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 的武术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五步拳为例

2020-09-17谷凤美丁敬龙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教师

张 健 谷凤美 丁敬龙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引言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学是学校生存的本真”,教育变革要紧跟时代步伐的关键是加快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融合。 自2012 年起,慕课(MOOC)海啸席卷全球,但实践中出现了制作方“高成本与低回报”、学生“高注册率与低完成率”等弊端,有学者指出慕课只能完成信息接收这一步,难以达到深层学习的状态,是“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2]。 随后,有鉴于慕课的优势与不足, 一种新的教育模式——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 应运而生,SPOC 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模式,它专注于“小规模性”的学习者,并将慕课思想植入翻转课堂,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化”的资源、翻转教学流程、优化教学结构,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3]。纵观该模式的相关研究,理论探索较实证检验更成熟,其中“基于SPOC 的深度学习模式”和“基于SPOC 的‘时间-空间-学习形式’的关系结构”相对成熟,已成为慕课由“平台技术”向“课堂教学”转变的桥梁[4],未来该模式与各类教学实践的融合研究将会成为热点,但纵观和体育教学相关的此类研究尚属空白。武术是以维护自身安全和尊严为核心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鉴赏表演于一体,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将在下文详细论述)的存在,导致“学生喜爱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武术教学步履艰难。 为此,借助SPOC 的优势弥补当前武术课堂教学的不足,为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新模式的应用、促进广大武术教师转变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参照。

二、武术教学应用SPOC 模式的必要性

(一)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学生喜爱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是对我国大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总概括,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1.偏离武术的“本真”,攻击是人与生俱来的最不可或缺的本能, 作为一个项目在当今社会要有所发展就必须在文明与本能之间保持某种张力,两者要兼顾,切莫“蹈”蹴鞠的“覆辙”(蹴鞠经历了直接、 间接对抗到技巧性表演的由生到灭的过程, 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压抑剔除人性本能来显示文明化的过程),不能围绕“打”展开教学,是武术课索然无味的根本原因。 纵观域外其他国家的武技,没有一项不是围绕“打”展开,学生选修武术课最大最直接的原因仍是获得“防身自卫”的本领,以上两点事实可以从反面提供佐证;2.以“套路”为主体的“项目化”发展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是在批判“唯技击论”的背景下得以发展的,武术套路成为随后三十年武术发展的唯一形式(尽管后来武术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散打和桩功,但套路的主体地位仍难以撼动),不少人产生了“武术=套路”的错误认识,项目化的发展方式“割裂”了武术的有机整体,使得手段“异化”为目的;3.泛竞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长期以来, 学校武术承担了为竞技武术发现和培养苗子的主要任务,致使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学校武术与竞技武术无异,这一方面造成武术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化,另一方面,面对冗长的套路、高飘的难度普通学生只能“望而却步”;4.武术专业教师量与质的“短板”,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超编100 多万,但体育教师缺编30 多万”[5]的背景下,武术教师的数量就可想而知;与此同时,现有的武术专业人才能力“偏于一隅”,正如戚继光《练兵实纪》所言:“能舞而不知对,能对而不知舞,虽精只作下中”,很难将武术蕴含的文化信息与技法体系相融合并采用最佳的教法传授给学生,做到知识、技术和教法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二)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策略

依据对武术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武术教学必须改革,但在怎么改上,相关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方法论基于理念而诞生,理念是导向标”,纵观已有的关于学校武术教改的指导思想,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1.回归武术的“本真”。2.打破泛竞技化的教育模式。3.丰富武术的教学内容。4.强健体魄与弘扬文化相结合。 在执行的理念上,出现了三种典型的说法,[6]由于这三种理念针对的教学对象有所差异,各观点有所侧重也就在所难免,但都异口同声的强调了“精简套路、突出攻防”的要义,即以精简或优化的套路为载体,以攻防为切入点,通过“打练结合”的方法来破译武术的“机枢”,使学生体会并掌握其背后的“意义系统”,从而达到预设的目标。

