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安畜禽产业发展回顾及未来思考

2020-09-17王兆广陈健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海安县万羽禽蛋

文│王兆广 陈健(江苏省海安县高新区畜牧兽医站)

徐连均 丁亮(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海安县畜牧业历史悠久,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并开拓创新,使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海安县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近百万人口的种粮大县(2018年6月撤县建市),由于庄稼缺少优质的有机肥料,粮食平均亩产始终在250千克左右徘徊。20世纪60年代后期,海安县委、县政府终于认识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和“农业要丰收,畜牧要先行”的经验和理念,开始注重发展和培育以养猪为带头的(后来延伸至养鸡)畜禽生产及其相关产业,由此拉开了畜禽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序幕。

一、海安县畜禽产业回顾

20世纪70年代,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抓革命促生产”和毛主席“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的指示与号召下,海安县各级政府在要求各农户家家养猪的同时,开始兴办国营养殖场和集体养猪场,直属县政府组织实施的县祖代猪场和县食品公司及其下辖的各乡镇食品站商办种猪场、全县各生产小队集体养猪场陆续兴建。据海安县年鉴记载,1972年海安县全县生猪年饲养量高达近百万头,1979年突破100万头,1984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2007年又成为囯家生猪调出奖励的县市之一,由此诞生了四家以屠宰生猪为主的屠宰加工厂和上千人的生猪及其产品收购运销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海安县人民逐渐由昔日的以养猪为主改为猪、羊、禽并举,进而逐步渐变为以家禽为带头的畜禽产业发展轨迹与历程。

1997年,海安县家禽年饲养量达3100多万只(羽),生产禽蛋16.84万吨,实现禽蛋产值245000多万元,禽蛋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约47.63%,农民人均生产禽蛋300多千克,人均从禽蛋上所获得的收入近3000元,被原农业部特产之乡委员会评为“中国禽蛋之乡”。海安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兴办鸡场免收农业税、孵禽场用电享受农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等,推动了海安县以家禽为带头的畜牧产业迅速崛起。

2004年年底,全县家禽饲养量高达4832万只(羽),生产禽蛋22.1万吨,生猪饲养量121.29万头,山羊饲养量86.36万只,畜牧总产值16.07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占农业总产值的62.9%。面对蓬勃发展的畜牧业,海安县委、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清醒地认识到,为确保把海安县畜禽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做优,必须与时俱进,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及时而果断地提出了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之路。同时,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再一次给生产者和投资者注入了活力。

二、海安县畜禽产业发展现状

1.生态健康养殖始终是新时代发展畜禽产业的主旋律。从2009年开始,海安县委、县政府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海安县打造的“清水工程”,在组织实施畜禽养殖重点区镇建立养殖小区的同时,率先对墩头镇所有的畜禽饲养户(饲养家禽100只以下,生猪10头以下的养殖户除外),根据年饲养量的大小建设不同规格的蓄粪池、沼气池,建成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者,县、镇将补助总造价款的2/3以上,当“双池”灌满后,再由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安排抽粪机车抽送到中转蓄粪池或种植基地。在墩头镇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海安县从2011年开始,在全县10个区镇全面推开,到2015年10月底,全县除十几个超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企业外,共新建10~350立方米的蓄粪池1216座,8~300立方米的沼气池285座,30~660立方米中转蓄粪池68座,并于年内经县相关部门验收,合格率达100%。

2.建立高质量、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禽蛋生产企业已成为新时代海安县畜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海安县禽蛋生产发展初期,海安县委、县政府为了让老百姓尽快致富奔小康,鼓励农民发展家禽生产,千家万户从几十只、几百只蛋鸡(肉鸡)养起,出现了多家媒体报道的“百万雄鸡下江南”的盛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蛋鸡的养殖总量和养殖规模不断增加,2005年全县万羽以上的鸡场达70多家,全县年饲养总量突破5000万羽,养殖农户突破3万户。进入21世纪,海安县蛋鸡养殖从发展总量向规模质量转变,单体养殖规模逐年递增。2018年,海安县建成万羽以上的鸡场250多家,其中存栏超50万羽和10万羽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分别达到18家和20家,南通天晟牧业集园已达200万羽,同时南通新康德禽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康瑞、青墩、锡海等4个蛋鸡养殖场更是确定目标向200万羽以上冲刺。

3.蛋鸡养殖设施设备逐步走向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因自然经济条件所限,发展蛋鸡生产只能因陋就简,从广大农户利用空闲房屋养鸡,在家前屋后搭建鸡舍,到如今变成了标准化、现代化的美丽蛋(肉)鸡养殖场,蛋(肉)鸡养殖方式也从地面平养逐步向网上平养、高床平养、阶梯式笼养、层叠式笼养转变。近年来,海安县新增全自动养殖的层叠式鸡笼5万多组,全自动养殖的蛋鸡达600多万羽,智能化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喂料、饮水、集蛋、清粪、温度、通风、光照等设施设备全部自动化。为实现生态养殖和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各大型养殖场将鸡粪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和调水产品,深受周边种植基地和水产养殖户欢迎。

除此之外,海安县政府还在曲塘镇投资数亿元建立“全国定点示范项目”海安普豪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专门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其设计生产能力为日消耗畜禽养殖废弃物400吨,农作物秸秆15吨;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日发电量5万度,日产热量6480万千卡;年产沼渣、沼液有机肥5万吨。公司发电全部并入囯家电网,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供应附近的农业设施栽培的大棚供暖,沼渣供应有机肥厂制作固体有机肥料,沼液用于农田浇灌及制作浓缩营养液,该企业的建成有效促进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

