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演变和问题研究
2020-09-17张潇亮
张潇亮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00)
一、引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中国产业升级版,是应对全球经济困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必须找准突破口和落实好抓手。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还是困扰着我们,在产业升级这一重要环节中,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 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 1/3。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更是已达到21.7%。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服务业的有关内容,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等。在此我们整理了从1978年到2017年的有关政策数据,首先先宏观的根据各行业的政策数量进行对比,选取10年为一个节点,从而体现各个行业在近30年的发展趋势。继而在微观层面上分析近30年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选取了交通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四个行业进行分析,希望找到推动产业升级的良方。
二、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政策数量对比
图一
由于有些行业政策数量较少。所以归为其他类别,主要有开采及辅助工作,节能环保,其他生产性服务等等(详情见图一)。统计的时间跨度是10年,因为10年跨度的政策数量积累可以比较明显的反映出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是随着产业升级同步发展的。
我们可以在图一发现,1978年到1987年这段时间,关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占据了主要的部分,其次是金融保险服务业,仓储邮政业。而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服务业与人力资源培训,知识产权和科技方面的政策占比较少。这也体现了我国这一时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型的一个过程。
1988年-1997年这段时间,商务服务业的政策占据了主要的部分,交通运输业和仓储邮政业的政策数量占比有所下降,其他的政策占比变化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贸易,所以在政策上有所倾斜。此时是第一产业像第二产业转型的一个阶段,第三产业发展依然比较缓慢。
1998年-2007年这段时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政策数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占据了第一位的比重。交通运输业的政策占比进一步下降,已经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的政策数量超越,仓储邮政业的政策数量占比已经下降至最低。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业的政策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可以看出这段时间政府已经开始注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进行转移。
2008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政策数量依旧占据着第一名的位置,金融保险服务,商务服务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的政策数量牢牢地占据着前三名的位置,仓储邮政业的政策数量占比又一次下降,而且大多政策集中于现代物流服务业,说明传统的邮政和仓储行业服务业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业的政策数量又有了明显增加,这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可以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发展做出调整,对于一些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规范。
三、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一)交通运输业
1.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状态。从结构来看,铁路交通运输和公路交通运输的比重几乎平分秋色,占全部交通运输业比重的80%左右。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质量来看,等级公路和等级航道运输里程的占比还比较低,从交通运输发展的效益来看,铁路旅客运输运输和航空旅客运输的比重太低,公路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比重太大,而公路货物运输与旅客运输的等级公路比重不高,这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综合质量和综合效益还有待提高,必须从财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促进交通运输业的产业升级。
2.交通运输业各行业政策数量变化趋势
在交通运输业中,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政策数量增幅较大,联系到高铁的发展和大飞机的问世,也可以看出政府在这两项中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管道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政策数量增幅比较缓慢。道路运输业政策数量不降反升。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发展现状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资源而从事计算机程序编制,信息系统开发和集成及相关服务的产业。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定义来看,其同时包含了产品和服务两种形态,并且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与发展,软件产品与服务的边界日益模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的态势。在技术演进的推动下,软件产业各个子产业之间甚至其他行业与软件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日益加深,特别是当前软件产业与电信领域,互联网领域相互交织,融合发展,新业务,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交叉领域,融合产品等成为行业最为活跃的动力。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软件和信息产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尽管外部经济环境并不是十分友好,但是软件和信息产业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对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截止到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的软件企业已经达到了3.3万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增加值超过了1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
二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和存储,信息技术咨询,IC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十分迅猛, 占软件产业份额比重日益提升。 截止到2013年底,上述四项软件技术服务收入之和已占软件产业总收入规模的一半以上, 显示出我国软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整个产业体系向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更加均衡发展的态势演进;
三是软件产业的区域集聚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以其独有的市场优势、人才优势、 产业优势吸引了各类软件企业“扎堆”,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有效降低了软件企业研发、制造、 商务等生产成本,形成了区域性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政策数量变化趋势
从1978年开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政策数量在逐渐上升,而且是大幅上升,这说明随着互联网所引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政府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越来越重视,政策的支持和规范也使得我国软件产业规模迅速做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看出政策对于软件产业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规模的变化
(三)金融与保险服务业
1.发展现状
金融服务业即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行业。我国金融服务业目前包括(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四个分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保险业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合作社、证券经纪与交易业、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主要提供金融的存贷、社会资金收缩、扩放,金融领域消费的管理和设计,对金融产品设计,对消费支付方式提供和创新,金融服务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手段。
随着经济领域互联网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形成了巨大的“鲇鱼效应”推动传统金融加快升级和继续深化金融机制改革,同时以互联网信贷,互联网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便利了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提高了小微企业活力,推动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各行业政策数量变化趋势
金融和保险服务业总政策数量在2000年以后大幅提升,说明政府对于金融和保险行业越来越重视,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业在20世纪之前在中国是一个空白,政策也没有任何倾向,此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还是发展萌芽期,只有一些民间组织在进行活动,还没有得到政府层面的认可。08年以后,P2P在中国开始兴起,到2014年上半年,全国互联网P2P借贷平台已经超过1000家,随着P2P热潮的兴起,大量的的非金融企业跨界进入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依托其巨量用户规模,迅速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竞争。在这些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急需政府政策来进行规范和指导,互联网金融业的政策文件不断增加,也可以看出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加以重视。保险业的政策文件也在增加,这其中主要是由于人们的保险意识在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己未来的保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始终强调保险的重要性,这点在政府政策上也可以看出来。从总体来看,传统金融业,保险业,互联网金融业三部分的政策数量基本相同,按这种趋势,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倾向比重会越来越大。
(四)电子商务服务业政策数量变化趋势
1.发展现状
在商务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经济市场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产业结构,与此同时更加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自从2000开始,电子商务在我国市场的发展一直保持强大的发展动力。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交易总额已经打破了万亿元的大关,而且每年正在以快速的发展态势进行增长,从2008年以来通过在电子商务上完成的总交易额已经突破了8.2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渗透,使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历史上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有很大区别。电子商务服务通过实现供应商与需求方之间的信息快速交流,改善了传统商贸服务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变了产业竞争模式,对企业的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供给结构,通过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作用,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了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
2.电子商务服务业政策数量变化趋势
1997年之前政府政策在这一方面还是空白,从1998年以后才出现了关于电子商务服务的相关政策,而中国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发展,可以说政策大大滞后于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电子商务服务业在初期发展的缓慢和不规范,但是这种情况在2008年以后得到了好转,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规范下,电子商务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点从现实中也可以看出来。
四、生产性服务业政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一)区域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目前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距较大,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所以我们对于不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策,不宜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要加大投资,改造提升落后地区的传统产业,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遵循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上的集聚发展规律。同时要进一步提升较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力。从而带动其他地区传统行业的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之间的发展十分不平衡,而且对于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所以我们要对于不同的服务业发展实行差别化政策,如对于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这些与人均GDP和就业人数呈正相关的行业,我们要加大力度支持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在投资,税收等方面予以一些优惠政策,并加大对于这些行业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投资力度,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但是对于如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类等基础行业,也不应放弃其发展,对于这些行业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适当的政策,不宜盲目扩张和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