(三)SPOC 具有的优势

纵观当前SPOC 的应用案例,它主要针对两种群体,一是在校的大学生,二是在线学习的学生。[7]针对前者,SPOC 通过利用微视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促进了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 有学者认为 “SPOC=Classroom+Mooc”,其原因即出于此,本次教学设计与此种应用理念相吻合;而后者是将小规模的学习者纳入网上的SPOC 课程,在学习者完成相应形式的学习、讨论和作业的前提下,凡通过规定考试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课程证书, 有学者将其称为 “后Mooc 模式”。

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SPOC 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模块化设计与问题导入,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统筹资源与时空来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在操作中将教学任务划分为若干“模块”,围绕“问题”展开,使师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2. 线上优质丰富的资源提高了认知高度,SPOC 的视频来源可以是慕课、国家精品课程或优秀教学案例等视频,在优质海量的视频库中筛选出“精品”为我所用,有效地拓展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思路。 3.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SPOC使教师回归课堂,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内化”的目的,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整合者、教学流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4.良好的教学效果,SPOC 实现了线上教育、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的融合,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通过“微视频讲座、同伴互助、教师即时教学”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元认知过程和自我调节能力,赋予了学生“深度学习”的体验,提高了学习效果,有研究证实该模式“对学习效果有中等程度的积极影响,对实践类知识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8]。

三、基于SPOC 的五步拳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SPOC 的五步拳教学, 是借助慕课资源以翻转课堂为载体,结合五步拳教学内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五步拳SPOC 模式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实施路径, 实现五步拳教学目标是采用SPOC 模式的最终目的,因此说基于SPOC 模式的五步拳课程内容设计的实质是将五步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逐步分解成具体工作和任务并确定其实施顺序, 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取决于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后课堂”的合力作用,因此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以便能达到目标统领内容、内容作用于目标的设计效果。

以SPOC 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通常分为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其中活动与资源设计阶段又分为在线活动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两部分[9]。

(一)前端分析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 以滁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为例, 将基于SPOC 模式的五步拳教学融于整个武术普修课教学中,该门课程共计36 学时,计划用6 学时(每2 学时为一个单元)完成五步拳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首先,分析课程实施条件,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具备信息获取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班级人数16 人,将学生分为3 组,教师能够及时洞察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其次,通过三次课的学习,使全体同学了解长拳套路的特点、价值和功能,每个同学能够独立熟练地完成五步拳的动作演练,能够正确清晰地讲出三种以上技法的动作规范、攻防用法和演练技巧; 半数的同学能够将武术作为课余健身的内容,能从教学和鉴赏的角度对此类练习做出点评;最后,考虑到学校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学生人首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QQ 号的现实, 选取中国大学慕课视频和自制视频为慕课资源,以QQ 群为定制学习环境、信息沟通和给予个性化指导的平台;此外,学校提供标准的武术训练场地设施。 以上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基于SPOC 的五步拳教学的实施。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1.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基于SPOC 五步拳教学的“纲”,其主要任务是将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表述出来, 为单元设计和资源设计做好整体布局,它通常由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在明确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对“学习活动的顺序、学习过程中提供哪些支持以及学习过程中信息沟通的策略”做出统筹说明。

单元是课程安排的基本单位, 通常一个单元由一组学生自主学习和一组课堂教学组成, 五步拳教学计划用6 学时完成,教学实践中通常每2 学时为一次课,所以基于SPOC 的五步拳教学由3 个单元组成。 本次学习活动的整体安排顺序以五步拳套路动作名称的顺序为序, 在某一单元内依据学习形式的安排顺序可分为在线交流、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同时兼顾横向上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线上活动应用QQ 群的在线交流功能,教师完成答疑和指导工作;线下活动,教师给予学生面对面的指导。

2.单元设计

此次五步拳教学共分为3 个单元,各单元主要任务如下:第1 单元为课程导入、 基本功练习、 新授五步拳前三式动作(左弓步格挡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第2 单元为复习基本功和五步拳前三式动作,新授五步拳动作(歇步盖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势);第3 单元为复习提高课、测试与评价。

