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对东北矿产资源的操控
2020-09-17李雨桐
李雨桐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地壳上的分布十分有限。矿产资源是在地壳形成以后,经过几十亿年、几亿年、几千万年,最短也需要几百万年的综合地质作用形成的。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仅数量越来越大,而且种类越来越多。可以说,保护矿产资源是人类进步的必然目标。中国东北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满族的发祥地。清朝入关后,清政府一直把东北视为“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严禁开发,力图保有其根基。沙俄入侵后,东北丰富的资源落入俄人之手。1905 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继承了东北的一切权益。日本为全面掠取东北的资源,在大连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除了经营铁路以外,还设立了矿工业、调查、拓殖、相关公司经营等5个所属部门。自此,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悉数落入满铁及日本人手中。
一、东北地质条件及矿产品质
东北地大物博,矿产丰富。除煤、铁资源富足外,还有金、铜、滑石、苦土、铅、粘土等矿产。探矿事业兴起甚早,在渤海国时代便已称盛一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商部奏准各省设立矿政调查总局,盛京当局于当年冬设局办公。1906年5月,陆续设立西丰、海龙、宽甸、铁岭、开原、辽阳、锦州、通化、本溪等分局。各分局在管界内详细调查各种矿产,随时呈报总局。遇有商人报领矿区,分局委员先行勘验、绘图,转报总局,总局再派人复勘,查与定章无违,即行核准给照。矿租由经管分局按季征收,遇有民间勾结外国人私采事项,分局就近查禁。1907年,矿政调查总局归并于劝业道。当时,共调查矿产产地467 处,其中煤矿148 处、金矿188 处(主要为砂金)、白金1处、银矿12处、铜矿26处、铁矿21处、铅矿48处、石棉矿7处、水晶矿3处、锑矿1处、硫铁矿 7 处、石英矿 2 处、石英岩 1 处、软玉 1 处、锡矿1处。
煤炭方面:据资料统计,东北全境煤矿埋藏量共约145 624.3万吨,其中奉天省占117 400.6万吨,吉林省占13 885万吨,黑龙江省占24 338.7万吨。奉天省已立案的煤矿数计387处,吉林省计270 处,黑龙江省计26 处。据1930 年统计,所有开采各矿出煤总数为1 004.1万吨[1]230。除去由日本独营的抚顺、烟台煤矿及中日合办的本溪、穆棱、扎赉诺尔及老头沟各煤矿外,其余各煤矿完全由中国自办。
(1)东北矿务局为当时东北最大采矿机关,1919 年接办八道壕煤矿,1928年接办复州煤矿,1931年接办西安煤矿。三矿合并之后,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其资本、矿区面积及日产量如表1:
表1 东北矿务局资本、矿区面积及日产量统计表[1]231
(2)金沟煤矿。矿区共计1 405亩,最初由商人周文贵创办。后因资本缺乏与沈海铁路合办,双方共出资本135 万元,改设公司,至1927 年产量增至9.5万吨。
(3)尾明山煤矿。矿区共计1 332亩,由商人李顺清开采。甲午中日战争后,改为官办,定名为“天利煤矿公司”,资本12 万元,每年采煤4 万吨。
(4)奶子山煤矿。矿区共计5万亩。1909年由商人李茗改领采照,每年出煤0.3 万吨。1928年改组,定名为“奶子山煤矿公司”。添招新股,增加资本150 万元,添置新机,并由吉敦路兴修蛟奶支路,以利运输,每日采煤约300吨。
(5)火石岭煤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裕吉煤矿公司开采,面积1 600亩,资本30万元,每日采煤50 吨;另一部分由裕东公司开采,资本100万元,每日产煤200吨。
(6)鹤岗煤矿。矿区共9 058亩,由鹤岗煤矿公司开采,煤质极佳。畅销吉黑两省,公司资本为311.5万元,有自运煤铁路及车辆。
