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紊乱那些事儿

2020-09-15

家庭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正常值甘油三酯高密度

什么是血脂紊乱

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的总称。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血脂的来源,一是外源性的,即消化道吸收来的;二是内源性的,即由体内组织动员或由肝脏合成而来。

人体内血脂代谢不平衡,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摄入大于排出,就叫血脂代谢紊乱,即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或高血脂。除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异常降低也是血脂代谢紊乱的一种常见表现,而且其危害较前三种更严重。

最易发生血脂紊乱的人群是有家族性早发性心脏病史者,年龄45岁以上的男性或年龄55岁以上的妇女,停经未使用雌激素疗法者,有抽烟习惯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脂代谢紊乱。但由于人们对血脂紊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之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治疗用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使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治疗达标率较低。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估计,中国人群中各种脂代谢紊乱患者已经接近3亿。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每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每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每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结果,将高脂血症分为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

血脂紊乱的检测指标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这6项。各级医院因医疗条件不同,以上项目不一定都能检查。在此介绍一些血脂化验单上常用的符号和正常值。

TC代表血浆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浆总胆固醇的。检测正常值为3.36~5.78毫摩尔每升(130~200毫克每分升)。

TG代表甘油三酯。检测正常值男性为0.45~1.81毫摩尔每升(40~160毫克每分升);女性为0.23~1.22毫摩尔每升(20~108毫克每分升)。

HDL-C代表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正常值0.9~2.19毫摩尔每升(35~85毫克每分升)。

LDL-C代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正常值<3.12毫摩尔每升(120毫克每分升)。

化验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 其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梗阻、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淀粉样变性、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a-脂蛋白血症、老年性白内障及牛皮癣等。其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酯 其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增高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载脂蛋白 ApoA、ApoB可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度的估计。高密度脂蛋白ApoA下降和ApoB增高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最为明显,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蛋白血症。

ApoA1 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A1。检测正常值110~160毫克每分升。

ApoB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B。检测正常值69~99毫克每分升。

血脂紊乱有哪些危害

血脂紊乱对身体的损害是隐秘、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其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长期高脂血症会造成血管内膜功能性损伤,继而出现纤维斑块,发展至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视受累的动脉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1.高脂血症会导致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还有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种因素都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过多的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降血脂。

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脑血管在硬化后內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2.高脂血症会导致冠心病

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变窄,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

3.高脂血症与高血糖相互促进

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患者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性减低,容易使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代谢紊乱外往往同时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此外,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体内脂类合成增多,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增高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4.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

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猜你喜欢

正常值甘油三酯高密度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生理体液法测定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正常值
高密度互连技术强劲发展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