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总能“盈”
2020-09-17赵爽
文|赵爽
专做“正品特卖”的唯品会究竟有多“抗打”?
炎炎夏日,周杰伦发行的以鸡尾酒命名的新歌《Mojito》,为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清凉感。此单曲一经上线就火爆朋友圈,再次证明了周杰伦“顶级流量”的地位。
“周董”曾经代言的“品牌特卖”电商平台唯品会此前也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第一季度营收达188亿元;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9.86亿元,同比增长20.8%。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唯品会连续第30个季度盈利,“盈利长跑”纪录再次刷新。
在疫情的影响下,唯品会如何做到十年盈利长跑不间断,连续30个季度盈利?
唯品会稳定而独特的“打法”,或许暗藏着崛起之道。
增效“玩法”
如今品牌商清库存的渠道更加多样,除唯品会,拼多多等平台也开始成为品牌商们清理库存的渠道。尾单库存的压力逐步缓解,品牌尾货获取进入瓶颈期,面临诸多“非专业清库存”的综合平台竞争。
唯品会在此番竞争中能够保持盈利的秘诀,是其精细化控制成本,不断降低营销支出,以及极具性价比的众多“玩法”保证。
特卖零售业务具有抗周期性,让唯品会拥有了三大增长之道。
首先是其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没有强大的供应链和稳固的品牌合作关系,很难支撑起电商平台的模式运转。唯品会拥有天然的电商基础设施优势,其在服饰穿戴核心品类有着很深的“护城河”优势。
对品牌来说,唯品会做的不仅是单纯的流量分发,而是升级到与品牌的协同增长。
唯品会在上游改造供应链,为品牌提供连贯的商品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打造清晰的差异化定位,帮助这些品牌找到传统模式之外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而对唯品会来说,无疑加强了与品牌间的信任,获得了超强的供应链的供货体系。
其次是强悍的选品实力。搞定供应链之后,唯品会又通过“买手制”搞定了选品。
在很长时间内,唯品会是唯一一家以买手遴选品牌来管理供应链的国内电商,这意味着唯品会的选品不是“自嗨”,而是清楚用户想要什么。
唯品会在10余个国家和地区组建买手团队,有1 700余名买手,其中海外团队里95%以上为资深外籍买手,买手们大多在国外知名零售百货或品牌有过工作经验。
这些买手团队,被拆分为女装、男装、箱包,以及现在延伸至与消费者相关的其他品类,如美妆、唯品国际、母婴等十几个专业工作组,从目标品牌商的货源中搜索商品,选中“尖货”。
最后是极具性价比的玩法保证。
为什么一定要用“特卖”模式销售好货?原因是这是一个多方赋能的好事儿。
近几年,在消费领域听到最多的就是传统品牌的下滑与转型,这意味品牌有大量的库存商品产生。在库存压力之外,品牌还有提高周转的需求。
去年围绕“品牌特卖”这一战略,唯品会先后推出“唯品快抢”“最后疯抢”等折扣特卖频道。“唯品快抢”是大特卖体系中的单品特卖流量担当;而“最后疯抢”是发挥品牌超高的性价比,几乎所有的品牌3折封顶。
通过特卖,唯品会帮助品牌找到传统模式外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这些不断翻新的“玩法”,同时也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让唯品会保持了高活跃率和复购率,在下游为用户提供高价值商品,满足他们对品牌和品质的需求。
>>唯品会“618”年中特卖开售半小时,订单量即破百万,其中服饰穿戴核心品类商品销量居于首位
“狠招”节流
尽管在疫情影响下保住了盈利,但是在电商平台最受关注的活跃用户数量上,唯品会交出的成绩并不理想。唯品会第一季度活跃用户总数为2 960万人,去年同期为2 970万人。活跃用户数量反而降了10万。
活跃用户数量的下降显然是一个不利的信号。对此,唯品会尝试过一些方式,来提高活跃用户数量。
2017年,唯品会接受腾讯、京东入股,接入京东、腾讯流量后,唯品会的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唯品会还曾在次年表示,新增用户中超过1/5是来自腾讯和京东。
除了向“股东”求援外,唯品会也曾通过收购杉杉商业,来拓展流量来源。但由于线下店体量还很小,只能算是流量的补充来源。
从用户基数来看,千万级用户数量的唯品会量级最轻。都说“从30分涨到60分的难度要比从80分涨到85分要低得多”,但是唯品会过于严格的成本控制以及保守的用户增长策略,约束了发展。
当然,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拉动营收增长,除了可以通过增加活跃用户之外,还可以提高客单价,提高客户的复购频率等等。
可由于用户数量增长较为缓慢,唯品会不得不利用低价促销的手段来维持现有用户的黏性。最终导致唯品会的客单价持续下降。
在订单总量由去年同期的1.16亿增长4%至1.22亿后,唯品会的成交总额(GMV)却较去年同期的338亿元减少14.5%降至289亿元。
在用户增长缓慢,客单价持续降低的前提之下,唯品会仍然能够实现稳定盈利,一是因为唯品会的主营服装、美妆和母婴类商品,毛利率都比较高,但随着各类综合电商平台的持续碾压以及新兴电商平台的发展,这一优势也在逐渐削弱;二是得益于唯品会超强的费用管控能力。
2019年唯品会收缩金融部门,之后关闭乐蜂网,最后还放弃了自营物流,显然是逐渐在给集团减负,聚焦到主营的特卖业务中来。
拿自营物流来说,快递要想盈利,必须保证一定的规模,如果仅仅是想提高服务体验,并不是非要自己做物流不可。
不过,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安静地做一个特卖平台是不存在的。尽管保持了30个季度连续盈利的记录,但唯品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显然不能只靠节流。作为硕果仅存的垂直电商平台,唯品会或许还将会让人们看到其他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