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生成逻辑研究
2020-09-17崔玉亮
崔玉亮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生成具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它有特定的内容;从实践逻辑看,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生成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8-0001-02
中国共产党把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提出此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公平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第二,将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生成有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抽象地探讨公平,主张具体地历史地研究公平及其相关问题。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社会的追求,人类正是在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中,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公平观,永恒的公平观是不存在的。恩格斯指出:“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1]212
公平观作为一种观念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3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把研究重点放在分配公平上是错误的,因为生产公平决定分配公平,“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1]306生产公平与分配公平最终统一于生产方式的公平。
公平具有阶级性。由于公平是对现存经济关系的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下有不同的公平观。资产阶级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公平的,无产阶级认为它是最不公平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是“把一切生产领域内剥削劳动的条件的平等当作自己的天赋人权”[3]457。
公平是相对的。资本主义把等价交换视作公平的尺度,社会主义把按劳分配视作公平的尺度,共产主义把按需分配视作公平的尺度。恩格斯指出:“在国与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阿尔卑斯山的居民和平原上的居民的生活条件总是不同的。”[1]325
无产阶级的公平观。马克思指出:“消灭阶级,这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4]394无产阶级公平观的实现路径:首先,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资本家凭借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剥削和压榨,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其次,要消灭阶级。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又不发达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阶级也将被消灭。
二、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内容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不公平的根源。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2]609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不可克服的。资本主义注定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6]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必要条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动,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矛盾的增多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政府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公平效率关系的提法有过多次。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报告继续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个公平”是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7]14。“三个公平”科学揭示了公平的起点、前提、保障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日常生活中,人们关注度较高的是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明规则代替潜规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个有利于”是评判标准。公平评判标准受时代、阶级、制度等因素制约,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比如,资本主义讲按资分配,社会主义讲按劳分配,共产主义讲按需分配。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空讲某种分配方式是公平合理,是不科学的。邓小平同志指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372。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现路径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人类对公平正义社会的追求由来已久,但是公平正义社会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究其原因就在于历史上的各种公平观都是建立在私有制之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雄厚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保证。在经济上,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要坚持和完善行政体制、民生保障制度、国家监督体系、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参考文献:
[1]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党建,2013(12).
[6]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