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2020-09-16苟明波

幸福家庭 2020年11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供血高脂血症

苟明波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症。随着医疗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核磁共振检查手段的普及,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率不断提升。研究表明,多种疾病可诱发腔隙性脑梗死。人们要重视腔隙性脑梗死,了解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为健康保驾护航。

腔隙性脑梗死的诱导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造成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占腔隙性脑梗死总体数量的50%~90%。高血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为患者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出现抗凝血或凝血机制失衡,当病变区域内血管供血不足时,脑组织会出现液化性坏死。

2.糖尿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另一大因素。糖尿病引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是患者胰岛功能障碍与胰岛素缺乏,导致人体蛋白质、脂肪等代谢混乱,在血脂不断增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血液高凝,血小板功能障碍,损伤部位出现血小板聚集与凝块,进而造成血管闭塞,在失去侧支循环的支撑下,导致腔隙性脑梗死。

3.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心脏的微栓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后,会导致颅内微小动脉闭塞,进而造成心脏的微栓子现象。此外,一些较为特殊的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聚集,改变了血液正常状态,出现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现象,进而引发腔隙性脑梗死,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疾病。

4.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脂质会沉积到动脉壁内膜,进而形成粥样斑块,改变微小动脉的物理形态,导致部分区域供血障碍,改变血流速度,最终出现脑微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最终引发腔隙性脑梗死。

5.动脉狭窄与炎症。在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脉粥样硬化会导致颈动脉狭窄与炎症,或免疫缺陷综合征导致的感染性血管炎,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形成缺血灶,尤其是脑深部血管,在不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中,出现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与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是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诊断依据。颅脑CT与核磁共振是检查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方式,但颅脑CT容易受到扫描厚度与后颅凹骨性伪影的影响。核磁共振有着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也不受无骨伪影影响,尤其是针对急性期的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与脑梗死的治疗手段相似,采取病因治疗方法,同时避免疾病复发。腔隙性腦梗死伴随着侧支循环问题与深穿支闭塞等病征,医生在治疗时要格外注重上述病征,同时加强冠心病、“三高”等慢性病的预发防治工作;加强对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改善血液的黏稠状态,促进血液循环。例如,可让患者服用胞磷胆碱、钙离子拮抗剂等保护剂。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严重时会出现痴呆。据不完全统计,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痴呆的概率在10%~15%左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等血管病症。因此,人们要重视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护理,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

腔隙性脑梗死的预防

人们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等慢性病,避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降低钠盐的摄入量,多食用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保证作息规律;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控制自身体重,一旦下肢感到麻木等不良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中老年人要加强对血压的监测,第一时间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并积极接受治疗,定期检查血液黏度,预防高脂血症。人们只有积极防治,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才能预防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供血高脂血症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辣语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伴有系统疾病的老年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护理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ROS介导的炎症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