3.模型设计

传统课堂的应用是以教学单元为单位来实施的, 即以SPOC 模式来贯彻每一教学单元的内容,教学模型的设计尤为重要。 根据对已有的关于线上线下课程教学模型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构建了下图1 的教学模型。

图1 基于SPOC 的教学模型

将模型的整个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知识的传授, 此时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任务分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本单元的教学任务确定问题、提供学习资源、录制微视频并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相应的学习,同时将存在的疑难问题等通过QQ 群的聊天功能完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代表性问题进行统一答复。课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设计来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已有的研究证实“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的方式”[10]是实现知识内化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中采用集体性的、 竞争性的或有条件的练习形式更容易加深对运动项目或教学内容本质的认识”[11],因此教师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协作探索的学习情境、 安排适量的运动负荷,力争做到教学任务、学习情境、练习方式的协调统一。

四、基于SPOC 的五步拳教学应用

武术古称兵技巧是搏击敌人的技艺,经过“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的学习和训练,达到“以立攻守之胜”的目的。 武术的技击以动作为素材,经套路而系统。 五步拳是长拳套路的一种,属于“习手足”的大类。 它由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以及上步、退步、冲拳、穿掌、盖打等手法组成的拳术套路,具有“一步一势、手脚相宜、左右交替、功架归整、短小精悍”的特点,长久以来作为武术初学者的“入门”套路。 此次五步拳三个单元的教学遵循课前传授新知,课中完成五步拳所蕴含的攻防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一)第1 单元

课前推送两个视频、布置作业。 视频1 围绕什么是武术,武术的本质与特征、 中国武术竞技的谋略原则及五种步型存在的意义展开; 视频2 选取中国大学慕课网站(www.icourse163.org)田桂菊主讲的关于手型步型的介绍、拳掌勾三种手型的变换练习和五步拳的整套示范。 作业:能够正确且熟练地说出三种手型和五种步型的动作规范和要点。

课中首先,假设“对方以直拳进攻”、己方分别用“踢、打、摔、拿予以反制”为例进行演示,引起大家对武术的兴趣;其次,仍以对方直拳进攻为例,用本单元新授左弓步格挡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动作完成防守反击;然后,围绕新授内容展开“说手”,即说明每一个动作的做法、要点、攻防作用等[12],分别从每一个动作的起止点、发力点、攻击点、应用时机、动作力量等予以阐释攻防作用;再次,围绕新授内容进行“喂手”练习,即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使用新授动作的进攻或防守条件,增加学生对新授动作的练习频次,提高其熟练程度;最后,安排学生进行个人练习。

(二)第2 单元

课前推送两个视频、布置作业。 视频1 围绕“攻防——打开武术身体符号背后‘意义系统’的钥匙”和如何理解“套路是要用艺术性更好地表现技击性”两个主题展开;视频2 五步拳整套动作示范;作业 如何理解武术套路的艺术性特点、怎样用艺术性展示技击性, 能够正确地说出五步拳各式的动作名称和规格。

课中本课主要任务完成对已学内容的复习、 新授五步拳后五个动作(歇步下冲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势)。 首先采用变换练习法(配对练习、集体练习、竞争性练习)巩固已学内容;其次,采用体用攻防教学法,遵循功、套、用有机循环的教学程序和“说、拆、喂、试”的练习过程完成新授动作的教学(例如以仆步穿掌为例说明,对拨掌、盖掌、穿掌依次进行进行说手、拆手和喂手练习,依次递进分解讲授);最后,采用攻防变换练习法对五步拳整套动作进行强化练习。

