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源投入对消费诱发效应的实证研究
2020-09-16关放
关 放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120)
引言
近年来,通过大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经济政策制定的方向。在区域间共同发展与经济自给能力发展相结合的理念下,大城市经济得到发展迅速。城市经济自给可以理解为城市对生产、就业、消费等自身需求方面的自给能力。经济自给能力是衡量城市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对于大城市而言,其经济自给能力除了直接影响本地区的城市功能结构,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城市功能结构。
深圳属于一线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众多城市中位列前茅。深圳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华南地区,坐落在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临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连接香港,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的其中一座。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批试验城市之一,深圳市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成为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之一,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至今四十余年,深圳市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并促进了周边地区发展。我国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当中,将香港、澳门及广东省九个珠三角城市联系在一起,更加加深了深圳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深圳对周边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研究深圳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消费诱发效应。
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一)诱发效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
第一次诱发效应。波及效应是指某种经济事件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会引起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即诱发效应的变化。政府资源投入会在各个区域引起波及效应,该效应又可分为第一次诱发效应和第二次诱发效应。其中,第一次诱发效应包括生产诱发效应、附加值诱发效应和就业岗位创造效应,第二次诱发效应为消费诱发效应。
生产诱发系数。本文通过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生产诱发系数,从而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生产诱发效应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投入的原单位不变,然而由于投入国产品或者进口品无法确定,因此投入系数并不稳定。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域间生产诱发系数:
X=[I-{TA-M^(TA*)}]-1[{TF-M^(TF*)}+E]
上式中,I、T、A、F、E分别表示单位矩阵、区域间交易系数矩阵、区域间投入系数矩阵、最终需求和出口品,M^为将各区域的进口系数表示为主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TA*为将自己区域内的投入系数表示为分块对角元素的分块对角矩阵,TF*为将自己区域内的最终需求表示为分块对角元素的分块对角矩阵。综上,[I-{TA-M^(TA*)}]为区域内产品及服务的投入系数矩阵,[{TF-M^(TF*)}+E]为区域内产品及服务的最终需求矩阵。
附加值诱发系数。当最终需求产生变化时,产业生产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附加值。要得出附加值诱发额,第一步是用附加值除以产出额从而得到附加值系数V,第二步是将第一步得出的系数乘以生产诱发额。
就业岗位创造系数。就业岗位创造系数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额变大时引起整体经济中总雇佣情况的变化。要得出就业岗位创造系数,第一步是用就业者人数除以产出额从而得到就业岗位系数L,第二步是将第一步得出的系数乘以生产诱发系数,最终得到能够体现就业岗位创造效应的就业岗位创造数量。
第二次诱发效应。第二次诱发效应的波及过程。政府资源投入额增加后会引起第一次生产诱发额,劳动者收入诱发额增加,收入的提升带动了消费,从而促进产业的生产,进而引起第二次生产诱发额,即产生消费诱发效应。
第二次诱发效应的计算方法。采用竞争进口型的投入产出表能够计算出进口产品进行外生化的第一次诱发效应,继而通过消费诱发模型计算出第二次诱发效应。以下为消费诱发系数的诱发过程:
ΔX=直接诱发效应+间接诱发效应,有:
总生产诱发效应是指最终需求的变化对整体经济造成的波及效应,这种影响有直接和间接的,直接引起的ΔX1为直接效应与第一次诱发效应的总和,间接引起的ΔX2为区域内需引起的第二次诱发效应。因此,可以将总诱发效应表示为:
ΔX(总有发效应)=ΔX1(直接效应+第一次诱发效应)+ΔX2(第二次诱发效应)
其中,fc、c和w分别表示民间消费支出构成比、平均消费趋向和劳动者收入率。表1为第一及第二诱发效应的计算公式。
表1中的D、S、A和Fg分别表示里昂惕夫逆矩阵[I-(I-M)A]-1、自给率(I-M)、投入系数和最终需求变动。
波及效应的整体结构。政府资源投入在区域内以及其他两地区会引发诱发效应,各个诱发效应又会引发连锁效应,第一次生产诱发效应和第二次生产诱发效应都会引发附加值诱发效应和就业岗位创造效应。
(二)数据来源
在地理位置中,深圳、东莞、惠州三座城市相邻,都位于珠江口东岸,同时也都是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城市。除了区域相邻外,三个城市的历史、产业都具有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后,深圳成为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水平排名前五的城市。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机遇下,深圳积极与东莞、惠州共同打造“3+2”一小时经济圈,全面与东莞、惠州的交通、产业、生活等方面进行衔接,从而带动了东莞、惠州的产业发展,进一步实现了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合作互赢。
基于此,本文将深圳、东莞、惠州作为研究地区,选取三个地区2010 年、2012年、2015年度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展开实证研究。
深圳地区政府资源投入的波及效应分析
(一)分析思路
不同地区的诱发因素不尽相同,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一,从政府投入发生总额与第一次生产诱发额的比例进行分析;其二,从生产诱发效应、附加值诱发效应、就业岗位创造效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其三,从产业部门诱发效应的模型进行分析。
(二)波及效应分析
