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16王海燕

幸福家庭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设置区域幼儿

王海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自主学习已经渗透到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中,这种学习方式逐渐取代传统学习方式,变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幼儿年纪小,自控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创设的环境,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然而在运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谈谈如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区域活动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性质理解有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缺乏对教育目标的准确把握,将区域活动理解成自由活动,导致区域活动的作用难以发挥。第二,幼儿的活动方式单一。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具有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根据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与区域空间的不同,设置合适的游戏内容。另外,在区域活动后,部分教师没有反思活动内容,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致使区域活动不能有效开展。第三,区域设置形式化。部分教师设置的区域环境不够完善。由于多数幼儿园的活动室面积较小,教师容易忽略区域位置以及区域之间的关系,导致区域之间动静分配不合理、环境布置更换少等问题。

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一)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

教师在设置相关的区域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依据他们的需求设置区域活动。首先,教师在设置前可以先和幼儿一起商量,问他们想玩哪些区域,为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告诉他们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他们的区域。教师提供区域让幼儿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幼儿的自主性。

比如,针对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情况设定角色扮演、过家家等区域活动;而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设立一些益智活动、美容美发或让幼儿模仿成年人的样子,调动大班幼儿的兴趣,进而展开更加主动有效的学习。

(二)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被动变为主动,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动脑的人。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可教师更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表现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体,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首先,教师应教会幼儿探索、操作的具体方法,让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想要的活动材料,然后再进行操作。针对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师也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区域活动的知识,掌握大概的理论后再进行自主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幼儿自主学习,教师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名学者曾经说过:“对于幼儿生理以及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舒适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够促进他们自主的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应合理有效地安排区域活动的场所,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效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年龄较小,对一切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针对这一特点创立区域活动。只有新颖、生动以及有趣自由的環境才能让幼儿更加自在、无拘无束地去开展活动和学习。只有满足幼儿需求和爱好的区域活动才能吸引幼儿的眼球,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更宽容、更自由、更适合他们学习发展的区域,让幼儿通过区域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利用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高度重视区域的设定,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斗志。区域活动强调的是快乐,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海安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设置区域幼儿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分区域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