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

2020-09-15申斯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摘要:在当前大力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得到发展进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需求,是加快其教学发展提升的重要保障措施。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就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的环境下推进思政教育进行讨论,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期望能够为我国高职类院校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想成长空间,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的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当前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标准要求,工学结合是一种积极的改革措施。

一、“工学结合”的具体含义和教育意义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这里的工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学校为学生安排的模拟工作环境,而是真正参与到实际中可以取得报酬的工作。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等院校是存在一定区别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专业技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能为学生增加更多的经验,使得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紧密结合,防止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得到了个人能力的锻炼,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也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学生未来综合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工学结合也让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为学生吸引了更多企业与社会资源注入学校,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道路,有效地提升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非常适用于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与个人素养的同时促进价值观念的建立。

二、现階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存在偏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选择将思政课堂的知识内容利用单纯讲述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是单方面的接受知识输入。对于思政教学内容这一类理论知识来讲,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真正意义。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缺少趣味性的课堂无法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导致教学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知识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课堂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导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接受程度不高,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

(二)学生与学习态度不端正

由于思政教育内容的课堂性质,学生在思想上并不认为这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是将其划分到了非主要课程中。并且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手机等电子产品给学生带来的诱惑力非常大,导致了学生在思政教育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出违反课堂纪律的错误行为。学生并不能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其未来的工作发展的实际意义,自然也就不能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水准始终无法得到真正提升。

(三)思政教育内容浮于表面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内容通常选择当前社会形式下的政党教育以及工作道德等,虽然在理论内容形式下较为完备,但却缺乏实践活动的部分,导致了教育内容始终浮于表层,无法达到深层次的教学效果。这种思想教育模式是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含义的,使得教学变得徒劳无功。

三、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模式推进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思政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要想推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发展,首先必须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课堂中固有的呆板思想,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交流互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活跃。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有效地促进思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工学结合教学我是在高职院校的推行做下良好铺垫。

(二)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进工学结合思政教育

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部分,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专业选择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内容,将思想道德规范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注入课堂中,从而有序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必要的道德教育内容,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尽可能帮助学生排除在职业道路上可能存在的障碍。

(三)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

高职学校同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对于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地点甚至工作岗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实力,让学生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念,从而对自身职业素养有更加清醒的认知,以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企业的介入能让学生认识到岗位意识,意识到思想道德对于职业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意识。

四、总结语

综合上述的所有观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推行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和漏洞,但是在新的教育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有着非常广阔的教育提升空间。针对思政教育教师必须选择优良的教学方式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将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实际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让高职院校学生清醒明确地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个人能力。并且高职院校也要始终跟随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努力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工作保障,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宝仿,贾涛,韩洪亮.基于“职业人才”的思考:谈高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8).

[2]孔庚.普通高校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思政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32).

[3]赵验生.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11).

[4]叶忠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7):85-86.

作者简介:

申斯,湖北省武汉市,武汉铁路桥梁学校。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