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文化之源 绎书法之根
——杨锁强等著《周原金文书法艺术》蠡评
2020-09-16邱世鸿
文/邱世鸿
杨锁强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完成的新著《周原金文书法艺术》,确实是研究地域文化艺术的杰出成果。它立足于金文书法研究,而涉及文字学、书法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图文并茂,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关照“周原金文”,并由此追寻“中华文化之源”和“书法艺术之根”,指出“中国书法的文化基础是在周文化这一源头的嬗变”,而周文化是历代主流文化变迁之源。此书三个特点非常明显:
一、全方位地关照和阐释“周原金文”,尤其是从文化到技法的双重意义。
文化与书法、地域与金文、周原与华夏的交织,构成了复杂而又清晰的周原文化精神图像。周原文化的演变在殷商、西周、东周、秦汉直至明清,历史沿革各有不同,而其内在的周文化精神却贯彻始终。而对各期金文之风格分类阐述,图文配合,生动形象,如西周时期的质朴类、古厚类、劲健类等,给研究者及学书者带来了很好的资料借鉴和类型把握。著者虽然为多人,却能够整体协调统一,他们从周原金文书法的文化比较、审美类型、艺术分期、技法研究、书法创作、个案解析等诸多方面剖析了周原金文书法,揭示出其文化内涵与技巧法则之间的对应与嬗变,对于我们了解古代青铜器所代表的礼乐文化和书法审美都有着双重意义。
二、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从礼乐制度到点画形态的对应。
周原金文本为礼乐制度而生,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社会规范与文化精神。其书法法则亦伴此而生。作者抓住形而上的周文化精神与形而下的周原金文的对应物化形态进行论证,从宏观之“道”到微观之“器”“艺”“技”的心理对应,来展示周原金文书法艺术所承载的审美含量,层次丰富,内容饱满,史料充分。具体而言,作者宏观方面反复阐述“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周原金文的文化皈依”“周原金文书法完成了由神化书法观向自然书法观和比德书法观的转变”“周原金文书法审美的文化阐释”等重大研究课题。而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将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具体的、微观的、细致的考证、释文、技巧和创作上,让已经尘封千年的器物变得“活泼”起来,从而增强了可读性。三、厘清了书法史的渊源和流变关系,尤其是源头与清代金文之关系。
作者没有停留于对商周时期的金文的断代研究,而更宏观地将金文在各时期的兴衰沉浮进行了对比。以史为经、以艺为纬,增加了此书之厚重感。周原金文之演变史,就是中国古文的演变史,甚至是中国书法之演变史。从周原金文之发展脉络,可以管窥中国书法之历史变迁。作者指出,纵观金文发展史,金文经历了由古体演变到今体,由庙堂到民间,由范铸到刻凿,由原始象形到自由灵动的艺术发展历程。这与中国书法发展规律一致。本书对各时期金文书法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于周原金文书法创作的地位与贡献,涉及诸多问题,如“金石味”等问题,更为直接地揭示出文化之根性、审美之自觉及德与理性的崇尚,同时也探讨了周原金文毛笔书写之难处、文字选择之难处、正体与便体之别、金文表达之误区等问题。
总体而言,杨锁强教授及其团队的集体智慧,可见此书倾注了大量心血。对于周原金文书法的研究、解析和创作,既全面深刻,又具体生动,将学术性、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起来,尤其是将科研、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给书坛古文书法研究带来了福音,堪称典范。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多一些这样的研究成果,既精深又普及,既精英又大众,才能使高华之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