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厌食症患儿效果观察

2020-09-16陈思雅席予凡黎玉香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厌食症血虚食欲

陈思雅,席予凡,黎玉香

(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0)

厌食症是指患者食欲不振、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和持续较长时间的严重绝食,消化系统出现异常无法正常摄食,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1]。小儿厌食症的疾病进展相对缓慢,早期无显著的临床症状,病程长,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的可能性,其中以学龄前儿童高发,其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患儿喂养方式、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患儿长期厌食可导致机体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继而出现与之相关的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2],临床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方法较多,但效果各异,本文旨在探讨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厌食症患儿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13±1.19)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3.95±1.15)个月,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2±1.20)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02±1.18)个月。两组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标准[3]:(1)见食不贪、偏食挑食、食欲不振,与正常食量相比减少超过1/3。(2)病程持续超过1个月,存在不良饮食习惯或喂养不当史;(3)体质量无增长甚至减少,生长发育明显迟滞。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形体偏瘦、纳呆拒食、大便失调、舌红苔薄且黄、口苦泛酸、脉细小弦、精神状况佳、无其他病症。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在1-7岁之间;(3)家属或者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排除先天性胃肠道疾病,药物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厌食患儿;(2)合并严重心脑肺肾等疾病患者;(3)合并贫血或者佝偻病患儿;(4)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儿。

2 干预方法

2.1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小儿健脾丸治疗(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221,规格:3 g×10 s)口服,2丸/次,3次/d。

2.2护理方法

2.2.1对照组给予培养良好喂养方式、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方式。

2.2.2观察组给予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 中医保健推拿:(1)腹部按摩:患儿取仰卧位,护理人员温手后用手掌根部顺时针以肚脐为中心揉患儿腹部5 min,再用全掌揉腹5 min,在使用拇指点揉中脘、天枢穴1 min[5];(2)足部按摩:点揉患儿双足足三里穴位2 min;(3)脾胃按摩:患儿取俯卧位,点揉脾俞、胃俞穴2 min;(4)捏脊推拿:捏脊柱两侧的皮肤,从臀部旁侧推至大椎穴,反复5次,1次/d来院进行按摩,边按摩边向家属讲解,回家后自行按摩2次/d,连续治疗7 d。膳食行为干预[6]:(1)指导患儿家长定时喂养,规定每次喂养或就餐时间≤30 min,不强迫患儿进食,促使患儿体会饥饿[7];(2)禁止患儿两餐之前食用零食和甜味食物;(3)鼓励患儿参与食物的选取,尊重患儿的饮食偏好,制作时注重色香味;(4)进食与家长同桌,调节进食的氛围;(5)适当增加患儿的运动量,≥30 min/d。

3 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评分[8]:包括肝旺、血虚、气虚三方面证候,肝旺型患儿主要症状:舌质红、面色白、夜寐难安、口渴喜饮、好动多啼、脉弦、性格急躁易怒。血虚型患儿主要症状: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肢倦乏力、多汗、精神不佳、容易感冒、脉弱。血虚型患儿主要症状:面色少华、头发稀黄、舌质淡且苔薄、口唇色淡、容易心悸恐慌、怔仲、血虚。无症状-0分,轻度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儿进行评价;(2)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儿食欲恢复正常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3)实验室指标: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方法:比色法,试剂: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3.2疗效标准显效 患儿治疗后食欲、食量恢复,与正常同龄儿童相当,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精神状态显著改善;有效:患儿治疗后食欲、食量有所改善,面色、体重、精神状态有所好转;无效:患儿治疗后食欲、食量无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3护理满意度治疗结束后由患儿家属填写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态度、环境、技术、方法等,满分10分,不满意<6分,基本满意6~8分,非常满意>8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3.5干预结果

3.5.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 %,较对照组74.55 %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3.5.2食欲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食欲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7.02±1.28)d、(7.15±1.22)d,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见表2。

表2 食欲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3.5.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肝旺、血虚、气虚证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肝旺、血虚、气虚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肝旺、血虚、气虚证候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5.4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上升更显著(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3.5.5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89.09 %较对照组67.27 %显著提高(P<0.05),见表5。

表5 护理满意度比较[n(%)]

4 讨论

小儿厌食症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是喂养方式不适、儿童贪玩、爱吃零食等,长期食欲不振、部分患儿甚至拒绝喂养,长期厌食的患儿身高矮、体重轻、脸色差、精神欠佳,与正常儿童相比食量显著减少,但是临床上无显著的特征,早期难以发现,目前临床上尚未出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特效药物[9]。患儿长期食量减少,体内的微量元素、维生素、三大营养素显著缺乏,患儿继而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甚至部分患儿出现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降低,或者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厌食症属于“纳呆”的范畴,多因脾胃两虚,小儿脏腑器官娇嫩,尚未发育完全,脾、胃、肠功能不足,治疗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为目的,饮食不节、喂养不适、久病不愈、伤及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衡,暑湿熏热、脾气失乏,情志欠佳、损伤脾胃乃厌食症的病因,而其主要病机为脾运失衡、胃纳欠佳,部分患儿脾胃气虚、脾胃两亏[10]。

本研究中采用的中医保健推拿主要包含腹部按摩、足部按摩、脾胃按摩、捏脊推拿等,顺揉腹部促进脾胃功能增强,消积食、祛腹胀的作用,点揉足三里穴位可健脾消食、止泻、通便,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捏脊推拿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11],保健推拿具有促进气血运行和脏器功能改善的作用,有效增强胃肠蠕动,消化积食和改善患儿食欲。膳食行为干预的目的是让患儿感受到饥饿,饥饿可有效激发患儿的食欲,改变患儿的进食态度,将家长个人意愿被动进食改变为主动需求,缓解家长对患儿进食的焦虑,同时要根据患儿的食物偏好,保证食物的色香味,促进患儿食欲的改善,可能的情况下可让患儿参与到食物的制作中,促进食物的兴趣的提高,从患儿心理上提高食欲[12]。本研究显示: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且食欲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肝旺、血虚、气虚证候评分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上升,对护理满意率为89.09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厌食症可显著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缩短食欲恢复、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且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中医保健推拿可全方面的调节患儿的脾、胃、肠功能,增强胃肠的蠕动,消化积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膳食行为干预是指从家庭环境、喂养方式、食物选择等全方面进行调试,让患儿感受饥饿感,使胃排空和进食有规律,增加食欲和食量。

综上所述,中医保健推拿联合膳食营养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厌食症可显著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缩短食欲恢复、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并且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厌食症血虚食欲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莴笋开胃增食欲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开心图片汇
正交设计法优化当归苦参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