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2020-09-17孙梦姣王淑悦田彩荣益西旺姆
孙梦姣 王 沛 王淑悦 田彩荣 益西旺姆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一、引言
随着拉萨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大量聚集,生活垃圾成倍增长,给拉萨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压力。拉萨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纯洁无瑕的环境是其一大亮点,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系统脆弱,抗干扰能力较差,垃圾运出成本过高,一旦环境被破坏,其自我更新恢复的时间漫长。因此,大量的生活垃圾只能“自产自销”。2019年拉萨被选入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垃圾分类备受关注,垃圾分类有效落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成都和拉萨共计458人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关于垃圾分类意识、了解程度、习惯、态度进行对比,找出两地区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外界驱动因素,同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人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并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操作建议。
二、成都与拉萨垃圾分类实施现状
(一)对比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458份,其中成都236份,拉萨222份。问卷共分为四个维度,统计并调查两地居民对垃圾施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的认知、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垃圾分类的习惯。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成都居民对环境污染严重性的认知度高于拉萨居民,垃圾分类及资源二次利用的态度更加鲜明,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更深,垃圾分类的习惯更好。本研究对以上结果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2
由表2 可知,在对两地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的实际行动、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日常接触频率、所在小区分类垃圾桶的作用、所在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分析后,可发现:如果以一般为分界线的话,成都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超过一般(包括一般)的占87.53%,拉萨居民则是84.75%,成都高于拉萨2.78%。关于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日常接触频率,成都超过一般(包括一般)的占86.08%,拉萨居民的是85.17%,成都高于拉萨0.91%。通过小区垃圾桶的作用可知:拉萨居民于小区分类垃圾桶的满意程度要低于成都居民,成都超过一般(包括一般)的占87.13%,拉萨超过一般(包括一般)的占77.6%,成都高于拉萨9.53%。由此说明拉萨的垃圾分类设备的规划与设置没有成都的成熟。关于所在小区环境满意度的结果显示:成都对所处环境满意度在一般以下的占18.76%,拉萨满意度在一般以下的15.68 %。成都比拉萨高出3.08%,由此说明成都居民对小区垃圾分类处理的要求更高。
表3
通过表2及表3可知,在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宣传方面,成都比拉萨更加到位,且成都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接触频率更高,进而更易于将垃圾分类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垃圾分类的意识,使人们意识到生活垃圾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性。在垃圾分类回收的设备上成都比拉萨更完善,但对于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成都居民显著低于拉萨居民。这从侧面也显示出成都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要更高,即更重视环保问题。
(二)差异分析
本研究对垃圾分类宣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的宣传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研究把比较常见的宣传方式划分了四类:举办相关讲座;与其他组织和志愿者合作宣传;电视网络宣传;其他方式。
表4
性别:通过调查可知,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他们更易于接受以与其他组织和志愿者合作宣传以及电视网络的宣传方式。
不同年龄阶段:根据联合国年龄划最新标准,本研究把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童年:0-6岁;少年:7-17岁;青年:18-40岁;中年:41-65岁;老年:66岁以后。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本问卷的调查年龄主要集中在18-40岁阶段。对于少年阶段7-17岁,其中与其他组织志愿者合作宣传的接受率最高,占67.24%。对于18-40岁的青年阶段,更易接受电视网络宣传,占比69.06%。对于41-65的中年阶段也是更易接受电视网络宣传,占比63.44%。对于66岁以上的老年阶段则更接受举办相关讲座,占比60.12%。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改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宣传方式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像老人和小孩会更倾向与参与到宣传的这个活动中,而青壮年则跟倾向于在手机电视上观看。
职业:本研究把职业划分了五大类:在读学生;国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自由职业者。通过调查可发现在读学生易接受与其他组织志愿者合作宣传其次电视网络宣传,国家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自由职业者更易接受电视网络宣传及与其他组织志愿者合作宣传。但无论什么职业,对于举办讲座的接受度都不高。
学历:把学历划分了五个阶段: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本科或大专,研究生及以上。经研究发现,各学历层次的居民都更接受与组织或志愿者合作宣传和电视网络宣传,其次随着学历的提高,对于宣传讲座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
三、影响因素
本研究从四方面分析研究了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的影响因素:个人素质,法律法规,积分奖品,罚款。结果发现50.66%的人认为个人素质能影响他们进行垃圾分类,58.95%的人认为法律法规能约束他们进行分类,55.24%的人认为积分奖品能提高他们垃圾分类的积极性,39.08%的人认为罚款能督促他们进行垃圾分类。
表6
针对其中的法律法规和积分奖品两个方面,本研究默认一般及以上都持支持态度,根据问卷发现(如图5):87.34%的人对于国家加大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法律和改革持支持观点,同时85.15%的人认为法律对健全垃圾分类回收是有积极作用的;86.03%的人认为的奖励对调动垃圾分类具有积极影响的,88.43%的人都能接受垃圾分类实施奖惩制度。
因此政府应该规范关于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如果必要的话也可以强制执行,比如可以向上海学习。同时对垃圾分类实施奖励,扶持环保科技企业,给予他们政策优惠,鼓励他们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下探索新的模式,去积极引导群众对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四、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问题
1.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查可发现,不管是成都还是拉萨,垃圾分类尚未具体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虽然大部人居民都有垃圾分类的想法,但由于垃圾分类的设备不到位、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匮乏、缺少积极引导、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以至于大家缺少实际行动。
2.本调查充分显示了目前拉萨关于垃圾分类上存在的问题,如:垃圾分类的宣传不足,人们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垃圾分类的条件;缺少环保科技公司,没有具有标志性的公司明确引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等。
(二)相关建议
1.加大宣传
从学生入手,下到幼儿园上到大学,在学校宣传垃圾分类,因为还是学生所以学习能力强,接受度高,可实施性也强。再由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不论效果怎样,至少可以像家长传达垃圾分类的意识。其次与社区合作,盘活志愿服务点,党务服务中心及其他社会力量,扩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切切实实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的内容。其中志愿服务点可以与高校联系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这样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人力。最后媒体正面宣传报道垃圾分类减量和处理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舆论氛围,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回收利用[1]。
2.完善设备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66.38%的居民在垃圾分类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设备不到位,其中有73.36%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垃圾分类设备完善且了解一定分类知识的情况下愿意去进行垃圾分类。在拉萨,很多小区包括学校垃圾设备有限,通常只有一个特别大的垃圾桶,不管事先有没有分类,最后进的都是一个地方,不但打击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无法让他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概念。因此完善基层垃圾分类设备是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起点。
3.借鉴学习
我国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都做得卓有成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杭州市余杭区的“虎哥模式”。余杭区依托虎哥环境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建立集垃圾收集、运输、分拣、回收、再利用于一体的“垃圾分类高速公路”。实现了干垃圾95%以上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每月可产生7500—8000吨再生原料[2]。
“虎哥模式”主要包括五方面:简化垃圾分类方式;推行线上服务;环保金激励措施;建立多元监管模式;完善垃圾末端资源化处理方式。
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而“虎哥模式”做到了把放错地方的资源放到对的地方,有效的破解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困难。“虎哥模式”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离不开虎哥公司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也离不开政府公众的大力支持。
生活垃圾从源头上进行分类以提高资源二次利用率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众、企业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3]。拉萨目前应该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改善垃圾分类的设施,多多鼓励环保科技公司创业,向其他做的好的地方吸取经验,并结合拉萨自己的特色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拉萨的独特方式。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提高拉萨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二次利用率,使拉萨的环境,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保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拉萨一定会变的更美,更好,更加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