铁矿方面:东北铁矿,蕴藏丰富。但日本独营的鞍山铁矿、中日合办的本溪湖煤铁公司及弓长岭铁矿公司已占去东北逾半的铁矿。其余主要各铁矿,据专门矿学家调查如表2:
表2 20世纪30年代东北部分铁矿统计表[2]40
金矿方面:东北的金矿富甲全国,以黑龙江省的采金业成绩最为显著,获利颇丰,吉林次之,奉天又次之(表3)。黑龙江省金矿产地最多,有逢源、德源、振兴、裕平、源利、古溪、吉诚、洪裕、大成、兴安、古源、广信、裕兴和、新华、太平、漠河、三姓、梧桐河、延和及稜川各矿。
表3 20世纪30年代黑、吉两省金矿产量预估统计表[2]41
1905 年,关东州民政署民政长官组织“满洲矿产调查委员会”,以京都帝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为首成立5 个调查组,分别对兴京(今永陵一带)、奉天、桓仁、通化、辽西地区进行矿业调查,并专门调查了奉天省的金矿资源,撰写了《满清辽东半岛金矿调查报告》。1907 年3 月,“满铁”设置地质课(后改为地质调查所),对奉天矿产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并编制出《清帝国辽东半岛矿山地质调查概况》一书。同年,奉天省公署成立了矿产调查局,下设海龙、兴京、锦州、辽阳等14个分局,经调查发现有金、银、铜、铅等多种矿产资源,用土法开采的矿点达141 处,其中砂金78处[3]504。
铜矿方面:20 世纪初东北铜矿发现不下30处,但开采仅有3处矿地。
(1)吉林磐石县青石嘴山铜矿。该矿埋藏铜量约7 万吨,于1908 年开采,初为官办,后改商办,由吉林永衡官银号接办。
(2)吉林延吉县天宝山铜矿。该矿面积60方里,又产银砂,1889 年开始试办。在最初三年,采银16 万两,后因日俄战争,停顿一时,至1916年,改由天宝山银铜矿公司接办,自1917年至1920年,共出铜块13.21万吨,铅块约10万吨。
(3)奉天本溪县马鹿沟铜矿。该矿于1916年开始开采,但因铜价跌落,停止开采。1923年由王聘之接办,每年出铜约六七百吨。
其他矿产:东北铅银各矿,在政府立案计奉天省56处,吉林省31处,黑龙江省7处。在已开采各铅矿之中,以奉天青城子铅矿、八字沟铅矿、吉林官马嘴子铅矿成绩为最佳。滑石矿在奉天省岫岩等县发现颇多,尤以海城东南为最多。已经立案的滑石矿计53 处,以大岭滑石矿为最佳。该矿于1916年由私人创办。至1919年由大岭滑石矿公司接办,每日采出滑石30 吨。苦土矿以奉天省海城、盖平两县为最知名矿床地,长约35 千米,深达900 米,由信爱公司及其他两公司开采,已立案的矿床计11 处,每年产量为:1917年0.18万吨,1920年0.69万吨,1921年0.29万吨,1922 年 0.45 万吨,1923 年 0.27 万吨,1924年 1.01 万吨,1925 年 1.38 万吨,1926 年 2 万吨,1927年2.14万吨,1928年2.55万吨,1929年3.16万吨[1]233。粘土矿已立案计49处,其中开采约1/5,以奉天复县五湖嘴粘土矿成绩最佳。矿区面积6 000 亩,埋藏量约 2 812.8 万吨,由同益、义合、天合成、大东、福源、大华及同和隆各公司开采,后由东北矿业公司接办。1923年至1929年产量如下:1923 年 2.5 万吨,1924 年 3.8 万吨,1925 年2.6万吨,1926年3.4吨,1927年3.8万吨,1928年5.4万吨[1]233。
二、日本对东北矿产资源的觊觎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在东北南部地区的权利日益巩固。日本方面常借口“日本帝国对于满蒙有特殊地位”之说,对东北调查掠夺“不遗余力”,仿佛是它自己的版图。日本帝国主义以满铁为依托,通过调查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扩充其在东北的势力,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它们建有极其严密的组织,策划的方案也阴谋重重。对于任何问题,他们总是预先把真相调查得明明白白,进而再研究讨论具体的方策。具体缜密的方策一经决定,朝野上下必互相合作,共同奋斗,以求贯彻。所以他们在中国东北蚕食我们的利权,实足令人惊惧[4]7。而对东北矿产资源的调查也只是日本“经济开发”计划中微小的一部分。日本以“经济开发”的名义,对东北的资源大肆侵占,为其发动九一八事变提供了物资储备。日本政府所谓的“经济开发”就是把中国变为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以图掠夺东北资源及进一步占领中国东北。在其精心编织的阴谋网下,东北的矿产资源一步步被日本收入囊中。