(三)第3 单元

课前推送两个视频、五篇文章并布置作业。 视频1 从《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所规定的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两个角度,以五步拳为例对比说明集体演练与个人演练的异同;视频2 以五步拳为例,谈如何提高武术套路演练时的艺术表现力。 推荐文章:邱丕相教授《武术套路的美学特性与艺术性》、戴国斌教授《看不见的武术套路美:一项文化研究》、《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武术技击观的“解咒”》和《武术对手的文化研究》;作业:结合视频所讲以及对推荐文章的阅读,谈你如何理解武术套路并举例说明提高武术套路表现力的方法。

课中本课主要任务完成对五步拳的考评。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变换练习法进行五步拳整套复习 (复习中首先采用攻防练习法,要求学生两两配对,分别以快攻快防和慢攻慢防的形式;其次采用变换练习法,要求学生才用正式与反式、单纯上肢与单纯下肢练习相结合等方式,最后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展开小组间或个人间竞争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其次,分别采用小组和个人竞赛法完成技术考核;再次,以笔试的形式获取学生对“武术的本质、武术套路中虚拟对手存在的利与弊、武术套路美的规律与实现方法”等关于武术认知问题和关于练习武术的兴趣、态度、礼仪等情感问题的反馈;最后,根据学生的反馈,稍后做出点评并对教学做出相应的改进。

五、学习效果分析

(一) 实验方法

本课程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 实验对象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二学生武术普修课,学生按照姓名字母排序进行分组,实验组16 人,对照组16 人,两组学生基础相当,符合实验条件。 实验组采用上文所述的基于SPOC 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

(二)成绩对比

依据“考教分离”的要求,为减少实验结果的人为影响因素,五步拳随堂技能测试时特安排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教师(非任课教师)名下进行,此外,五步拳授课结束和武术普修课程结束一个学期后,对两个组的学生再次发放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态度、关于五步拳乃至武术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情况以及今后课程改进的意见。技能领域,随堂技能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8<0.05),课程结束一学期后,实验组有11 人能够独立准确地完成五步拳演练, 占68.75%, 而对照组仅为7 人占43.75%;前后两次的调查问卷都显示,认知领域,实验组的同学反应从“打”入手来学习武术能更好地激发大家学习的趣味性,课前的慕课能有效提升自学能力(见图2),同时,课前“传授新知”的学习能够提高“知识内化”阶段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此外,实验组对武术的“打”、武术身体符号之后的“意义系统”以及如何增强套路“打”的艺术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感领域,实验组的同学普遍喜欢基于SPOC 的武术教学(见图3),在分析武术动作时会不自觉地从“攻防”的角度切入,围绕“打”深入分析动作的要素,返观对照组的同学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尚不具备这种思维和方法。

图2 SPOC 提升自学能力的调查

图3 是否喜欢基于SPOC 的武术教学调查

六、总结与思考

1.基于SPOC 的五步拳教学实现了慕课和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SPOC 遵循武术教学的“元认知”规律,慕课提高了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能力、激发了习武兴趣,课堂教学内化了武术技能、升华了武术情感。

2.基于SPOC 的五步拳教学,返归“武术的本真”,贯彻以“‘打’为核心”的主旨,通过对教学设计进行时空统筹化、资源客制化和教法完善化的“重组”,有效地提高了武术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借助“智能手机+QQ 号”的便携条件和强大的交互功能,通过推送网上优质视频、教师录制视频和提供其它学习资料,有效地完成课前慕课,达到传授新知的目的,实践证明在武术教学中这是一条成本低、效率高、效果佳的慕课形式。

4.基于SPOC 的五步拳课堂教学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遵循了“说、拆、喂、试”的教学练习过程,采用了“体用攻防+变换练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

5.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树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坚持“过程为本”的理念、强调“技术助人”的思维,切莫迷失自我,教师对所教内容的认知高度、知识储备的多寡、教法的精熟程度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6.基于SPOC 的教学尽管在对课前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进行解难答疑的针对性方面存在不足, 但这种模式在促进技能类教学效果上是积极的, 寻求该模式与传统课堂的融合是未来急需探索的。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教师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最美教师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教师如何说课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irbnb上的套路
眼下有套路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