4.配套服务创新能力得到加强。2012年,海安县禽蛋产业园区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加强禽蛋产业园区管理平台建设,提高了指导服务水平,形成了线上线下培训、养殖观摩、产品展示、数据传输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的机制。全县围绕禽蛋产业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研究生工作站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被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为“蛋鸡产业技术研发基地”,省内外8家高等院校将海安县规模养殖企业定为“教学实习基地”,与国内50多家重点生物制品企业、动物保健品企业、饲料生产企业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每年组织实施“产、学、研”项目5个以上,始终保持产业创新活力。

5.禽蛋深加工能力到得提升。

20世纪90年代,海安县开始推进禽蛋深加工,由单纯的鲜鸡蛋销售不断向多形式、多品种、多重结构的产品转变;从简单的卤制蛋、五香蛋、白煮蛋、咸鸭蛋,向鸡蛋干、休闲食品及蛋制品精深加工转变。目前,海安有家禽屠宰企业5家,年屠宰家禽1000多万只(羽),销售冰鲜鸡、冷冻鸡近2万吨;有蛋品加工企业8家,年产各类蛋粉7000吨、蛋液3万吨、蛋黄活性蛋白粉5吨、白煮蛋5000吨、卤制蛋6000吨、再制蛋3000吨,年加工鲜蛋达到8万多吨,全市鲜蛋加工比例超50%。

6.产业化融合走向紧密。海安县现有从事禽蛋生产及相关产业农业龙头企业38家,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54个,包括饲料加工、家禽养殖、家禽屠宰、蛋品加工、投入品经营、禽蛋营销、畜牧业机械、有机肥生产、大型沼气发电等。有省级名牌农产品5个、市级名牌农产品6个,同时南通康德蛋业“溏心蛋”、天成科技集团“天晟牧园”鸡蛋获长三角名特优食品品牌。至目前为止,海安县创建农业农村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家、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76家。多家企业通过新建或升级改造,建成从中央集蛋,到清洗、消毒、涂蜡、打码处理、分级包装的清洁蛋生产线,年生产清洁蛋近2万吨,形成了“名特优鲜进超市”的鲜蛋销售模式。海安县禽蛋生产实现了从养殖、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三、未来发展计划与思考

1.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发展中用地难的问题。近年来,海安县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分,养殖业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制约,为破解这一难题,使海安县传统的养殖优势和由此而形成的市场优势与技术优势得到延续和传承,海安县从整合资源,动员具有投资潜力的昔日养殖状元和成功人士在集约化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地、闲置破旧工厂、撤并后的学校和海滩等,开辟和建立规模养殖基地。

如南通兴安牧业有限公司和南通普泽畜牧有限公司,都是在原来的老企业和荒滩洼地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养殖企业和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南通天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位于滨海新区的黄海边,开辟了1000亩的滩涂垦区,建立了大型现代化种鸡养殖基地和蛋鸡生产企业。南通新康德禽业有限公司新扩建的青墩蛋鸡养殖场也是在昔日的开荒田、今日的低洼地经重新规划设计,在位于墩头镇西北边陲,新征土地百余亩,建成年饲养100万羽以上的规模蛋鸡场。位于曲塘镇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苏鹏禽业有限公司也是由昔日的园林绿化基地改建的蛋鸡生产企业,他们为了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饲养量,将过去的三层阶梯式饲养模式(A字形)改为6~8层叠层式(H形)栖架养殖模式(相应的鸡舍设计和养殖设备同时匹配),使蛋鸡生产的集约水平显著提高。

2.加快提升海安县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目标始终不动摇。未来五年,立足海安县县情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海安将发展规模生态健康养殖,全面建设“资源节约、科技密集、加工增值、生态友好”的畜牧业,仍然是海安县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县委、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力挺海安县家禽产业进一步提挡升级,做优做强,同时以家禽养殖为枢纽环节,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种养结合范围与推广力度及实施计划,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二是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污染治理实行“网络化管理,一对一监管”,确保管理不留真空,监督不留死角。为生态、健康养殖和提升畜产品的高端质量、品质优良提升强有力的保证。

3.继续培育和增强品牌战略意识。在近期江苏康德“溏心蛋”和天成集团“天晟牧园”鸡蛋获长三角名优食品品牌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婷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佳丰”牌鸡蛋、皮蛋及咸鸭蛋以及曲塘镇的“德心”牌草猪肉、高新区“金海阳”乳制品、“泰森”白羽肉鸡,大公山羊市场的“贲家集山羊”“贲家集水晶羊肉”进一步提档升级,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4.本着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从现有的20家年饲养10万羽蛋鸡的养殖群体中,挑选3~5家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成熟并有投资愿望的企业家,采取自己拿一点,银行贷一点,政策支持和扶持一点的路径,培育成省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引领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真正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

猜你喜欢

海安县万羽禽蛋
蛋鸡规模养殖现状调查报告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双重疫情下上杭县家禽业的“危”与“机”
禽蛋供应偏紧格局依旧 后期价格高位震荡上行——2019年1-7月我国禽蛋生产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
海南临高蛋鸡养殖扶贫项目投产
禽蛋 生产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海安县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禽蛋:产量增速放缓消费稳步增长
铁老板变身“养鹅哥”
可爱的小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