政府消费支出的波及效应。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的波及效应。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与生产诱发额的发展关系如图1所示。深圳市对东莞市的诱发情况如图2所示。深圳市对惠州市的诱发情况如图3所示。
表1 第一及第二诱发效应的计算公式
图1 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与生产诱发额的发展关系
图2 深圳市对东莞市的诱发情况
图3 深圳市对惠州市的诱发情况
由图1可知,生产诱发额的增加值与增长率均低于政府消费支出总额。由图2、图3可知,东莞市、惠州市的生产诱发额2010-2015年间有小幅度增长,政府消费支出总额增长稳定。综合分析图1、图2、图3可知,深圳市超过50%的政府消费支出总额、生产诱发额均发生在深圳市市区范围内。与其他地区相比,深圳地区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诱发效应区域差别较大,诱发效应逐渐减弱,外溢效应逐渐变小。
表2 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在各区域的诱发效应
图4 深圳市的固定资本支出总额和生产诱发额
图5 东莞市的固定资本支出总额和生产诱发额
图6 惠州市的固定资本支出总额和生产诱发额
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在各区域的诱发效应。由表2可知,政府消费支出在各区域的三种诱发效应中,深圳市的附加值诱发效应、就业岗位创造效应均大于生产诱发效应,表明深圳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附加值产业为主,经济上能够自足自给。东莞市、惠州市的附加值诱发效应、就业岗位创造效应均小于生产诱发效应,表明东莞市、惠州市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生产产业为主,产业附加值不高,经济发展受外力影响较大。
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在产业部门中的生产诱发效应。从总体诱发效应角度出发,各类产业中,信息通信传媒业、金融租赁保险业的总体诱发效应最大;信息通信传媒业的总体诱发增长率最高,为8.2%。金融租赁保险业虽然总体诱发效应强,但是总体诱发增长率呈负相关。相比东莞市、惠州市,深圳市大部分产业诱发增长率不高。
从消费诱发效应角度出发,各类产业中,信息通信传媒业、房地产开发业、批发零售业、金融租赁保险业的消费诱发效应最大。
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在产业部门中的附加值诱发效应。各类产业中,信息通信传媒业、金融租赁保险业的附加值诱发效应较大,领先其他产业。其中,金融租赁保险业比信息通信传媒业略高一筹。
在附加值诱发效应增长率方面,信息通信传媒业、金融租赁保险业均体现静态增长方式,小幅度平稳发展。
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在产业部门中的就业岗位创造效应。各类产业中,信息通信传媒业、金融租赁保险业的就业岗位创造效应较大,但是就业岗位创造效应增长率与就业岗位创造效应呈负相关。其中,信息通信传媒业诱发效应最大,远超其他产业(因为篇幅限制,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在产业部门中的生产诱发效应、附加值诱发效应、就业岗位创造效应计算表格未列出)。
政府固定资本投资的波及效应。深圳市政府固定资本的投资总额与生产诱发额演变趋势。图4、图5、图6为2010年、2012年和2015年三个时间段中深莞惠的固定资本支出总额和生产诱发额。
从图4可以看出,2010-2012年,深圳市支出总额和生产诱发额增长缓慢,2012-2015年小幅度降低,特别是区域内比重呈现比较明显下降趋势。并且,虽然当前在东莞保持比重较低,却呈不断提高趋势,深圳市固定资本投入对东莞市制造业的发展产生良好促进作用。
表3 深圳市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的诱发效应
深圳市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的诱发效应。从表3可以看出,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内生产诱发系数要高于消费支出的诱发效应,而低于附加值、就业岗位、消费方面的诱发效应。而东莞市的主要产业为制造业,深圳市的主要产业为服务业,因此东莞市的生产诱发效应要高于附加值诱发效应、就业岗位诱发效应、消费诱发效应的区域内比重,恰好与深圳相反。并且从表3中数值可见消费诱发效应相对较小。可见,固定资本投资在区域内产生的诱发效应并不明显,因此难以基于产业部门的诱发效应角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深圳市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产业部门的生产诱发效应。同理,在深圳市区域内,建筑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等总诱发效应较大。其中,总诱发效应最大的是建筑业,然而消费诱发效应与诱发效应增长率最大的则为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
深圳市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产业部门的附加值诱发效应。在深圳市区域内,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具有较大附加值诱发效应,其中建筑业的总诱发效应相对最大,而消费诱发效应与增值率则是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更大。
深圳市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产业部门的就业岗位创造效应。对诱发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区域内,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岗位创造效应最高,虽然对建筑业体现出的总诱发效应最大,然而消费效应比重很小,呈现负增长现象(受到篇幅的限制,本文未能将政府固定资本投资在各区域的生产诱发效应、附加值诱发效应、就业岗位创造效应计算结果列出)。
结论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深圳市政府消费支出总额的增长率高于生产诱发额增长率,而固定资本投入生产诱发额却不断降低,可见深圳市由于经济要素过于集聚从而导致经济诱发效应慢慢失效,且诱发效应主要作用于区域内,区域外诱发效应不大。此外,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深圳市生产诱发额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体现出深圳市由于经济要素过于集聚从而导致经济诱发效应逐渐失效。深圳市政府资源投入产生的诱发效应主要在区域内,这也间接影响了深莞惠的共同发展。基于本文得出的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应该结合各个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制定不同区域发展规划,提升不同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度,通过互助、合作方式实现共赢,以此提升大城市在公共投资领域的诱发效应,通过诱发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各个城市要提升经济自给能力,将金融业、保险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等总诱发效应与消费诱发效应较大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提升区域内经济水平,并促进周边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