东北的矿业中,煤和铁占最重要的地位,可惜其经营的实权,基本操纵于日本资本家的手中。中国资本家除采金事业稍有势力外,其他重要矿业简直没有插足的余地。东北藏煤甚富,尤以奉天省为最多,其著名煤矿有如抚顺煤矿和本溪湖煤矿等,每年产量共有1 000 余万吨。为了掠夺战略物资,满铁这一日本国家垄断资本在关东军的支持下,加紧了对工矿企业的操纵与掠夺。早在日俄战争后不久,日本就凭借武力占领了抚顺煤矿,之后又相继侵占了奉天本溪湖煤矿、吉林五道口煤矿、老头沟煤矿等矿区。日本占领东北后,又相继占领了复州煤矿、八道壕煤矿、孙家湾煤矿、北票煤矿、西安(辽源)煤矿、蛟河煤矿、鹤岗煤矿等28 处大小不等的矿区。抚顺和烟台两矿,每年即产700 余万吨,但这些完全是日本资本家的利益。东北虽成立有东北矿务局,但其所辖的煤矿极其有限,若将所有外资关系除去不计,则东北每年的国产煤,实则一百数十万吨,约当东北煤的全产量12%而已[5]11。
表4 东北历年产煤量统计表[5]11 单位:万吨
“东北铁矿蕴藏量亦颇丰,每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额三分之二,所埋矿量约当全国总矿量十分之八,关内各地万不能及”[5]11。其著名产地如庙儿沟铁矿、鞍山铁矿、弓长岭铁矿等,而开采之权也大都操控在日本资本家手中,国人虽也有经营,但大多规模狭小,产量有限,几乎没有什么势力可言。
东北的铁矿和炼铁业在九一八事变前就操纵在日本人手中,他们以“中日合办”的名义,获取了奉天省本溪和鞍山铁矿与冶铁业。这两家企业生产的生铁几乎占当时全中国生铁产量的97.3%。1933年鞍山制铁所改组为昭和制钢所,在侵略与掠夺政策的指导下,竭力扩充生产规模,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服务。昭和制钢所从成立至1935 年,每年可生产与掠夺生铁40 余万吨和钢坯钢材30余万吨。此外,日本还设置了“鞍山钢材株式会社”“日满钢材工业株式会社”“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满洲久保田铸铁株式会社”等机构,垄断了东北的钢铁冶炼业。
东北其他的丰富矿产,如金、铜、铅、锌等金属,都成为日本侵略者掠夺的对象。除煤、铁之外,以金矿最为重要。根据调查所得,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采金事业,始见于民国纪元年前140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东北本土资本家投资经营采金事业日益繁盛,1924 年吉黑两省新设的采金公司已不下40 余所,但不久后相继倒闭。日本在东北先后成立起“满洲采金株式会社”“满洲矿业开发株式会社”“满洲金矿株式会社”“满洲铅矿株式会社”“延和金矿株式会社”“岫岩矿业株式会社”以及“满洲轻金属制造株式会社”等机构,对东北工业实行统治,完全掌握了东北矿产的开采权。此外,日本在东北的炼油工业、电力工业及汽车、水泥、棉纱、棉线、棉布、面粉等行业都取得了垄断地位。
三、日本对东北矿产资源的掠夺
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设立了一个傀儡政权——“满洲国”,将已退位的清帝溥仪扶植为傀儡皇帝,实际一切听命于日本关东军。1933 年日军又侵占了与东北毗邻的热河省,将其并入“满洲国”。1935 年,“满洲国”从苏联购买了北满铁路,俄国势力退出东北,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完全被日本控制,经济迅速殖民地化。一方面,东北成了日本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另一方面,为将东北作为其进—步侵华进而占领整个东南亚的军事基地,日本在东北积极投资兴建军事工业,开发矿藏,修建铁路,发展电力、钢铁冶炼及化学工业等,拼命积蓄战争能量,同时极力限制其他国家及当地中国人的经济活动。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经济实行严格的军事管理,加剧了东北经济的畸形化。