺瓦泰克公司、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和西布尔控股公司与中国展开了互利合作,未来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北极航道利用将成为中俄合作新亮点。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阶段,中俄西线管道、中蒙俄天然气管道也进入谈判日程。”庞昌伟说。

猜你喜欢

东线中俄天然气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东线混战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我国天然气真的供大于求吗?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