1932—1945 年,日本在东北资本达214 220 万美元,主要投向铁路和工矿业。1932 年到1940 年短短八年间,东北铁路里程增加近一倍,大体相当于关内铁路里程的总和。“七七”事变后,日本加速东北的工矿业建设,绝大部分的新投资是由政府控制的机构进行。13 年间,重要工矿产品生产总值增加4.5倍[6]229。而与此同时,与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产业的发展迟缓,甚至出现了下降。如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的榨油、皮毛加工、纺织、食品及大豆种植等行业发展速度均大大落后于与战争相关的产业。
东北黑土区尤其是中南部,铁矿资源丰富,配套资源全面,是发展钢铁生产的理想地区。因此,日本对东北钢铁业抱有很大野心,把对钢铁的掠夺作为对矿产资源掠夺的重点,竭尽全力加以实行。1933年,在鞍山设立昭和制钢所,实行采矿、制铁、炼钢等连续作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掠夺东北的煤炭资源。由关东军没收和侵占东北官僚资本的煤矿,如复州、八道壕、孙家湾、西安(辽源)等煤矿。伪满政府又强行收买了鹤岗、密山、北票等煤矿,满铁乘机侵占了蛟河、老头沟、杉松岗等煤矿。东北煤炭绝大部分供给日本和侵略战争需要,民需用煤极少。日本石油资源十分贫乏,需求量却非常庞大,所以对东北石油资源的掠夺更加迫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对东北石油资源进行全面掠夺,抚顺的页岩油乃是掠夺的重点,日本海军和关东军多次要求满铁扩大抚顺页岩油的生产,增加产品种类。从煤炭液化中提取石油,也是日本掠夺东北石油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强化侵略战争,野蛮掠夺矿产资源,就连散布于民间的各类金属也不放过,强行征收各类金属,包括钢、铁、金、银等,使广大民众受到极大损害。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掠夺了大量的工矿产品,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所需的38种重要军需材料,有24种是从东北掠夺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更加紧了中国东北战略物资的掠夺。1942 年东北生产的钢材约占日本产量的1/3 以上,日军所需的铣铁一半以上由东北供给,轻金属铝44%来自东北[7]353。与此同时,为了方便资源掠夺,日本侵略者迫不及待地以武力夺取作为国家经济门户的海关。1932 年6 月26 日,关东军首先抢占了占东北海关税收总额1/3的大连海关。至6月30日,日军已先后夺取了滨江、营口、安东、珲春、延吉等关卡。1933年1月,日军抢占了东北的全部海关,并强行改海关为税关。日本侵略者夺取海关,是为了控制东北对外经济贸易,制定有利于日本向东北进行商品倾销和掠夺东北物资的政策,从而使东北的经济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经济的附庸。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竭力控制东北的金矿资源。1933年起,日伪当局相继炮制了《金输出禁止法》《产金买上法》和《重要产业统制法》,日本侵略者通过这些殖民主义政策的施行,将东北的金矿资源完全控制在手中。1937 年以后,为加剧对黄金的掠夺,又先后组建了“满洲矿业株式会社”“满洲矿山株式会社”和“热河开发株式会社”等,专门管理和经营黄金生产,还在各产金地区设立区域性株式会社及矿业所等机构直接管理黄金矿山。其间由各株式会社在奉天地区经营的较大金矿、伴生金矿、选矿厂、制炼所等计有16 座。1936 年8 月,日伪当局在奉天筹建金矿精炼厂,计划年处理金矿7 万吨。翌年秋,在营口县分水建成日处理黄金矿石500吨的选矿厂,建竖井2 个。“满洲矿山株式会社”清原矿业所侵占枸乃甸子金矿和苍石金矿后,于1937年在清原建一座日产150吨的选矿厂,还在枸乃甸子金矿与清原选矿厂之间架设一条空中索道运矿。到1939年,日采矿石量最高时达300吨,有生产工人1 500人。1938年,“满洲矿山株式会社”建立苍石矿业所,下设王家大沟和下大堡两个坑口,年产黄金 200 余两[3]698。1939—1941 年,“满洲矿山株式会社”在安东开办的黑山、元宝、六道沟、安东、五龙、五道沟、板石、东洋河8 座金矿就产金18 274 两。“热河开发株式会社”在朝阳地区开办了五家子、青沟梁、孟家沟等金矿。1938 年,东亚矿山公司在喀左县境内开办丛元号金矿,翌年又开办建平县瓦房店金矿,建有竖井25个,坑口遗址至1985年尚存。同年,奉天国立金矿精炼厂归属“满洲矿业株式会社”,更名为“奉天制炼所”(今辽宁省沈阳冶炼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由“满洲矿山株式会社”出资收买了五龙金矿,改称“五龙采矿所”。从194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止,日本侵略者从五龙金矿共掠走高品位矿石7 万多吨,仅1944 年就掠走黄金5 103 两。东北沦陷期间,奉天省曾被开采过的金矿有200多处。1934 年至1937 年的4 年里,仅“满洲矿业株式会社”就生产黄金28 394 两。“奉天制炼所”在产量最高年份的1942 年电解成品金27 040两。在有据可查的1937 年至1944 年8 年间,五龙、分水、清原、盘岭、五家子、华铜、夹山、芙蓉8座金矿共生产黄金51 693 两。日本在侵占奉天省的14 年里,共掠走黄金约10 吨。1937 年以前,伪满洲国在地方行政机构中设立矿政和矿业管理机构(处、科)。1937 年以后对行政机构进行调整,将原来设置的矿政和矿业两个管理部门合并成一个,改称为矿务科,归产业部工矿司掌管。当时产业部在黑龙江地区设有齐齐哈尔矿业监督署,矿业监督署是行政机关,采金的具体业务由“满洲采金株式会社”直接掌握。“满洲采金株式会社”为了控制黑龙江地区金矿,在黑河、三江、牡丹江、东安等省的漠河、金山镇、黑河、乌云、佛山、佳木斯、牡丹江、绥芬河等地设置出张所或办事处,下设矿业所或实业所(采金所、探矿所),对各金矿实行管制。[8]353吉林省的夹皮沟金矿是日本掠夺的重点目标。1937年,“大同殖产株式会社”将夹皮沟金矿开采权转让给“满洲矿山株式会社”,成立“夹皮沟矿业所”。1940 年4月,新建每天处理原矿规模为250吨的机械化选矿厂投产。到1945 年6 月,共恢复和新开小北坑、头道岔、小东沟、大金牛、大线沟、东山青、下戏台、东驼腰子和前八家子等9个生产坑口。累计处理金矿石14.7 万吨,这些均被炼成黄金后,全部掠往日本国内。仅1941 年至1944 年4 年间,日本即从夹皮沟金矿掠走黄金5.84万两[9]160。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资源,疯狂掠夺劳动力,他们一方面诱骗中国人充当劳工,一方面动用武力抓捕劳工,供其奴役。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政府使用的劳工急剧增加,每年抓捕的劳工达200万名之多。这众多的劳工,有的被送往日本本土做苦力,首批送往日本的4万余名劳工,就有1 万人死于日本。大部分劳工被送去修筑军事工程,开采矿山。据关东军资料记载,1942 年军方所需劳动力约40 万。日本关东军在修筑兴安岭一项军事工程时,抓捕奴役的15 000余名劳工,死难者达6 000余人。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的罪恶目的,在于把东北变成其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及商品销售和资本输出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场所,大肆掠夺战略物资、工业原料、农产品及各种资源,满足其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14 年间,掠走的是难以累计的资源,留在东北大地上的则是累累白骨、座座万人坑。事实证明,日伪统治下的东北,根本不是什么“王道乐土”,而是地地道道的人间地狱。他们所谓的“开发东北”完全是掩人耳目,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实行疯狂的殖民地掠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